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水的7种智慧 道德经和孔子都赞赏水的七种特性(1)

《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借曹孟德之口,说出了古往今来关于龙这种神物最有名的一段论述。

龙之为物,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动则飞腾九霄,弄雾云天;小则隐没深渊,隐芥藏形。就像《易经》中乾卦所说的龙,最开始是潜龙勿用,比喻龙隐藏于深谷之中,因为时机不到,一动不如一静,所谓龙在浅滩遭虾戏,这时候乱动就是找死;然后是见龙在田,崭露头角;再然后是韬光养晦,终日乾乾;牛刀小试,或跃于渊;九五是飞龙在天。

道德经水的7种智慧 道德经和孔子都赞赏水的七种特性(2)

九五就像中午前的太阳,九五之尊,已经是最好的时候了,到了九六日中则昃,亢龙有悔,气势太过了,冲动是魔鬼。这时候就要收一收了。

历史上关于水,也有两段很著名的论断,分别来自老子和孔子。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曹操用龙来比喻世间的英雄,其实龙更像另一种东西,那就是水。

《道德经》中说,水是世间最接近道的物质,水有七中特性。居善地,指的是居高临下,以高就低,符合万物,总是一副低姿态,从来不违逆什么,对待所有事物都是平等的,就像佛性一样,众生平等,所以说是善地。

心善渊,表现的是道体虚静,空灵静默,深不可测。就像我们常说的“静水流深”,看起来很平静,但是你不知道它有多深。心是道之性,所以用心善渊来说明道之用。

道德经水的7种智慧 道德经和孔子都赞赏水的七种特性(3)

与善仁。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滋养万物而无所求,这就是水的仁慈。言善信,是说它就像一面镜子,实实在在地照映出事物本来的样子,遇到了圆形的器物,它就会盘旋流动,你是方形的,它也就就着你的边缘,变成方形的;如果有阻塞,马上就停下来,遇到绝壁就会飞流直下,就像镜子中照出来的影子,于物纤毫毕现丝毫不爽。

政善治,本来是说水能够洗涤污秽,涤除纷乱,让事物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顺应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过高的地方就将它冲低,低的坑洞就将它填平,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各归其位。

老子的《道德经》是给当时的统治者写的,这里是在教导帝王们治理国家,要向水学习。所以才说“政善治”。

道德经水的7种智慧 道德经和孔子都赞赏水的七种特性(4)

事善能,是说因地制宜选贤任能,因人而异,而不是搞一刀切,用一套俗套去套一切东西,做什么事都是那一个办法。这对于不管是治理民众还是培养人才,都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动善时也很好理解。就像前面乾卦中说到的龙一样,当你潜伏在深水里的时候,就静静地做个美男子,不要乱搞事情;当你见龙在田的时候,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飞龙在天,就要用力翱翔;亢龙有悔,就要知进退,功成身退。

把水和龙结合起来看,就会很有意思,可以相互参照。

因为老子是道家的祖师爷,讲究无为,就像是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顺应天时地利,所以多从“柔”的方面来描写水的性质。而孔子则不同,在他的笔下,水不但有阴柔的一面,同时也不乏阳刚。

《荀子·坐》中,学生子贡就问老师,世间的君子为什么喜欢观赏壮阔的水呢?这里面有什么道理?这相当于说的那个成语:仁者乐水,智者乐山。这句话是互文,不是说仁者只喜欢水,智者只喜欢山,说的是仁者和智者都喜欢山水,学参天地,德合自然,善于从大自然中领悟人生的智慧。子贡问的就是背后的原因。

道德经水的7种智慧 道德经和孔子都赞赏水的七种特性(5)

孔子就说了,水滋生万物,却不求回报,顺其自然从来不强求什么,这就像极了人要追求的高尚的道德。等到向下流入洼地的时候,必然是就着地理的形状,这就像我们所讲的“义”,抱打不平替天行道。“替天行道”这个词应该也是受到这段话的启发。

水即使是在小溪里,也不觉得委屈,就像道一样,不分高低贵贱;等到遇到决断之处,飞身之下,不惧艰险,即使是万仞深谷也前赴后继从不退缩,这就像是人的勇气和果敢。

过去的人为了两侧水平线,必须用水来测,说明水就像法律一样公平公正;一旦容器中的水太多,就会自动流出来,从不贪多,一身正气;水又无孔不入,说明它就像善于观察的人一样,明察秋毫,从来不会遗漏。

道德经水的7种智慧 道德经和孔子都赞赏水的七种特性(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进进出出,总是流动不息,所以能够净化环境,保持纯洁不染,就像圣人善于教化万民一样;即使是千山万水,千难万险,百川归海,水也义无反顾地向东方流去,这就像是人坚定的志向。

所以,聪明高尚的人喜欢观看水,从它身上学到天地的灵气和智慧。

相比较而言,因为儒道两派的主张不同,道家讲求虚静,顺势而为;儒家追求精进,奋发有为。所以《道德经》中的水更多一些柔和,更接近自然;孔子所说的水更加刚猛,添加了很多人为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