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明
这个题目也许有点太宽泛了。其实我要讲述的,只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男婚女嫁的那些风俗习惯。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们国家通过拨乱反正,经济形势迅速好转,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婚俗又有了不小的变化。那些内容,就不在本文介绍的范围了。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时候,国家《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男二十周岁,女十八周岁。
从“土地改革”那阵儿起,我们国家就颁布了《婚姻法》,旨在杜绝“包办婚姻”“买卖婚姻”,提倡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但在农村地区,由于几千年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母包办”“媒妁之言”的婚姻,还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真正自由恋爱结婚的还是为数不多的。
当时,因为当时人们活动范围有限,能够进行自由恋爱的双方,要么是本村的,要么就是某亲戚家村里的,因走亲戚次数多了,逐渐熟络了起来,为自由恋爱打下了基础。还有的,是通过看戏时踅摸住,然后又找人打听清楚是那个村谁家的闺女。
那时候,谈婚论嫁(本文记叙的范围,大致包括武乡中西部及沁县东部)一般都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的。
一、托媒相亲
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岁数,男方的家长,就会托付一位媒人(后来又称“介绍人”,男女都有),为儿子介绍对象。这个人,肯定是能跟自己说得上话的邻居,或者是自己的亲戚。当然,也有女方家长托媒向男方提亲的,但那种情况很少。那只能是在因为男方家境好,或者是在“后生”本人特别优秀的背景下,才会有这种“辘轳缠井绳”的反常情形出现的。
任何事情都有出现特殊状况的,那就是直接由父亲带着儿子去找对象。不知是这家人人缘不好,找不到媒人,还是为了节省随后所需的谢媒礼品(他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反正他这么做了。在当时就被看作是“今古传奇”,以后也就被当作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了!
我们邻村就曾有那么一家子。父亲在沁县尧长(读音Zhang三声)村给生产队放羊。那时候羊倌是在村里户家轮流吃“派饭”的。在吃派饭的过程中,他踅摸上(看中了)了村里一位姑娘,觉得她人样、性格各方面都不错,是理想中的儿媳妇。后来,他就带着自己的大儿子前去相亲。
双方长辈寒暄过后,这位羊倌就去放羊了。女方母亲也借故出去,专门留出时间,让这一对年青男女自由交谈,增进相互了解。
说是互相了解,其实也跟审问差不多,男的相对欻(chua)忙(外向、胆大)一点,女方则相对矜持、害羞一点。男方问一句,女方答一句。就像挤牙膏似的。
这个后生,性情有点急躁。刚问了三两句话,就不耐烦了,对姑娘说出了这样的话:“哎!我这个人就是青石打砂石——实(石)打实(石)。你看啊,就是我这个人,你看我行不行?愿意不愿意,你就给咱句痛快话哇!”
你想啊,初次见面,还没有好好沟通,进一步深入了解,姑娘哪能一下子就打定主意呢?这个后生也太猴急了!姑娘也觉得,这个后生脑子里好像缺了一根弦,根本不是自己的菜。结果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一般情况应该是,男女双方见面后,通过交谈,互相摸摸底,先了解个皮毛。假如女方要是看不上这个后生,就不会一直交流,就会直接告诉父母,让父母拒绝这门婚事。父母就会以其他借口,以闺女还小什么的,委婉地予以拒绝。如果女方及父母,对后生的第一印象比较满意,就会说,现在说啥也为时过早,随后了解一下再定话吧。等了解了男方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后,如觉得满意,就会通知媒人转告男方,继续进行下一步的事宜;如觉得不够理想,就会比较婉转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百人百性,啥人都有。也有一些家里只有女孩子的父母,把给女孩子谈对象,作为无偿使用男劳力的手段。一开春,就选中一位前来相亲的男青年为对象。家中一有出力活儿,就让他来做。既不让双方订婚,更不谈论结婚的事儿。等到秋收结束后,就会以种种说辞,把男孩子甩了。等过了大年,再故伎重演。
