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1)

课程提示

1.课程类型 线条与色彩的练习

2.参考课时 90分钟

3.工具材料 素描纸、记号笔、水彩笔、水粉颜料

课程拓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今天跟随着老师的步伐,一起走进竹林,来看一看这坚韧挺拔的竹子吧!

竹子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们的身高是普通树的几倍。走进观察,你会发现它的杆是一节一节的,笔直向上,也正因如此,竹子又被赋予了节节高升、刚直不阿的的寓意;竹子的叶子也很特别,薄薄的叶片细细长长,青绿色的叶片上有着丝丝细小的叶脉。粗的干、细的叶,在风的拂动下绰约有姿、劲健飘逸。

雪中的竹子,有着别样的魅力。自古以来,竹与松、梅并成为“岁寒三友”,它终其一生都是青翠繁盛,即使到萧索寂寥的冬天,依然寒风中傲然挺立,积雪将它压弯了腰,只需趁着风抖抖身子,又是傲然挺立。积雪纷纷扬扬地飘落而下,堆积在竹竿、竹叶上,白的雪、绿的叶,充满着鲜明的色彩对比,亭亭玉立的竹子在白雪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新雅致,时而三两只过冬的小鸟在竹林中穿梭,为冬天带来无限生机。

竹子也是淳朴的代表,它不开花,清淡高雅,一身翠绿,素面朝天,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的根牢牢地扎进地下,向着阳光的地方生长,在逆境中也能顽强生存,拼搏出一片天地。许多非常有声望的文人墨客都曾为竹子题诗作画,元朝柯九思的《清閟阁墨竹图》、明代孙克弘的《殊竹图》、北宋文同的《墨竹图》......竹文化留下的美学意象,影响着后世的人,一代又一代。

情景描述

许多植物在冬天都会进入睡眠,只有竹子依然在雪中傲然挺立,它不惧严寒,挺拔苍劲,风雪使它的叶子绿得越发苍翠。瞧!过冬的小鸟都被此番景象迷住了呢!纷纷飞进竹林中嬉戏。翠绿的竹林、灵动的飞鸟、雪白的冬雪真是一幅美妙的画面啊!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竹子的图片素材,抓住竹子的特点,运用线条与色彩来表现竹子的美感。

小朋友在绘画竹子之前,欣赏竹子的相关图片,感受竹子竿与叶的特征和造型特点。竹叶细长,竹竿分为一节一节的,呈翠绿色。在绘画时,运用清晰的线条表现出竹竿和竹叶,注意画面构图的美感,并学习通过线条的排列表现竹叶的叶脉,结合统一和谐的色彩展现冬日翠竹的优雅姿态。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2)

2.运用水粉颜料的点缀表现冬日积雪,并通过小鸟的点缀使画面动静结合,富有诗情画意。

在积雪的衬托下,竹子的色彩更加鲜明,也更显坚韧不拔,苍翠飘逸。在绘画中,可以通过白色水粉颜料局部点缀,巧妙地体现了积雪堆积在竹叶、竹竿上的特点,使画面色彩更加鲜明;还可以在画面中添加一两只过冬的小鸟,从此动静的对比,使作品更加富有美感。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3)

绘画教程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4)

参考图片素材展开创作

用记号笔在圆形素描纸上画出竹竿和竹叶

注意画面的构图美感和遮挡关系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5)

在竹叶的形状内运用较细的线条

细心地排列出竹叶的叶脉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6)

丰富和调整画面的线条

使线条富有疏密、繁简的对比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7)

绘画出画面中飞翔的小鸟

并对小鸟进行细节的刻画和塑造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8)

丰富和调整画面的细节和整体

使作品更加完整、美观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9)

运用水彩笔为画面进行涂色

注意小鸟与竹子之间的色彩对比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10)

准备白色的水粉颜料

用水粉笔在叶上点出洒落的积雪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11)

还可以通过水粉敲打喷溅的方式

体现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12)

最后丰富和完善作品,完成创作

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自然美学课程雪中翠竹)(13)

课后点评

在今天的美术课程中,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表现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雪中翠竹,锻炼了小朋友们造型和组织线条的能力,以及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