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是不是名胜区(天安门得名趣谈)(1)

天安门早先叫“承天门”,是明、清两代的皇城正门。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命苏州人士蒯祥设计,共用四年时间工。只是由原来的东西宽5间、南北进深3间,扩大为宽9间、进深5间,形制上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承天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是当时北京城里最大、最高的一座门楼。本次重修,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天顺元年七月初八,明天顺元年(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到成化元年修复,崇祯十七年(164年)重建,即今日之城楼模样。清初的顺治皇帝下令 “承天门” 改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是不是名胜区(天安门得名趣谈)(2)

天安门取意于“受令天平安吉祥”一说。这生的“发”字作太平天下之意外,据说主要是为了,不再遭火灾雷击的意思,这不仅可以从城楼名字的意思中看出,另外从天安门与承天门的设计构成也有“消防安全”之意。十分突出的一点是在天安门前开凿了一条五百尺长、十八公尺宽的玉带河。

天安门是不是名胜区(天安门得名趣谈)(3)

我们如仔细观察天安门,不难看到许多龙的形象:龙固然足封建帝王的象征,但也有治水防火之意。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上安装了避雷针,并在城楼内配备了特殊消防器材,使这天安门更加名副其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