还有些女方父母,给女儿找对象特别挑剔。给她介绍个当兵的,说是常年在外;介绍个受苦的,又嫌风吹日晒;介绍个干部,又说是经常开会;介绍个有钱的,又怕钱多了人变坏;介绍个开汽车的,说是作风太赖,跟女孩儿们勾三搭四;介绍个开飞机的,又担心怕跌下来摔坏;介绍本村的,嫌耳根不清净;介绍三里五村的,又觉得有事情也远水解不了近渴……正所谓箩里挑花,越挑越花。挑来挑去,女孩已二十五六了,还没踅摸下一个合适的。一旦过了黄金年龄,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随便与一个后生结婚了事。
二、属相、八字合婚。
那时候,人们迷信意识还比较浓厚,十分看重男女双方的属相是否相配,是不是犯“六害”或“六冲”?生辰八字是否犯冲。能不能组成“六合”的特等婚姻,或稍次的“三合”婚?有不少人家就因为过分讲迷信,而拆散了一对情投意合的年青人。
到现在,我还记得老舅(风水先生,也称阴阳先生)教过的那些婚配歌诀:
婚姻六合歌(特等婚姻)
黑鼠黄牛正相合,结交婚配岔不脱;
儿女百年多长久,富贵荣华福禄多。
白虎黑猪上等婚,男女相合好成亲;
钱财丰富百事顺,人口兴旺有精神。
白兔黄狗古来有,结婚相好到白头;
家中吉庆最富裕,金玉满堂乐悠悠。
黄龙黑鸡更相投,过门大发好事周;
儿女满堂子孙广,福寿绵长永无休。
猴蛇相配满堂红,幸福美满最兴隆;
升官发财家业旺,子孙三代不受穷。
红马黄羊在福中,这类姻亲好相通;
家中富豪人缘广,百年长寿无大凶。
(此处“三合婚”歌诀省略而过)
“小六害”歌诀:
从来白马怕金牛,
羊鼠相逢一旦休。
蛇见猛虎如刀割(断),
猪遇猿猴不到头。
龙逢兔儿云端去,
金鸡见犬泪长(交)流。
还有更严重的“大六害”,即“六冲”婚。是指年龄相差6岁、18岁和30岁的婚姻。
鼠马相冲定克父
奔波劳碌不安宁
牛羊相冲带疾多
兄弟缘薄少亲情
虎猴相冲命不长
男女相逢婚外情
鸡兔相冲克自家
婚外之恋起纷争
龙狗相冲主过房
克妻伤子命早亡
蛇猪相冲病难多
必然离祖又离窝
按照迷信的说法,光是属相般配还不行,还有年月日时八字相生相克的讲究,那就更复杂了,非三言两语能够叙述明白的。在此,我也只好省略而过了。
啥事也不可一概而论。也有根本不在乎这些的年青人。我们村曾有这么一对男女,开始仅仅是“相看两不厌”,一来二去的,就开始自由圪捣(恋爱)了;到后来就循序渐进,渐入佳境;再后来就找了个媒人来“装潢门面”,与双方长辈进行沟通,谈婚论嫁。这两个人,不仅是同姓同门,女方还是男方的姑姑辈。女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独生女,男方的父母早已亡故,妹妹被领养送人,他是奶奶抚养大的独苗。双方的家长,看到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之后,尽管表明了这事有悖常情、怕人笑话的态度(主要是因为辈数问题),但终因爱女(孙)心切,也没有执意地去阻拦他们。
等后来找阴阳先生推演属相、生辰八字时,得出的结论是:不宜婚配。并且说出了骇人听闻的预言,说如果结婚的话,百日之内家中定会有血光之灾!
要在一般人看来,既然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也就不敢再坚持了,那就只好忍痛割爱了。人们根本没料到,后生还没说出什么,姑娘却说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事到如今,甚也不管了!我就愿意嫁给他,就是过上一天,死了也干脆,一些些(一点儿)也不后悔!”
也不知那些迷信本来就是一套哄人的把戏,还是他们的决心,感动了掌管婚姻的神仙而得到法外开恩,反正结婚后,也没出现卦象中所预示的那些事情。夫妇俩相濡以沫五十多年,膝下儿孙满堂。这位男子是我的本家叔叔,活了七十七岁,去世三年多了。这位婶婶(原本该称呼姑奶奶的)虽已年过古稀,现在鹤发童颜,身体尚能自理……
三、订婚
那时候,订婚仪式也不算复杂,所置办的礼物也就那么几样。一般是两套衣服,毛巾枕巾各两块,一块被面(或七尺红布),木梳、篦子各一把,还有用红布包着的两面镜子,一个脸盆。用一块二尺见方的花布一包扎,再用一根红裤带一捆就行了。有一点绝对不能含糊,那就是所有物品件数总和,必须是双数。
订婚那天(一般是拣三、六、九的日子),男方跟着媒人,带着订婚物品去到女方家。女方家的舅舅叔叔大爷姨姨姑姑也都到场,一来是见证孩子们订婚,二来也能近距离地考察一下未来的外甥(侄)女婿。
那时候的饭菜也很简单,无非是一壶酒,一大盘揽盘菜,一笼馍馍,几碗汤面就行了。
订婚以后,这桩婚姻就算公布于众了。在此之前,这类活动是越隐蔽越好,这是因为怕有些与男方家关系不好的人,专门去女方家里,说男方家的坏话(我们本地人称作是“打渣的”),以致把这桩婚事“搅黄”。
四,备办彩礼
那时候的彩礼,就是衣服和一些家用物品,根本没有彩礼钱的说法。有一段顺口溜至今还记得:
毛衣毛裤毛哔叽,
手表车的缝纫机。
头巾围巾收音机,
少一样也不嫁你。
具体说到车的(自行车),又有几句顺口溜:
飞鸽快,
永久耐,
凤凰车的最排场,
红旗车的也不赖!
