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困

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兵家修炼》,讲义中部分内容直接引用《兵家修炼》,引用处不再标注。

计名“指桑骂槐”的字面意思是指着桑树骂槐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而实际上却在骂另一个人。看这计名,此计似乎是一种间接骂人的计谋,而有些人也确实是这么认为的,然而事实绝非如此,此计之“骂”颇有境界。

三十六计全集图说(三十六计讲义26指桑骂槐之计)(1)

【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翻译

强大者在控制弱小者时,要用警示的方法进行诱导。

【解读】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说:“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也就是说当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的时候,如果将领用军法严惩他们,那么往往会使他们心生怨恨而不服气,这样就会导致官兵关系紧张,从而影响军队的稳定与士气。既然罚不行,那就给点小利笼络他们,但是这样做问题会更大,因为士卒不听话将领却还给予小利,这样就会让士卒觉得这个将领很好说话,如此就更管不住他们了。惩罚不行,利诱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这就该本计闪亮登场了。

“警以诱之”是用警示来诱导士卒,既不惩罚他们也不利诱他们,而是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间接地让士卒明白不听话的后果很严重。这种间接警告虽然没有直接惩罚到某些士卒,但也足以威慑他们令他们乖乖听话了,这既没有使他们心生怨恨,也没有娇惯他们,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可谓是深谙人情的妙计哉。

由此可见,此计不是一个骂人策略,而是一个管人策略。计名中的“桑”和“槐”皆指代我们要管的人,骂指代惩罚措施,通过骂槐树来警示桑树,告诉他们不听话的后果很严重,从而令其乖乖服从。因此,此计的外在手段是间接警告,内在机理是这样一种人情:人会把看到的事情联系到自身,从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反应,当看到别人不服管教受到了惩罚,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自己受到惩罚。

此计对内可用于树立威信、严明军纪,对外还可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即用不肯投降者的悲惨下场来警示其他敌人乖乖顺服。

【按语】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翻译】

率领一些还没有完全服从的士卒与敌人作战,如果管治不住他们,就用金钱、财物等利益引诱他们服从,那么反而会引起他们对军令的怀疑,于是自己故意制造一些失误,然后处罚造成这些过失的人,从而警示那些不服从者。警示是从反面来诱导士卒的。这是一种用严厉的处罚与凶险的后果来驱使士卒的手段。有的人说:这是调兵遣将之法。

【解读】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这些没有完全服从的士卒可能是刚招募进来的新兵,也有可能是刚收编的俘虏,或者也有可能是盟友派过来的援兵。“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说的是士卒不服管教,将领用小利收买他们,反而会使他们产生疑惑,因为不服管教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还有好处可得。那么士卒就会想了:是不是军令执行得不太严,是不是将领比较软弱。士卒一旦产生这种疑惑,就更难管教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做事情一定要看具体情况,哪怕是给对方利益也要三思,因为给得不合时宜,其结果可能是花钱不讨好。

“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这一句比较容易引起误解,会被人理解成故意犯错,然后嫁祸于人并严惩之。这样的理解肯定是不对的,嫁祸于人会引起别人的不满,一不小心弄巧成拙还会让士卒对将领失望,导致将领威信降低,失去军心。合理的理解应该是:下属做事犯了一些小失误,将领发现后不仅不指出来帮助他更正,反而顺着这些失误故意犯下更大的失误,出了问题后追查原因就查到这名下属了,最后便可趁机严惩这名下属以警示他人。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利诱是告诉对方怎么做才可以得到好处,它是正面诱导,是一种比较友好温和的方式;警示是告诉对方怎么做才可以避开危害,它是反面诱导,通常用严厉的惩罚来警示对方。因此二师父说:“此盖以刚险驱之也。”兵家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手段。

罚可以有效地惩戒下属,但若罚得不合适却会引发矛盾,甚至激化矛盾,而间接警示这一手段具有罚的效果,却又比罚温和。此计以间接警示为手段来管治别人,既不需要撕破脸皮严惩对方,也不需要放下面子讨好对方,可谓高明,显示出了兵家对人情事理的深刻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