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

恒易如如-楞严咒三部五会 2015年

每一部佛经都隐藏着强大的能量,以不拘一格经咒书写,观察意向生灭,最终得到对心境的自然定格,这种新颖的当代艺术形式是艺术家李姝仪(曼殊)自2010年便开始进行的艺术创作形式。今天,李姝仪继续楞严咒、楞严经的书写创作,她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又不拘一格,只让经文通过笔尖在心走过,她并不在意留驻的是什么,却也觉察到能量于至诚之心的积聚。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2)

正觉真如遍十方《楞严经》三卷书 2015年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3)

六字真言境-唵嘛呢叭咪吽 2016年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4)

恒易如如-楞严咒之二 2016年

画笔流淌出的经文带我们感受生命的修行

——画家李姝仪经文书写系列作品(文/吴郁文)

我欣赏艺术,更喜欢把阶段性的创作融入整个创作成长经历去品味。作者在特定的艺术阶段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能够反映出艺术家个人艺术修为的微妙变化,也能够让人看到他对艺术理解的深度和对艺术思考的探索能够走多远。

李姝仪女士从拿起画笔到现在有三十余年, 她的艺术随着生活历程,逐渐抛弃现象世界物像的束缚,不断发掘生命内在真实,越来越趋向对宇宙实相的一种体验和表达。直到不拘一格地书写经文,甚至打破文字相,只去感受能量,正如《金刚经》佛授意:法亦无所说,乃渡河之舟,渡过就应舍弃。李姝仪的书写经文就是在既行既舍的无住相空性智慧中展现的一种艺术状态。在纯粹的状态下,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真诚信受行持正法所达至的悄无声息的一种渗透。这正是艺术的终极追求和所需要的表达,它具有唤醒的功能。通过经咒书写,观察意向生灭,最终得到对心境的自然定格。观其经文书写作品《楞严咒》,便知是潜心修行的那颗心带领着她的画笔游走在画布之上。较其他艺术品,李姝仪当代经文书写作品的画面更有洒脱自然的气息,以及一种更为真挚的凝聚力。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5)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6)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7)

慈念心印 自在随风 2016年

初次见到李姝仪女士的书写经文作品是在2015年底,当时在帮她整理一个艺术总结性的稿件。当我见到她这个系列作品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带给我的是与之前所看到的画作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这种冲击不是歇斯底里那样的爆发,画面中流淌着的经文更像是释放出的一串强烈信号,看似无序却又非常自然。引领我们步入一个更加广大的空间;再观,画面与色彩的叠加,形成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力量,不断引发观者去参透宇宙的空灵、进入洞察世事的冥想,观之愈久,感受愈强烈。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8)

对治-楞严咒的救度 2010年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9)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2010年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0)

清澈的楞严咒和咒心 2010年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1)

无执-心经的书 2016年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2)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3)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4)

属性之势-慈念亦锐 2016年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5)

姝仪女士说,她书写经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入定慈念的修行,笔下流出的每一笔都是对这样一种大爱慈悲的呼唤。

当代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靠直戳社会的伤疤、甚至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博得眼球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更加理性的去寻找真实有效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方向。我知道她的画不是为了表现“小我”,而是想通过书写经文的这种当代艺术形式,告诉更多的朋友,无论是艺术还是人生,都要在循善循美之中去寻找未来的希望。一笔一划,都蕴含着虔诚的念想。经文由笔尖流出,修行之性也由心发出。这样的作品传达出的美好与善良怎么能够不感染更多人呢?

这些都是我现在的一些粗浅感受与想法,不知十年、二十年后,再看李姝仪女士的作品,会不会又有新的领悟呢?希望那时候她也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成果与惊喜!

艺术家简介

深度国学绘画欣赏(当代艺术:般若心相)(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