当时还有几句顺口溜,与上述几句顺口溜相伴而传:
飞鸽车的红星带(外胎),
老婆孩的一起带。
一带带到几里外,
跌折大梁崩了带,
鼻青脸肿跌了牙,
老婆孩的都跌坏!
也许,这是那些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专门编出来,发泄自己羡慕嫉妒恨情感的吧!
至于手表嘛,现在还能想起来的品牌,有上海、钻石、宝石花等。
当时,人们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四件时髦物品,称作四大件。又十分形象地戏称为“三转一响”,或“三转一圪扭”。其实,在当时,能够真正置办全套“三转一响”的人家,其实并不算多。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六”和“八”是两个吉利的数字。彩礼中的衣物数量,也会围绕这两个数字来进行。
条件比较好的人家,能够备足八套衣服(包括订婚时那些衣服在内)。条件差一点的,也会东挪西借,最起码也要凑够六套。
至于衣料的品牌标准嘛,那也是与时俱进的。五六十年代,比较高级的就要数华达呢、灯芯绒、平绒了。到了七十年代,又有了凡尔丁、毛哔叽、涤纶、涤卡、的确凉……
五、结婚登记
在彩礼备办好以后,男方就催促着女方尽早去公社登记。当然,也有例外。有些男方彩礼还未备办齐全,就想先结婚。女方当然不同意,男方家长就信誓旦旦拍胸脯,说可以先去公社把结婚证领了,然后等彩礼备齐后,再考虑娶嫁的事宜。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防备夜长梦多出变故,确实是有情可原的!
男女双方,都带着大队会计开具的结婚介绍信,男方用自家或借用别人家的自行车,把女方驮到男方所在的公社所在地,到行政秘书(也叫民政助理员)办公的地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当时城关公社的行政秘书,是下城村人,名叫史元忠,一当就是十几年。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撩逗前来结婚的人,特别是女方,以此来烘托现场的热闹气氛。
松北村有个姓王的后生,和白芽村那个姓赵的姑娘,到公社结婚时,史秘书按照惯例,看了双方的介绍信以后,问了一下姓名、年龄,然后就开始进行自己的例行功课——
史:你们先坐下哇!
闺女,你是白芽的,他是松北的,离得十多里路呢!你两个人是则呢(怎么)认识的?你是因为甚愿意嫁给他了?
(这时候,又有一对青年进了办公室。老史招呼他们都坐下。)
赵:俺二姑嫁到松北了,就是俺二姑给俺们当介绍人了们。她说这个后生勤谨(勤劳),人品也不赖。
史:这么说来,你待见他?
赵:……嗯!
史:你给咱说说,你待见他哪趃(哪趃【读音跌四声】哪个地方的意思)勒?
赵:……(面红耳赤,未出声)
史:嗯?说说,是哪趃勒?
赵:哪趃也待见!
史:究竟是哪趃勒呀?
赵:哪趃也待见哇!
史:你要不说清楚是哪趃勒,你们蒸人(今天)就结不老(了)在(这)婚。我还有迟(其)他事情要办了……
说着,老史就从椅子上起来,作势要往外边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赵姑娘从坐椅上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老史身旁,一下子就坐在地上,双手抱住了老史的腿——
赵:老史,你还想勊(音可,去的意思)哪勒!结不了婚你就哪趃也别勊!
史:(有点出乎意料,措不及防)哎呀呀!……你们看伢在(这个)姑娘……快起来,快起来……
赵:说不能走,就不能走!你给俺们结了婚再说哇!不给结婚我就不起来!
史:罢罢罢,我服了你了,你起来哇,我给你们结了还不行?
赵:说话算话哇?
史:算话,算话!
还有一次,就更有点情趣了——
有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年男女去结婚。老史接过介绍信看了看,问他俩谈了多长时间了,回答是半个来月。老史说时间太短,互相了解不够,过一段时间好好了解了解再来结婚吧!
根本没料到,那个男的脾气还挺大的,听了秘书的话,一把拉起女方,就从办公室走出去了。一边往外走,嘴里一边嘟嘟囔囔且带点粗话道:“哼!我活了六十多,好不容易才找了个作伴的,你还不给毬俺们结婚。不管你结不结,我是引上他回毬俺家呀!”
