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们都在等着十几天以后的高考结果。今年的高考有遗憾,有意外,不管如何成绩好坏在这一刻已显得苍白。考生们的回忆里也只有,为了备考而不断拼搏的自己。

今年的高考打破了以往的常规,试题新颖难度稍高。学生和家长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也明白大势所趋,如今的社会需要更加优秀的人才。这一次的高考数学题,把韦东奕又送上了热搜。

北大韦东奕18岁采访(又一个韦东奕出现)(1)

99年小将叶珈宁,数学天赋不低于“韦东奕”,有可能称为下一个大神

出生在浙江诸暨的1999年小将叶珈宁,在小的时候便展现出了数学上的天赋,父亲看到孩子在数学上有天赋,便着重培养他数学上的能力。在他小的时候,叶珈宁就喜欢奥数,通过奥数探索在数学领域中更多的可能性。

在后来的日子里,教育部取缔了奥数,可是奥数老师见叶珈宁有天赋,便免费指导他学习。越难的数学题,叶珈宁越有兴趣。在数学的培养方面,父母也下了不少的力气,希望孩子以后通过数学可以获得一番成就。

北大韦东奕18岁采访(又一个韦东奕出现)(2)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叶珈宁对数学的兴趣。叶珈宁参加了多项含金量很高的数学竞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初三那年,在备战中考的时候,去参加了全国数学联赛,获得了一等奖。从那时起,叶珈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叶珈宁在很多数学竞赛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一点上,他与年少时的韦东奕很像。所以大家都说叶珈宁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韦东奕”。不光是成绩,对于数学的痴迷他与韦东奕也很相似,他在数学上的成绩引来了多所高校的关注。

北大韦东奕18岁采访(又一个韦东奕出现)(3)

叶珈宁曾被多所高校争抢,北京大学直降200分录取

韦东奕年少成名,凭借着在赛事中的突出表现,成功被保送到北大上学。韦东奕的本科和研究生以及博士都是在北大完成的,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保送到北大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对于保送生的名额,审查得更是十分严格。

叶珈宁的成绩吸引了很多高校,也成为了高校们争抢的对象。进入高中之后,叶珈宁也持续地在数学领域里发挥自己所长,高二时候他参加了情报学奥运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北大向他发出了邀请,请他成为北京大学信息科技系的学生。

北大韦东奕18岁采访(又一个韦东奕出现)(4)

不得不说,北大识人的本事很高。为了与其他学校共同竞争叶珈宁,北大甚至甘愿自降200分录取。叶珈宁被北大的诚意打动,拒绝了其他学校的录取邀请,进入北大读书。不过叶珈宁在专业方向,与韦东奕研究的方向不同,大众们说这样最好,两人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做出成绩。

叶珈宁在小的时候,最初参加奥数班时,父母曾经问过他,别人参加奥数班时为了考试和升学,会不会让你产生压力。如果你觉得课业太重,咱们可以不学了。叶珈宁则表示说,我学奥数,是因为我喜欢。这句话打消了父母的疑虑,全心全意地支持他。

北大韦东奕18岁采访(又一个韦东奕出现)(5)

孩子的优秀,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看叶珈宁父母的教育方式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不遗余力地培养。可是大多数家庭培养的孩子,与自己期待的严重不符,家长也很头疼这样的情况。可是叶珈宁的父母就做到了大多数家长都想做到的事情。

我们来看一下叶珈宁的成长背景,他的父母双方都是在工商银行工作的人员。从小父母也像其他家长一样培养孩子。但是他的父母十分开明,在生活中十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喜欢带着孩子去旅行,在旅途中感悟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北大韦东奕18岁采访(又一个韦东奕出现)(6)

他的父母在谈到自己的教育时,表示自己就是言传身教。不想让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自己也不会看手机和玩游戏。假期的时候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如果孩子心里有想法,也会跟父母交流。大多时候父母是尊重他的想法的。

我们一直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成长好坏,与家庭环境有着重大的关系。很多家庭的父母关系不和谐,对待孩子除了打就是骂,还希望孩子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出人头地。孩子不是神,他们无法做到外部环境没有给予他们的事情。所以想让孩子优秀,家长们首先要要求自己。

北大韦东奕18岁采访(又一个韦东奕出现)(7)

总结:我们期待着叶珈宁在今后的岁月里的表现,我们希望他不要成为下一个“韦神”,而是要超过韦东奕,成为一名在数学领域里发挥更大价值的人。家长们也要好好想一想,该怎样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