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玉质,汉代文物,一件,复原后由2008片玉片组成,1985年河南省商丘永城僖山一号汉墓出土。

金缕玉衣的发现过程(国宝品鉴金缕玉衣)(1)

金缕玉衣

僖山一号汉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脉僖山山顶的东端,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僖山一号汉墓早年被盗,但依旧发现多块玉衣片,后经修复,证实是西汉晚期某位梁王的金缕玉衣。

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和鞋五大部分。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脸上勾勒鼻子的轮廓。上衣由前片、后片、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鞋各分左右两件。手部作握拳状,鞋为方头高腰形。全套玉衣共用2008片玉片组成,玉片之间用金丝加以连缀。汉代在死者的七窍中也往往塞有玉器,与玉衣构成一套人体外完整的外衣。此件金缕玉衣即附有供手握的玉猪、口含的玉蝉、玉耳塞、玉鼻塞等。

玉片颜色可分为碧青色、青灰色、青白色、灰绿色、灰白色、白色、黑灰色等,以碧青色玉衣片数量最多。少数玉衣片因受水土沁蚀,表面呈灰褐色或黑色斑块。玉衣片绝大多数两面磨光,少数仅正面磨光,背面保留有切割痕迹。大多数玉衣片为素面,有少数玉衣片为其它玉器残片改制而成, 上面保留有旧有纹饰。玉衣片的形状、大小和尺寸各不相同。玉衣片按其形状可分为圆角长方形、长方形、窄长条形、正方形、长条梯形、直角梯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环形、拱桥形玉鼻罩等数种,其中以长方形玉衣片数量最多。

比较研究

1946年9月,河北邯郸郎村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许多长方形、方形等形状的玉片,这些玉片大小不一,四周边角有细小穿孔,有的孔中还留有铜绿。这些玉片后来保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该墓出土的“刘安意印”铜印可知,墓主为西汉象氏侯刘安意,这是目前最早确认出土玉衣的汉代墓葬。

建国后河北望都二号汉墓、睢宁九女墩汉墓、山东东平陵山汉墓、河北定县北庄汉墓都出土有玉衣片,但这些墓葬都遭到盗扰,玉衣出土时都已散乱,无法了解其真实面目。1968年随着河北满城西汉中山王墓的发掘,出土了两件完整的玉衣,由于这两件玉衣是用金丝编缀成的,因此发掘报告中将这两件玉衣取名为“金缕玉衣”。这使得世人重新看到真实金缕玉衣的面貌和结构形制。

据统计两汉时期出土玉衣、玉套的墓葬有八十一座,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的金缕玉衣。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武帝刘彻之异母兄,于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分封为第一代中山王,卒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位共42年。中山王国在今太行山之东,河北省西部,满城当时称北平县,是中山王国统治的十四个县之一。这件玉衣出土时,随死者的尸骨穿在身上,共分头、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部分,附属的还有双手握的璜形玉器和鎏金镶玉的铜枕。玉衣由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光素玉片,于其角处穿透三至五孔不等,用纯金丝结扎而成。玉衣全长188厘米,共有2498块玉片。玉片最长的不过5厘米,最小的边长1厘米,厚约0.2厘米~0.35厘米。其孔眼最大的0.2厘米,最小的仅0.1厘米。全部缀结玉衣的金丝约重1100克。窦绾墓金缕玉衣较刘胜墓的小,长172厘米,共有2160块玉片,所用金丝约重700克。

金缕玉衣的发现过程(国宝品鉴金缕玉衣)(2)

河北省满城刘胜墓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的发现过程(国宝品鉴金缕玉衣)(3)

河北省满城窦绾墓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的发现过程(国宝品鉴金缕玉衣)(4)

河北省满城刘胜墓金缕玉衣分解示意图

1978年山东临沂县西汉早期刘疵墓中出土的一套玉衣就只有用金缕编缀成的头罩、手套和脚套。该墓保存完整,因此排除了因遭盗掘而导致玉衣残缺的可能,由于缺少玉衣的上身、衣袖、裤筒三部分,发掘简报中将其定名为“金缕玉套”,这应是玉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过渡现象,是玉衣的不完整形制。

金缕玉衣的发现过程(国宝品鉴金缕玉衣)(5)

刘疵墓金缕玉套出土情况

1983年,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一件丝缕玉衣。南越国为秦末和西汉早期割据今广东一带的地方政权,墓主为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在位16年,死后汉廷赐谥南越文王。南越王丝缕玉衣修复后全长173厘米,共用玉片2291块。由于偏处地处岭南,南越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中原地区有很大差异,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南越王赵眜墓与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虽然年代接近,但墓中出土的丝缕玉衣形制却要原始得多,这是西汉中期玉衣使用制度上的特例。

金缕玉衣的发现过程(国宝品鉴金缕玉衣)(6)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

汉玉多出自今天的新疆和田,不仅运料困难,而且玉石的切割、磨光、钻孔、编缀等一系列工序也极为费工,只有经济上的发展和社会上的稳定才能提供保证。两汉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玉器得到很大的发展。到了魏晋时期,战争频繁,经济遭到破坏,反对厚葬、注重社会实际的思想开始流行,曹操和曹丕父子成为薄葬之风的先行者。魏文帝曹丕之所以禁止玉衣的使用,一方面是提倡薄葬,反对劳民伤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猖獗的盗墓之风。曹丕在《终制》中说道:“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汉玉曾是国家富足的标志,墓主身份地位的彰显,但是在汉末动乱之时,美玉却成了祸源。墓室的珍宝引来了盗墓者的垂涎,原本期待用玉衣来保护尸体不朽的墓主,结果却骸骨无存,尊崇美玉盼来生梦碎,就这样随着曹魏风气的转变,汉代玉衣和葬玉文化从此尘封。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因为玉衣的珍贵与难得,让它的命运走向了终结。

河南博物院藏的永城僖山一号汉墓金缕玉衣虽然不是保存得最好的两汉时期的金缕玉衣,也并非最早发掘出土的金缕玉衣,但却是河南省目前所见保存玉片最多、唯一能够复原的金缕玉衣,是梁国王室金玉奢华生活的生动反映。

作者简介

曹芳芳,汉,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在商周组学习,导师孙庆伟,毕业论文涉及玉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