后来,这俩口子好长时间也没再去过公社。到最后,还是史秘书趁那个大队的支书来公社开会时,询问了一下情况,帮忙把结婚证填好,才让支书给他俩捎回来的。(补充说明:那时候,结婚证上不用贴双方照片。)
那时候去办结婚手续,一般还是按政策办事者占主流。不合乎政策的事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在年龄不足这一块儿。那时候,尽管走后门的现象还不如后来那么严重,但已初露头角了。无论男方还是女方,如有岁数不达规定年龄(男二十女十八周岁)的情况,也会托人与秘书通融通融,事情也就办妥了。至于说代价嘛,也不大,也就是一两盒烟或两包饼干而已。
六、准备工作
(一)选日子
领上结婚证以后,十里走了八里半,男方父母一直悬在嗓子眼的那颗心,就差不多有一大半落到肚子里去了。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也就不怕再有人再去媳妇娘家门上去“打渣的”(故意说男方的坏话,阻挠两家成亲)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把男女两方以及家庭主要成员的年龄属相、生辰八字罗列在纸上,让阴阳先生挑拣出良辰吉日,以及婚娶当天,本年度所妨的生肖属相、喜神所在方位等其他有关事宜,写在红纸上,连同后续部分的彩礼,让媒人一同送给女方家。
接到男方送来的婚娶日期以后,有些做事比较谨慎、细致的女方父母,也会去再找其他阴阳先生,看所选的日子,与自家家人是否通泰吉利。如无大碍,就回复男方允诺照办。否则,就会让男方另选好日子。娶亲日子定了以后,双方就通知亲戚好友。
准备事项,头绪繁多,在此难以一一细叙,只能择其要点略加叙述罢了。
(二)准备吃用所需的粮食
那些年,由于受“达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硬性指标的影响,生产队里安排种植作物时,高梁玉米居多,小麦、谷子、糜黍这些低产作物的种植面积,受到严格的控制。这些作物本来产量就不高,每亩百把斤就“毱(音ju)瞎眼”(最大限度)了。每口人一年能分二三十斤麦子,四五十斤谷就算不错了。至于蒸黄蒸熘糕所需的糜黍软谷子,那就更少了!那就得专门跟队里借,秋后扣除。
(三)准备婚房
那些年,人们的住房都不宽裕。一个院子里住好几家是寻常事。有的人家房子不足,还得到外头找房子娶媳妇。条件好的人家,还会花十几二十块钱,请画匠画个炕围子;条件差的人家,和些泥抹光墙,刨点白土刷刷就可以了。
那时候,结婚家具也挺简单的。五六十年代,家里有一个两兜小条桌,加两把高腿凳,准备一个衣箱,就算不错的了。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才有了平柜、立柜等家具。
到了娶亲日子的前两三天,邻居们就来帮助起面(发面)蒸馍馍、蒸黄蒸,蒸新郎新娘娶亲那天中午要吃的白面鱼鱼兔兔,碾待客蒸糕所需要的黄软米面和玉米面。
(四)其他准备工作
1、雇音乐团
在“四清运动”之前,娶嫁都是骑马的,还会雇音乐团(八音会)演出助兴。
娶亲分为“亲娶”和“不亲娶”两种情况。所谓“亲娶”,就是女婿亲临岳父门上去娶媳妇。“不亲娶”嘛,就是另选人代替新郎,这个人叫做“押马的”。如果是亲娶,有的娘家,还会安排一顿饭,招待娶亲的一众人等。
娶亲的前一天晚上,男方会雇音乐团在婚房吹吹打打,红火上一阵子,称为“聒洞房”,意为驱邪避祸图吉利。
2、采脸的(化妆师)
娶亲当天早上,娘家就会找一个女人,俗称“上头的”,来给姑娘“彩妆”。这个人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已婚。
(2)未丧偶。
