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陪伴中,总会有很多的念头滋扰着我们,担心孩子不好好学习就没有好的未来,担心孩子看平板成绩就会不好,担心孩子不好好吃饭就长不高等等。

但这些是想法还是实际情况呢?好像有时候很难分清楚。

快放寒假了,就以前的经历我得出一个结论:哥哥放假后弟弟肯定也不会去幼儿园了,所以,元旦节后我就自作主张地给弟弟请了假,4号就没送弟弟去幼儿园。

我一方面觉得这样好像不好,一方面有觉得结果肯定是这样的,虽然我给孩子请假在家,但我还是希望孩子能不被哥哥影响坚持去上幼儿园。

因为内心的纠结,4号晚上看到老师发的信息说14号会有一个学习汇报表演,我就告诉了弟弟,问弟弟想不想去跳舞,弟弟说想去。我以为弟弟只是一时兴起想去跳舞,但还是约定晚上要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

第二天就开心地去上学了。我觉得是因为哥哥还没放假的原因。

7号哥哥放假后,周末我又开始担心,弟弟周一会去上学吗?早上看到哥哥还在睡觉会不会也不想起来。我在脑子里又开始出现各种的念头与可能性,遇到不同的情况我要怎么去引导弟弟等等。

周一叫弟弟起床时哥哥也起来了,说送弟弟上校车,弟弟很开心地去学校了。

周二,哥哥起不来,不想送弟弟,我又开始担心了,但后来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弟弟并没有因为哥哥不上学而拒绝起床,也并没有拒绝去幼儿园。我原来想好的各种引导并没有用上。

接下来的几天弟弟也都很开心地去上学了。

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我的担心仅仅是我的担心,这个担心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而已,其实并不存在,我只是用以往的经历来猜测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而已。

我忽略了今天的弟弟已经不是曾经的弟弟了,已经长大了,去年或是上半年的思维方式也有了改变,那时候的反应模式并不能代表现在的反应模式。所以,我的担心其实没有存在,也并没有发生。

曾经过往的经历并不能用于当下,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改变,凡事保持空杯不去判断,好奇地活在当下就好。

自己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是现实还是想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