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男女二人的感情关系确定下来,即为定情,这在某种意义上比婚礼还重要,婚礼不过是定情后的一个自然的延续,只是更隆重一些罢了。定情这么重要,男女之间通常会选择一个较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定情信物,汉朝末年的繁钦还为此写了一首长长的定情诗。

《定情诗》繁钦

·······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

比起高中必背《长恨歌》《琵琶行》,抱怨诗长的宝宝们去面壁。馆儿君放上此诗颇有深意,如果仔细阅读,你就会发现,这个不就是传说中的top tokens for GF?翻译过来就是:

把妹定情信物一览

就是这么机智!

信物第一:臂钏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1)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绾臂双金环”即指臂钏,是一种套在上臂的环形首饰,特别适合于上臂滚圆修长的女性,能够表现女性上臂丰满浑圆的魅力。 西汉以后,佩戴臂环之风盛行,臂环的样式很多,有自由伸缩型的,这种臂环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环的大小。

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都清晰地描绘了手戴臂钏的女子形象。而且,不仅仅限于宫廷贵族,在平民百姓中也十分流行。

信物第二:戒指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2)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约指一双银”指的即为戒指,而且是成对出现的。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而“戒指”之名的出现,则是元代的事情。

相传,戒指原本起源于古代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由于嫔妃都将戴上戒指视为荣耀,这种习俗便流传开来,到了东汉时期民间已经非常普遍。

戒指传至民间,其作用就不仅是简单的装饰品了。男女互爱,互相赠送,山盟海誓,以此为证。

信物第三:耳饰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3)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耳中双明珠”指的就是耳饰,一簪一珥,可伴一生,耳饰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所说的“明珠”指代的就是耳环,也透露了耳环的确作为定情物在唐代出现,接受与否便成就了悲欢离合。不过耳环在唐代并不流行,唐代妇女几乎都不戴耳坠。

唐代以前,耳饰只在少数民族中存在。宋代妇女喜戴耳环,不喜戴耳坠。明清时期是耳饰发展形制最为鼎盛的时期,明代耳环大多以金银横压出花形,然后在花瓣或花叶部位镶嵌各种宝石,有的还在花蕊中间镶嵌上一颗珍珠,这便是诗中所谓的“明珠”了。

信物第四:香囊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4)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香囊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古时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香囊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由于奇特香料多来自外国的贡品,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制作各式香囊,曾是古代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尤其是在文化繁盛的中原,香囊是生活用品之一,却也正因人之必需,而逐渐演绎成世人表情达意的一个道具,从而具有了丰富而含蓄的内涵。

信物第五:跳脱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5)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跳脱即为手镯、腕钏,古人将腕间风流称之为“跳脱”的确别具一格。

北宋的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有个故事,唐文宗有一天考问群臣:“古诗里有‘轻衫衬跳脱’句,你们有谁知道“跳脱”是什么东西?”大家都答不上来。文宗告诉他们:“跳脱即今之腕钏也。”

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写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信物第六:美玉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6)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用来说明已有婚配,《诗经》里有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用彩色丝带系上一块美玉,更是定情佳品了。清代闻人倓在《古诗笺》中把“美玉缀罗缨”解释为“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已是心意昭昭。

信物第七:同心结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7)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素缕连双针”所指即为同心结,它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将那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

同心结在古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了对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的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心结除了定情,还用到了婚礼中。北宋的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新娘迎娶到男家时,两家各出一根彩段绾成同心结,男女各执一头,相牵而行,拜谒祖先,然后夫妻对拜。“牵巾”则是以同心结相牵。

信物第八:簪子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8)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金薄画搔头"即是簪子。通常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

相传颇得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便是以玉簪搔头的风姿迷倒武帝,而宫人竞相以簪搔头,搔头的称呼就此流传下来。簪钗作为定情物,是古代最常见的,只因男女相会,唯有此物最解风情。

信物第九:钗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9)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簪钗虽同为发饰,不过钗显然比簪更加复杂,簪在古时为男女皆用,而钗只为女性使用,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信物第十:服饰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10)

纨素三条裙,白绢双中衣

无论是“三条裙”或是“双中衣”,指代的都是古代妇女的服饰,服饰作为贴身之物,用来作定情之物,自然是诚意满满。宽泛一点,手帕、团扇等女子随身携带之物也可算于此列。

白绢和纨素则是服饰的材质,这些作为定情信物的衣服显然不是粗布或者葛衣。中国古代女性在服饰上更加喜欢创造一种含而不露的美,这种创造具有极大的装饰性、整体性和轻柔飘逸的美学效果。其独特的格调和风韵,代表着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审美理想。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热心提示大家:

双十二快到了,你还没找到借口买首饰、买衣服吗?

你可以说“我要给我未来的TA先买好定情信物啊。”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11)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新版“看展览”APP上线啦!

更及时、更全面的展讯正在那里等你!

长按二维码下载

古人八大定情信物(古人的十大定情信物)(12)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475225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