(3)生肖属相不在被妨那三种之内。按照风俗习惯,十二个属相依次分为四组:鼠龙猴,牛蛇鸡,虎马狗,猪兔羊。每年有一组是被妨属相,轮流排列,周而复始。
这个女人,一般是在姑娘的婶婶大娘嫂嫂,或姑姑姨姨的范围内选择。这个女人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新娘“采脸”。
所谓采脸,就是给姑娘脸上扑上粉,然后用细线结成一种十字形网格状,将姑娘面部的汗毛清理干净,然后再扑点粉搽点胭脂。
这一天,姑娘的早饭也是有注意事项的,只能吃煮鸡蛋一类耐消化且少排便的食物。
3、安排帮工人员
到了娶亲这一天,清早起来,邻居们就来帮忙了。有“总管”负责安排。有的负责炒菜(小厨),有的负责馏糕和蒸食(大厨),有的在礼房负责写礼帐、收礼金、回礼品。
在前几天的某一个晚饭后的时间,东家就会请总管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捣歇捣歇(座谈座谈),看需要准备多少相关物品,需要东家和哪些人打招呼来帮忙。东家给每个人发几颗香烟,就把事情办了。
4、引亲的人
在婆家,还有一道程序必不可少,那就是需要找一个人,从新娘下马(车)伊始,一直到新娘新郎关闭婚房之门(附带说一下,按照我们当地的规矩,第一天晚上,新婚夫妇是抢着关门的。谁抢到关门权,谁就是以后家里的主事之人),几乎是形影不离地陪伴新娘这一天的生活。我们把这种角色称为“引媳妇的”,也称为“引亲的”。
这个人,也跟女方采脸所找的那个人,条件要求一样,也是在男方的婶婶、嫂嫂中选择,必须符合上述那三个硬性条件。
七、婚娶仪式
(一)、娶媳妇
那些年代,人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别说跨省跨县了,就连跨公社的婚姻也很少!十里八村成婚的都不多。本村成婚的、邻村上下和三里五村的,占了绝大多数。
举行结婚仪式这一天,一大早,院子里墙上就贴出了一张用红纸写的“执事单”。上面写明谁是总管,谁是各部门主管。主要部门有:礼房、大厨(面食)、小厨(菜品)和供水、待客、杂办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街门和婚房的对联也贴好了。内容无非是些祝贺新人“鸾凤和鸣”“百年好合”之类的,在此也毋庸赘述。
窗户上换了新毛纸,还有用红纸绞的新窗花和红“双喜”。内容无非是些“连年有余”“喜鹊登梅”什么的。
在娶亲队伍出发之前,或前一两天,或本天早上,家里的长辈一定会领着新郎去上坟,祭奠逝去的长辈。祈祷他们护佑子孙,平平安安。千万别在婚娶当天出什么幺蛾子,整出什么怪异事儿来。
娶亲的队伍中,有一个人肯定跟着,那就是媒人。有他跟着,到了新娘那边也好跟女方父母交流,解决一些特殊状况。要不然,只打发一伙年青人,去了以后,嘴上没毛,说话不大注意,容易把事情搞僵,无回旋余地。就曾因娘家临时增加了新的条件,而直接导致了不愉快现象的发生。
队伍里还会专门安排一个负责响炮的人。启程时,路过中间的村子时,到了女方村口时,都要放炮奏乐。进了家门后,稍事休息,要放“上头炮”,然后奏乐。等女方妆扮完毕,(后来已不盖红盖头了),拜别长辈,再放炮奏乐,新娘出街门骑马(或坐自行车)返回。
在离开时,拉马的人要牵着马,向前一步,再退后一步,如此反复三次。表示新娘感恩父母养育之恩,不忍离开之意。
在此之前,娘家人已把村里路旁的石碾石磨或井口,用红纸布料等遮盖住了,以免青龙、白虎及其他污秽之物冲撞了喜庆之气。
在返回的路上,又多了两个抬嫁妆的人。他俩是跟娘家关系比较亲近的左邻右舍或亲戚。他们用长扁担抬着一个衣箱。上面放着一副铺盖(被褥),箱子里是嫁妆。这两个人,咱们当地叫做“灰八的”(抬嫁妆的)。到了婆家后,还会得到赏赐——两块钱。现在听起来,好像少得可怜。这要在当时可不算少。因为有好些生产队,一天的工分值才三两毛钱呢!
