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武汉大学的俞同学今年大四。最近,还在实习的他正在为毕业后的住处发愁。他在网上搜集了租房注意事项,并向租过房的朋友取经,还加入了学长推荐的租房群,花了三周时间,仍未找到合适的房子。

提起租房,即将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孟同学有一肚子的苦水。今年5月,刚收到实习录用函的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实习租房”便成了横在眼前的一道坎儿。在她看来,有时候租房好比“开盲盒”,“一些线上租房平台上的图都是假的,到了实地才发现天差地别。”

每年毕业季,大批学子走出校门开启新的生活,租房是不少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实习、考研、求职过程中也出现了租房需求。在社交平台以“大学生租房”“毕业租房”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话题达数十个,阅读量突破数亿次。在其他社交平台也有不少大学生留下帖子“求大学生租房经验”“大家能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租房一些建议吗”,以此来寻求帮助。

基于此,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212所高校的有效问卷1697份。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过租房经历,且比较了解租房知识的仅占12.43%;44.02%受访者对租房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程度不高;43.55%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了解租房知识。74.31%受访者表示自己或亲友在租房中遇到过一定的困难;13.61%表示自己或亲友在租房过程中遇到过很大的困难,觉得租房不易;仅12.08%表示很顺利,从未遇到过租房问题。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1)

租房难倒“门外汉”

2021年10月,就读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陈同学与室友计划一起在校外租房,全力备战考研。综合了便利性、安静及实惠等因素,两人最终敲定了学校边的一间大开间:“我们两个人,租三室套间太贵,租单间又太小。在租房平台上刷了很久才找到了一间勉强合适的大开间,可以放下两张床。不得不说一边上课,一边找房、鉴别,真是挺不容易的。”

原以为只是“万事开头难”,可后续出现的种种维修问题,更是让陈丽婷头疼不已。“第一次尝试换水龙头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先关上水阀再换,结果水从管道里‘炸’出来,屋子里都是水。”回忆起这段经历,她有些哭笑不得。

孟同学对遇到的租房中介的欺骗行为很是恼火,“要么就搪塞你,图上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要么就敷衍说现在价格翻倍了。先把人骗出来看房,很多人看了几套,觉得累了,可能就直接签了。”5月,身心俱疲的她忍不住在社交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状态:“广州的朋友们,我就想知道你们的一居室都是怎么找到的?”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48.85%受访者表示本人或亲友遇到续租时房东不合理抬价;47.91%遇到退房时不退还押金的情况;42.60%遇到入住期间需支付额外费用的情况;38.72%遇到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37.89%遇到租到的房屋存在装修污染;26.64%遇到房东或房屋管理者毁约,中途不得不退租的情况;26.46%表示遇到二房东赚差价,或者和二房东签订了无效合同;23.16%表示存在房东或房屋管理者不按照合同履行维修等义务的情况;16.68%表示遇到中介或房屋管理者要求使用租金贷付房租,甚至有使用租金贷后中介跑路的情况。

大学生在租房过程中出现权益受损的情况并不少见。今年已经毕业的许雯回忆起大三时的租房经历,仍记忆犹新。当时许雯在成都找到了一份实习,受邀住进了朋友租的房子。由于实习时长是3个月,签约之前,许雯的朋友跟中介反复强调只租3个月,中介满口答应,但提供的合同上租期却显示是一年,并表示他们公司只能按一年签约。

“我的朋友当时已经到了成都,再找房子来不及了,加上有之前的聊天记录可以做凭证,就没有多想。”许雯的朋友签下了租房合同,然而入住仅两个月,中介公司就开始催缴下一季度的房租,否则要求他们搬离。协商无果,两人只能搬走,而中介公司扣除了第三个月的租金和全部押金。

大学生存在租房知识盲区

急需补课

有关大学生毕业租房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苗鸣宇感慨,“毕业季租房子的水很深,但租房这件事绝不仅限于毕业生。”经过长期的办案指导,以及对生活实践的观察,苗鸣宇发现,“初离校门、初入职场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没有了价廉物美的宿舍可住,提供宿舍的单位又相对较少,所以绝大多数人会租房。而绝大多数初次租房的人对于租房市场中的法律风险、可能存在的陷阱等一无所知,往往只看租金是否便宜,这必然就为日后纠纷的产生、甚至可以说是为将来的吃亏埋下伏笔。”苗鸣宇认为,大学生需要在一些关键点得到提示,才能有效预防和规避风险。

被中介赶走的许雯在咨询了法律专业的朋友之后,和朋友一同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的调解下,两人追回了部分房租和押金。中青校媒调查发现,82.68%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在租房中遇坑,是因为社会经验少,容易轻信他人;73.01%认为原因是没有租房相关的常识;41.19%认为是因为疫情无法线下看房导致的。

