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下午5点跑到早上9点(滴滴滴滴时刻准备再鸣笛)(1)

滴滴医护保障车队迅速集结,准备出发

滴滴下午5点跑到早上9点(滴滴滴滴时刻准备再鸣笛)(2)

滴滴司机王利为丽岛花园社区提供出行服务

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公共交通停运,城市被紧急按下暂停键。滴滴立即在汉成立一线指挥部,在市交通局的统筹调度下,组建医护保障车队和社区保障车队。

疫情期间,滴滴出行一路与武汉市民温暖相伴、风雨兼程。这群挥洒汗水、忘我奋斗的城市“摆渡人”,用他们的日夜兼程,带给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一次又一次感动。

“封城”期间,不离不弃共同战疫,滴滴推出“司乘必须戴口罩、司机上报体温、车内勤消毒和勤通风”等4项防疫措施,同时免费安装车内防护膜,阻止飞沫传播;今天武汉迎来解封,但滴滴的“防疫卫士”仍没有结束战疫使命,仍在为近万名医务工作者和400余个社区的居民提供免费服务。同时,滴滴正在为复工精心准备,只待政府一声号令,将全力为武汉市民提供安全出行。

抗疫前线的城市“摆渡人”

32岁的王帅是滴滴医护车队的一名司机,妻子曹越在湖北中医院工作。丈夫是白衣战士的“摆渡人”,妻子则奋斗在战“疫”一线,夫妻俩已快4个月没见过孩子。

4月8日武汉解封,王帅期待已久。4岁的儿子一直由在黄石的外公外婆照料,疫情期间,抱着孩子亲一亲都成了奢望。他盼着见到妻子,更想抱抱儿子。

在滴滴医护保障车队,王帅负责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每天工作时长达14个小时,一天要跑500公里。

疫情期间感动的事很多,最难忘的,莫过于收到一位护士写的感谢信。

2月14日,汉口协和医院护士刘珊,来到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协和西院支援。

连上4天白班后,2月18日晩,刘珊第一次在协和西院上夜班。“凌晨接单,司机会准时到吗?会不会取消订单?”刘珊带着疑虑预约了医护保障车,接单司机正是王帅。

凌晨结束工作,出乎意料的是,王帅驾驶的网约车提前到达。为表示感激,刘珊拍下首次乘车的场景,并在朋友圈给王帅点赞。一周后,刘珊下夜班再次用滴滴叫车,发现接单司机又是王帅。回酒店后,刘珊写下一封真挚的“感谢信”。

1月23日,滴滴成立武汉医护保障车队,春节无休随时待命,所有费用由滴滴承担。在武汉,跟王帅一样的医护车队司机共有200多位。疫情期间,他们分布在武汉三镇,负责对接全市16家医院、27个院区,为近万名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出行服务。

这些天,马路上重现车来车往,熟悉的武汉正在慢慢回来。王帅甭提有多高兴,他不想再看到空空荡荡的街头。

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后,他依旧不敢松懈。口罩、防护服穿戴得严严实实,车内加装前后排的防护膜也原封不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按公司要求,他和车队师傅们还要继续接送医务人员,让坚守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安心出行。

为了402个社区的居民出行

武汉“封城”的前一天,王利美滋滋地想象着和妈妈团聚时的喜悦。辛苦忙碌一整年,终于可以回到魂牵梦萦的老家——四川绵竹。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她的美梦。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绵竹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当年王利18岁,她同校同学中的240人,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008年。十年后,王利来到武汉,成了一名专职滴滴司机。今年1月,王利还在倒数着回乡的日子。她没想到,这个春节将留在武汉。

当朋友深夜紧急告知她“封城”消息时,王利不是没有犹豫过。亲历过大地震,王利深知灾难中的痛苦与无助,也感恩于那些为他们提供过帮助的人。

没有多想,王利选择留下,报名加入滴滴社区保障车队,在洪山区丽岛花园社区服务。每天晨出暮归驱车100公里,工作11个小时以上,午饭通常以泡面凑合一下。社区老人多,不少人患有慢性病,带着患慢性病的老人去医院做透析、化疗、拿药,或帮社区运输防护物资、帮居民团购生活物资……成了王利每天的日常。

2月的一天,社区一位老人突发心梗,急需一味中药,老人的家属和志愿者在武汉找了几天都买不到,只有托人在外地买药寄往武汉。在这期间,老人病情突然加重,接连抢救三次。

凌晨4点,在快递中转站第一时间通知王利后,她没有一刻耽搁,迅速起身出门。王利送到药后,老人的家属跟她说:“老爷子差点过去,三点的时候刚经历一次抢救,还好你把药送到了!”

3月18日,王利来到武汉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她要为疫情再多做一份贡献,让武汉更快地好起来。随着武汉的苏醒,她又看到了那个充满人气和活力的城市,“这样的武汉,更让人怀念和珍惜。”

滴滴社区保障司机,在武汉有1000多名。在保障司机自身安全前提下,滴滴出行将社区保障车队交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为402个社区的居民解决紧急出行需求。

稳住不松劲坚守武汉归来

从1月24日深夜开始,滴滴与多家武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取得联系并对接出行需求。滴滴是疫情暴发以来,第一家响应组建医护保障车队的出行平台。

除了武汉,疫情期间,滴滴还在上海、北京等15个城市,组建“医护保障车队”。其间,有近16万名司机自愿报名加入,总计服务37987名医务工作者,行驶总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为保障市民和医护人员安全出行,滴滴推出了哪些防疫举措?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滴滴推出“司乘必须戴口罩、司机上报体温、车内勤消毒和勤通风”等4项防疫标准,并在全国148个城市设置防疫服务站,为坚守在服务一线的司机师傅们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帮助大家为车辆消毒。后来,还在车内加装前后排防护膜,防止飞沫传播。

“每一份爱心都记录在册,衷心感谢滴滴为我院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乘车服务。”这是3月22日,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感谢信。疫情期间,滴滴收到大量各地医院和主管部门发来的感谢信。一次次的感谢和肯定,激励着司机师傅们继续勇敢前行。

此外,为协助基层公安民警做好防护措施,滴滴免费为全国警车安装隔离防护膜,已为武汉、合肥等28个城市1000多辆警车免费安装。3月28日起,硚口交警携手滴滴开展疫情防护结合交通安全知识视频教育,以线上的形式组织滴滴司机学习,对驾驶员进行“无接触”安全培训,助力大武汉重启。

4月8日,随着防控形势好转,武汉解封,但不意味着防控工作的放松。王利也明白这一点,戴口罩已成为她的习惯。尽管她想回趟老家看望妈妈,但只要武汉还需要她和滴滴社区保障车司机,她就会一直坚持到底。

“正式复工前,公司会安排核酸检测。这是对家人负责,也是对乘客负责。”王帅说,现在他们还没有完成抗疫使命,要稳住不松劲,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到武汉归来的那一天!

(楚天都市报记者 石倩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宋枕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