说到箱子和铺盖,还要补充一句。有的确实是娘家的陪嫁。有的却是婆家的东西,被娘家用来装璜门面的。
如果在婆家和娘家两村之间的村子里,还有着近(关系亲近)亲戚的话,还会安排“下马饭”的仪式。就是在娶亲队伍返回途中路过那个村子时,队伍就停下来。亲戚就用条盘端出一碗煮熟的白面面条(有菜),碗上放一双筷子。新娘接过碗,象征性地搅几下,意思意思就行了。说是“下马饭”,其实新娘并不下马。
早些年,我们这边根本没有新郎背新娘的习俗。那是进入八、九十年代以后,从东乡儿移植过来的。
回到村口时,再燃放大炮火鞭,吹奏音乐。一直到了街门口。
(二)拜堂入洞房
这时,就该着“引亲的”那个人上场了。
新媳妇被人拉着,跟在在街门口迎接的新郎身后,被年轻人、孩子们簇拥着,挤进街门,进了院子里。
院子里的椅子上,长辈在那儿坐着。由总管主持向长辈磕头的仪式。
仪式结束后,新人被领进婚房。新娘则按照阴阳先生批示的喜神所在方向,坐#朝#,坐在炕上。
在媳妇儿进门的同时,还会有专人迅速点亮挂在高处、用玻璃罩围着的“长命灯”。长命灯里装了不少煤油,灯捻尽量小一点,任其自由燃烧,油尽为止。绝对不允许人为中途吹灭。
婚房的墙上,贴着不少纸质画儿。后来又有了伟人的铜板像。一张画儿毛把钱,下面写着几个人的名字,是有好几个人伙送的。铜板像一两块钱,也是由几个关系较好的朋友集体赠送的。
“四清”运动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前,墙上还会贴“和合二神仙”“天仙送子”之类的画儿;之后呢,就看不到了。
【附带说说礼房的事。礼房里有两个人。一人负责执笔,在用红纸做成的礼簿上写上名字、钱数和礼物名称。另一人负责收钱收物。那时礼金都不多。普通亲戚都是一、两块。邻家根据关系的亲疏,五毛的,一块两块的不等。重量级的亲戚,如舅舅姑姑姨姨姐姐妹妹之类的,或五块钱,或七尺布(算一条裤子),最大的礼品,那就是一块被面,有布料的,也有绸缎的。】
(三)中午待客
中午待客,也是有讲究的。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被安排到相应的席次中。
1、普通席
普通席,安排的是邻居和一般亲戚。
那时没有大圆桌。院子里,摆放着若干张小炕桌。周围摆放小马扎,或用砖头石块架起来木板来当座位。一张炕桌安排五六个人。如小炕桌不够的话,就把其他木板架起来当桌子用,解决应急之需。
普通席不动酒。那时的饭菜也很简单。一个八寸盘揽盘菜:底下是胡萝卜、山药蛋(土豆)和茴子白炒的“杂菜”,上面盖了半碗由粉条、豆腐、海带和几片肉组成的“脑菜”。在吃饭中间,还会给再加一小碗。面食通常是黄米糕和馒头,有的人家也会安排上黄蒸。
人们大多喜欢吃黄蒸,不愿意吃馒头。这是因为,黄蒸是用软米面跟玉米面和起来,里面再包上小豆,挺有“筋骨”(有嚼头)的,黄兰兰(金黄色)的外皮也挺勾人食欲的。那时的馒头嘛,外皮是由白面和白玉米面结合而成的,比例大概是1:2甚至1:3,一吃到嘴里,就粘在上腭上不下来,难吃得很!
2、贵宾席
贵宾席是用来招待送客的。送客通常是两个人——舅舅和叔叔(大爷)。没有亲舅舅,就用堂舅舅充任,代表新郎母系亲戚。叔叔大爷,代表新娘父系一脉。
送客方的舅舅,除随礼之外,还要蒸“长命饭”,类似喜馍,层层叠叠,上面还画着红颜色的道道,寓含着祝福新婚夫妇“红红火火”“长命富贵”之意!
送客随迎亲队伍临出门时,女方父母还会交给他们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红枣、花生、核桃(代替桂圆)和瓜子(代替莲子)四样干果。送客在散席后临走时,就把这个袋子交给引亲的人,让新人在晚上分着吃,寓意是“枣(早)生贵子”。
早些时候,送客是两位。到后来又演变四位,再到后来,就越多了。送客席与大众席不同之处,就是能见到酒,可称为酒席,有酒壶也有酒樽。说是有酒,也不是管足管够,也不是整整一瓶。那时卖的散白酒,一块钱一斤,桌上仅仅提供一、两锡壶(每壶三两左右)而已。
陪送客吃饭的,是男方的叔叔、舅舅之类的长辈,与女方送客身份对等,以示尊重之意。
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安排两个铜火锅。送客席与新人席各一个。
那时的火锅,听起来待遇挺高级的,其实内容比揽盘菜也好不了多少。底层也是杂菜填充,表面有几块豆腐,几根粉条海带,几片薄肉片儿。那可谓真正的“表里不一”!