经历过3次不同形式的租房体验,向一迪意识到租房属于自己的“知识盲区”。向一迪今年大四,顺利考入心仪的研究生院校后,她决定找一份线下实习。经过几番简历投递,她拿到了北京一家单位的实习录用函,但横在她面前的第一道坎儿就是租房。来北京不到3个月,向一迪有过3次租房经历,每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向一迪看来,“不少大学生并不了解租房注意事项,比如合同内容怎样才算合法,国家关于租房有哪些法律政策保护,租房要看哪些细节,怎样辨别房屋相关证件等,一些大学生都不清楚。”

今年5月,就读于河南大学的陈同学也因缺少租赁经验,在租房路上“狠狠摔了一跤”。为了备战考研,他决心在学校附近找一套安静的房源。多番研究后,陈宇轩在校内“租房信息交流群”找到一套与自己需求较为匹配的房子。原本想早早定好看房时间,但临近约定时间,房东以耽误其他房客看房为由,向陈同学提出需要交付200元租金,以此体现他看房的“诚意”。陈同学虽将信将疑,但面对房东的强硬态度,还是将钱打了过去。

陈同学实际看房的情况与照片发布的信息相对一致,原以为“万事俱备”,正准备签约,房东却将原本标价一个月600到800元租金的房子,涨到了1200元一个月。陈同学不能接受,于是被房东扣除了100元的定金。“因为房东说这间房子本来作为民宿经营,我看房导致损失了今天的生意,所以我需要承担这部分损失,我只能认栽吃了哑巴亏。”

在陈同学看来,首次租房的大学生缺少租赁经验,触达的信息源也十分单一,在鱼龙混杂的租房信息网中,不能分辨、验证房源信息的真伪,在租房过程中也不知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租房形式花样多

牢记“四大规和八小则”

面对租房难,中青校媒调查发现,68.77%受访者希望有过租房经验的同学,可以在校内进行分享;67.47%期待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让应届毕业生租房有更多政策支持,如保障性住房等;62.29%希望学校或社会相关机构设置相应的维权支持;48.03%期待学校在大三、大四开设相关辅导课程;45.14%期待租房价格更合理。

“社会经验不足、中介鱼龙混杂等因素都容易导致大学生租房时上当受骗。”经历过租房难的许雯希望学校能够开展租房方面的防骗科普及法律宣传,提升大学生的警惕意识。关于租房平台,她希望平台能够“加强对中介公司的监管,确保租房信息真实”。

前不久,饱经租房难的向一迪在线观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律诊所推出的“应届生租房防坑”系列公益宣讲活动,听完后她充分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租房的每个行为都是受法律监督,受法律保护的。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遇到权利遭到侵害时,要大胆地使用法律武器。”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法律诊所的创办者之一,苗鸣宇表示,大学生租房的形式多样,“有签合同的,有不签合同的;有直租的、转租的……五花八门。”他指出,租房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遵守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只看不听”,只能相信书面协议,不要相信口头承诺;二是“做真小人”,签字之前务必邀请法律人士审查合同;三是“亢龙有悔”,稀里糊涂签下的字,将来恐怕难免后悔;四是“钱不乱掏”,不确保自己能有效制约对方,就不要掏钱。

针对4点原则,苗鸣宇解释,“‘只听不看’强调必须有书面协议,自己手里要留一份备份协议,并且签约过程尽可能全程录像;‘做真小人’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在签合同前规避法律风险,查清对方人员资质,以及核实房东房产证、身份证等信息是否匹配等;‘亢龙有悔’强调要仔细审查合同文本,看清、看懂合同的内容,在遇到任何问题时以书面协议约定的内容为准;‘钱不乱掏’就是强调无论如何不要相信‘赶紧掏钱下定金吧,否则房子就没了’这样的话。”

租房市场不规范则

大学生租房难题无解

大学生在租房时所遭遇的具体问题,与现有租房市场中的常见问题其实并无区别。租房市场不规范,则难以推动解决大学生租房难题。而租房市场规范与否,则绕不开中介机构。现实中,通过正规大型中介公司租赁房屋,相对发生问题的概率较低,但这同时意味着承租人需要支付高昂的中介费用或房屋入住服务费用。有时,即便“多花钱求省心”也同样会出现权益受侵的结果。很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毕业生迫于经济压力,容易被中小型中介公司免中介费等诱惑,黑中介、二房东等也使得大学生一步步进入一些不法中介公司的圈套,最终出现押金无法退回等等情况。此外,由于各类型中介公司掌握了较多的房源,每年都打着市场价格变动的旗号上涨房租。此时承租人并没有任何议价权利,要么被迫接受,要么就需重新租房。

这导致了中介公司在租房市场普遍存在信任危机,使得很多承租人希望通过房东直接租赁。只不过,当前租房市场严重缺乏真正的房东直租房源。租房必然存在着房屋损耗、家电损坏需维修的情形,真实房东往往难有精力也不愿意处理此类事情,仅这一点就会使房东愿意将房屋交予中介。很多租到房东直租房屋的承租人,入住后会发现实际上找到的仍是中小型中介公司或黑中介、二房东,最终结果仍旧是消费者遭遇常见的租房糟心事。因而,规范租房市场最终仍需回到规范房屋中介公司这个核心问题上。

