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自汗怎么治疗(自汗盗汗吃饭就出汗)(1)

我昨天遇到一位患者朋友,她长期手心脚心流汗,经常能看见手心里有汗珠,但是手脚却是冰凉的。我看了一下,她舌苔薄白,脉沉缓。平时月经量多,里面有血块。我试着在她的神门、太溪各扎了一针,并在神门穴加了个温针灸。当时她就感觉到有明显的针感传到手指、脚趾。刚刚她来告诉我说今天没怎么出汗了。

其实,手脚心出汗是属于中医汗症中局部汗出的一种情况,当然,正常人如果因为紧张、激动等原因,也会导致手脚心出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处理,但是像这位患者朋友这种大量的汗出的,则多属于阳气不足引起的“自汗”症状,手心出汗多是手厥阴经郁热熏蒸的表现,脚心出汗一般是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的病变,背部出汗多是太阳经的病变。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阳气主要由心肾所主,“心主血脉运行”“肾主化气行水”,如果心肾阳虚,就会“阳气偏虚,则津液发泄”,从而出现汗出的症状。

体虚自汗怎么治疗(自汗盗汗吃饭就出汗)(2)

大家经常听说“血汗”这个词,其实中医一直认为“血汗同源”,所以人体的汗液也和血一样为心之所属。所以如果临床上遇到汗的异常排出,首先就要考虑选取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中医将汗症分为自汗、盗汗、局部出汗等多个证型。盗汗就是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中医认为是由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多是阴虚的表现,治疗时经常取阴郄配复溜。自汗就是人醒着的时候,每当急躁、运动、吃饭、喝热茶等情况时容易出汗,中医认为多是营卫不和、卫表不固所致,多是气虚的表现,治疗时经常阴郄配后溪,这是因为太阳经、督脉主“开”,能控制汗液的排出。然后再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不同的症状,配伍不同脏腑的原穴。

体虚自汗怎么治疗(自汗盗汗吃饭就出汗)(3)

如果是阳虚自汗,我们可以加艾灸大椎来固表,如果是大汗淋漓,相当于中医所说的“绝汗”或“脱汗”,即阳气外亡,津随阳脱,这时候,应该艾灸神阙、气海。如果外感发热而没有流汗,相当于《伤寒论》中的太阳实证,这时候可以取太阴经穴经渠、大都等来帮助太阳宣发卫气,再加上与手太阴相表里的手阳明经原穴合谷。合谷与大椎配伍,能够达到解表的目的。

所以我们要根据出汗的性质、部位及其他症状相结合,来判断到底是哪条经脉或哪个脏腑的原因,选取相关的穴位来治疗,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