在开席时,音乐团还要卖力地吹奏一番。那叫做“吹饭”。“送客”也要让吹一回,以示“排场大样(大方、大气)”!吹完后,送客要“赏赐”两块钱。
3、婚房(新人)席
婚房席,安排的除了两位新人之外,还有那位“引亲的”,还有几位新郎的发小。这几位发小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专门插科打诨,烘托喜庆气氛。
婚房席,除了火锅和其他面食外,还有专门为新人蒸的“马马兔兔”。新郎吃马马,新娘吃兔兔。欢马马,跳兔兔,意味着家庭兴旺发达。新人都是象征性的咬几口,应付一下,剩下的下一顿蒸热再接着吃。
喝交杯酒,是一对新人绝对绕不过去的节目。喝交杯酒,过去称为行合卺礼。喝了交杯酒,意味着婚后夫妻也会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卺,俗称苦葫芦。其味苦,不可食。合卺,是将一只苦葫芦破为两半,在葫芦中盛上酒,新郎新娘各饮一卺。象征由婚礼把两人连成一体。先一分为二,后合二为一。
酒是最能助兴的东西。一伙年青人,借着酒兴,成双捉对,划拳行令。“六六顺”啊,“哥俩好“啊,“三桃园”啊,“全来到”……两只手互不相让,口诀声震耳欲聋;直喝得面红耳赤,飘飘欲仙;直喝得舌根缩短、满脸放光……
给发小们点香烟、倒酒、敬酒……新娘如同乖巧的小丫环一般,服从发小们的指令,殷勤地服侍着这伙惹不起的“混世魔王”……
八、闹洞房(乱媳妇)
听老年人讲,以前的入洞房是在黄昏时进行的。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习俗早就与以前不同了。我们这边是新媳妇迎娶回来,午饭才开桌呢!原来的入洞房活动,早就被“乱媳妇”活动取代了。
其实,乱媳妇活动在开席前就已经进行了,只是因为开席而中断了。午饭后,正儿八经的乱媳妇活动就逐渐进入了高潮阶段。
(一)参与的人员
新郎的发小嘛,自然而然是乱媳妇的主力军。这些人,也是“驴啃脖子——工变工”。已婚者,礼尚往来!未婚的,虚心求学!
其他后生们,谁也不肯轻易放弃这难得的机遇。至于那些十几岁的毛孩孩们,也许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吧,除了上课以外,一有时间就跑去凑热闹。
有句老话,叫做“三天没大小”。意思是说,在三天之内,人们可以不受辈分的限制,参与到乱媳妇活动中来。但有些长辈或身份敏感的人,如新郎的哥哥之类的,尽力忍受了内心的煎熬,还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有羡慕和遗憾的份儿。
(二)主要的活动形式
早些年,农村还没有电视。电影嘛,也是好长时间才能看一次。村子里平时的娱乐活动,就是听人们捣古儿(讲故事)、唱有荤有素的开花调,看人们嚷(吵)架骂街……与那些活动比起来,乱媳妇就足可称之为人们的“娱乐大餐”了!
乱媳妇,究竟有哪些活动?为何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婺?我们这一带,那时的乱媳妇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种:
1、啃果子
有个人用一根粗线,把较小的果品拴住吊起来,其他的人控制住两位新人,让他们同时去啃。因果子小,两个都去啃,就相当于接吻了!待新人将要啃到时,这个人就再变换位置……如新人不配合,就会挠新人的胳肢窝,让新人痒得受不了……
2、筛糠
几个人都站在炕上,分别抓住新媳妇的四肢,向一个方向摆动。再让一个人在旁边,新媳妇摆动回来时,他就用身体猛地碰撞一下。这些动作,因为类似于在碾磨上,碾碎粮食箩面时,箩在箩床上磕碰的动作,故戏称之为“筛糠”。
3、摸圪枣(跳蚤)
这项活动,是乱媳妇的人抓一把糜子或黍子(特别光滑),从上衣的领口或后项处放进女子贴身的衣服里,然后用手用她身上往出摸糜黍。
4、驮山、脱裤子
驮山是把新娘脸朝上按到炕上,把新郎脸朝下按到新娘身上。新郎背上还要压上几个人……
脱裤子就不用我解释,从字面上也知道是在做什么。连同上面的摸圪枣,驮山,很粗俗!
5、烟熏
还有些乱媳妇的做法,极具危险性。如烟熏。人们把两位新人锁在婚房里,再用两片瓦扣好,里面放上柴草、辣椒和旧棉絮,用火引燃后产生浓烟,再将夹着的两片瓦对准“猫道”(在窗子底层,为猫进出方便而留下的通道,那一格窗纸底部没糊死),用笤帚或硬纸板用力向里面扇……直弄得家里烟雾弥漫,熏得一对新人咳嗽不已……
还听说过,有一个村,几个年青人,把小两口都按进衣箱里,扣上盖子。然后在箱盖上玩朴克……等他们玩了一会儿,再打开箱子时,一对新人已经窒息而亡了……
那时候,面对后生们乱媳妇过程中比较粗鲁的举动,东家一般是不能出面干涉、阻止的。否则,就会被冠以“小肚鸡肠”“人事不对”(人品有问题)等指责。
早些年的乱媳妇,很粗俗,是一种极其不文明的恶习。新人们不仅身体受到伤害,人格也遭受了凌辱,以至于在若干年后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呢!