从这一角度出发,大学生租房难题实则与租房知识、租房经验是否足够丰富并无太大关联。当前租房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很多时候大学生即便拥有丰富经验,也会选到可能存在问题的房源。加之租房维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困难。因而,规范租房市场只能通过不断呼吁,来促成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规则制定,在这一方面,相关部门能够做的还有很多。而对一些房屋中介公司自身来讲,更应该诚信经营。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2)

(2022年6月13日至2022年6月19日)

01政策讯息

聚焦青年发展权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毕业生6个月之内已经体检的,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要求重复体检;2023年起取消就业报到证,不再将报到证作为毕业生录用、落户、档案转接手续的必需材料。(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17日消息,各地要逐级落实学生离校返乡政策,不得层层加码。高校所在城市连续7天及以上社会面无新发疫情,可组织校园招聘。(央视新闻)

教育部:17日公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人民日报)

国家医保局:13日发布公告,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即将开始,将罕见病治疗药物、儿童用药明确列入申报条件,相关人群用药保障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央视新闻)

国家卫健委:14日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指南(试行)》,该疾病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注意佩戴口罩和饮食卫生等,要求医务人员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国家卫健委网站)

网信办:发布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规定》要求,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各项义务,依法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用户账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用户提供诱导其沉迷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网信办网站)

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打击就业歧视、打击虚假招聘、打击“黑职介”为重点,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人社部网站)

人社部:向社会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新华社)

02权益热搜

关注热点话题事件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3)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地铁列车在北京发车。6月16日,由民政部儿童福利司主办的“地铁有爱,伴你同行”宣传活动分别在北京地铁6号线和15号线启动,全国首批6辆“喜迎二十大,同心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地铁列车正式发车。(人民网)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4)

陕西绥德殴打15岁男生老师被解聘。近日,“陕西15岁男生遭老师殴打缝16针”引发网友关注。6月13日,陕西绥德县事件调查处置领导小组发布情况通报,学校已解除与教师常某某的聘任关系,县纪委监委、县公安局正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中国新闻网)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5)

江南大学一学生偷拍被开除学籍。江南大学14日发布情况通报:2022年5月28日,学生李某某到女生浴室用手机偷拍,被发现后逃离现场。5月31日,公安机关对该生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罚款。学校结合公安机关调查情况,严格按照学生纪律处分相关规定和程序,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审议,校长办公会通过,决定给予该生开除学籍处分。(中国新闻网)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6)

上海高校往他人杯中投异物学生被开除学籍。6月12日,尹某某在学校图书馆向一女生咖啡杯中投放异物。该女生喝了一口后,察觉咖啡异样,将剩余咖啡倒掉,并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因尹某某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上海外国语大学已于6月14日按程序给予尹某某开除学籍处分。同时,根据党规党纪,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校方表示将引以为戒、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对任何违反校纪校规行为都给以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好校园健康、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华网)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7)

大学生作弊被开除后起诉高校败诉。毛某与孔某系云南某大学学生,2021年5月23日,二人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中相互替考作弊。毛某被学校开除学籍后,认为处分过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近日,法院认定其已严重作弊或扰乱考试秩序,驳回其诉请。(微信公众号“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

03工作动态

各地共青团权益工作风采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8)

团中央:近日,在宜宾学院考察时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工作方案。团中央认真领会党中央要求,认真梳理今年以来“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各项部署落实情况,要求全团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协同联动,以就业困难大学生为重点,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大学生成才发展,实实在在帮助10万名以上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9)

团中央:为深入落实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6月16日下午,共青团中央组织召开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视频推进会,对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出席会议并讲话,团中央机关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各省级团委负责同志及学校部、青年发展部负责同志在线参会。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10)

团中央:2023年“面对面”活动选题征集已经启动,活动主题邀你来定!“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历经15年积淀提升,已成为引导广大青年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各级团组织每年围绕统一主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青年、倾听心声、协商交流,并通过“两会”积极代言呼吁,为青年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11)

团中央:为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树立鲜明的资政导向,促进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和运用,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依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开展2022年度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课题申报工作。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12)

山东:济南加快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济南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暨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会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济南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重点任务分解的12大项、36小项、141条具体工作。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13)

云南:6月14日,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共青团昭通市委、共青团鲁甸县委承办,昆明12355青少年服务台、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协办的“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雨露社区举行。活动中,向青少年发放了青春自护工具包,包括普法读物、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等。

针对大学生租房(大学生租房难题亟待关注解决)(14)

西藏: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林芝12355青少年服务台邀请市检察院、三千律师事务所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普法宣讲活动。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教育部网站、国家卫健委、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创青春”等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