九、听窗的
到了晚上,东家的街门是不会关上的,是为“听窗的”人留着的。这项活动,是咱们的老祖宗,为了后世人丁兴旺而用心良苦的一种安排,也是婚娶当天的最后一道程序。
参与听窗者,主要有以下几类人:
(一)新郎的发小;
(二)其他已结婚的年青男女;
(三)接近婚龄的青年男女;
(四)村里的光棍汉。
夜深了,大部分人就回家睡觉去了。“引亲的”领着新娘去“高吉”(厕所)方便后,新人房也关门休息。新沙盆(马桶)耳圈上拴着红布,是由“引亲的”给放在婚房里面的。
这天晚上,新郎新娘是抢着关门而争当家里的“一把手”。
新人房关门熄灯后,因为有“长命灯”的缘故“,家里并不是一团漆黑。还会有昏暗的灯光,从窗纸上映出来。
窗外的那些人,有些是刚才就没真走,有些人是后来才到的。男人居多,有时也有女人。这些人屏声静气,来到窗台前,倾听着屋里头的动静,捕捉着各种信息……这些内容,以后都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笑料!
有的时候,某某人发现有下辈人也在现场参与活动,自己觉得很尴尬,就“退出江湖”了!啥时候也有特殊状况存在。也有的一些男女,平时就“郎有情妾有意”的,“听窗的”活动就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听着,听着,就牵着手转往别处去了……
临近子夜时分,家里还会专门安排一桌酒菜,用来犒劳这些听窗的人!同时,也能从这些人口中,筛选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便为了传宗接代的千秋大业而制定、实施一些必要的措施……
十、其他
(一)回门
娶亲的第三天是新人回门。新郎拜岳父母。回门的礼物就是馒头。四十个馒头为“一状”,二十个为“半状”。要根据以后所处亲戚有几家,来决定带多少馒头。比方说,有三个哥哥,那就要带四状。新人要给长辈磕头。长辈要给新人赏赐。一般是两块钱。哥嫂们要给“状钱”,也是两块钱。
(二)跑(走)亲戚
在“九天”之内,新人还要去拜访双方的亲戚。舅舅家就不去了。姨姨姑姑叔叔大爷家自不必说,凡是沾边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要上门磕头。亲戚多的人家,每家两块钱,也能收获二十多块哩。
过了大年,这对新人还会如法炮制。上述亲戚,再加上姥爷舅舅,还要招待新人,再付一次磕头钱。
(三)请媳妇
在“九天”之内,村里的本家同门近支和异姓中关系较好的人家,还会请新媳妇去吃饭。
这种习俗究竟起源于哪朝哪代已不得而知。它充分反映了乡民们纯朴的民情风俗,体现了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活动,不仅拉近了街坊邻居之间的关系,还让新媳妇认了门户,拓展了人脉关系。
请的人家,早几天就与新媳妇的婆婆约定好,是哪一天,是早上还是晌午(中午)。到时候他们家里来一个人,把媳妇领过去,吃过饭再送回来。晚上不出去吃。九天里安排不完的,就顺延到过年后的正月里了。到了那时候,请媳妇要请的对象,就是过去一年中村里所有的新媳妇了。
(四)叫九天、叫百天
到了新婚第九天,娘家就来人“叫九天”,把新媳妇领回去了。
等住够了“百天”,新郎再去岳父母家,把新娘领回来。回来时带着给公公婆婆和丈夫做的鞋,婆家还要付出赏钱(根据各家经济条件,赏钱多少不等。少则十元二十元,多则五十、一百元。那时候,买一双球鞋,顶多也就是三至五元)。
(五)谢媒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就酸菜可不能忘了浆水瓮!娶过媳妇还得谢媒人。那时候,谢媒人时,一般是二十个馍馍,七尺布,再加上五盒烟(一盒两毛多)就足够了。
早就想写一下这方面的内容了。半个月前,终于下笔了。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写了又停,停了再写……
半个世纪以前的婚俗,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本人脑子也因脑梗而变得迟钝得很,有许多习俗也记不清了。再加上居住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跟这边的同龄人交流也无济于事。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写出来。以飨读者!
谢谢朋友们关注支持。
欢迎故乡朋友们点评补充。
2022年冬月底于辽宁锦州
作者简介
李子明,丰州镇姜村人,退休教师,文学爱好者。写作不图名扬五湖四海,只为推迟老年痴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