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南美纪行之一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此时的南美大陆,正是春意盎然、鲜花盛开的春季 我飞越两万多公里,来到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启了浪漫之都的神奇之旅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的尽头有什么 世界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的尽头有什么 世界之

世界的尽头有什么 世界之

一一南美纪行之一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此时的南美大陆,正是春意盎然、鲜花盛开的春季。 我飞越两万多公里,来到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启了浪漫之都的神奇之旅。

阿根廷 别为我哭泣

每逢世界级的足球比赛,只要阿根廷队失利,现场总会响起那首熟悉的好莱坞金曲一一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 ‘nt cry for me Argentina ),这是一首纪念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贝隆的歌曲,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艾薇塔·贝隆(1919年一1952年),从交际花到总统夫人,她33岁短暂的一生,记录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和大起大落,她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玄秘的故事,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她曾哀叹道:永远也不会被理解。其实阿根廷人民还是十分缅怀她的伟大功绩。 当我再次听到麦当娜倾情演唱的这首歌曲时,那哀怨、雄浑、悲壮的曲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由衷地为阿根廷感到自豪。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春天,美的让人哭泣,蓝紫色的蓝花楹,是布市的“造梦树”。 每到十月份,遍植于首都主干道两旁的一万多株蓝花楹,都会不约而同地竞相开放,彷佛一夜之间,布宜诺斯艾利斯街道两旁都开满了蓝紫色的鲜花。

此时,漫步在帕勒莫区的大街上,温暖的春风,吹拂着芬芳的花瓣,飘来阵阵清香,蓝紫色的花瓣雨,轻柔地飘落在行人的头上,在这朦胧婆娑、如梦如幻的美景里,再焦虑的心情,也会为之宁静下来。

一眼望去,中央公园里一棵高大挺拔的蓝花楹下,一群快乐的少年,正围坐在一位留着长发的中年吉他手旁,他痴情忘我地弹唱着:“我多么希望你多停留片刻,每一朵蓝紫花飘零,都是我心中的忧伤,假如有一天,我在春天里逝去,请把我葬在蓝色的花瓣雨中⋯”。这是多么美仑美奂的意境啊!

其实,蓝花楹在爱情的花语中,是绝望的等待。但是,骄傲的蓝花楹,它高高地挺立在枝头上,并不渴求他人的垂怜,因此,它又有着虽败犹荣的含义。

阿根廷的探戈舞、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举世闻名。接待我的福建南美同乡会的朋友,盛情邀我观赏一场正宗的阿根廷探戈舞表演。 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起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它不像国标舞中的探戈,两个舞伴的身体是并行直立的,几乎是贴在一起,并且快速地旋转踢腿。要想跳得好并不容易。阿根廷人对探戈的态度,有点像中国人对京剧一样,年纪大的人十分喜爱,而年轻人却是敬而远之。 舞台下,我们边吃着烤牛肉,边欣赏着激情四射的探戈舞,那令人眼花缭乱、热血沸腾的舞姿,至今仍久久难以忘怀。

世界之尽头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往南飞往火地岛的首府乌斯怀亚,距离有3200公里之遥,相当于从广州到哈尔滨的距离。 火地岛,主岛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加上附近的数百个小岛,总面积为7.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之外最南端的陆地,也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岛屿。 火地岛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大陆相望,北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大陆毗邻,是智利和阿根廷两国最南端的领土,约三分之二属于智利、三分之一属于阿根廷,它的最南点就是与非洲大陆的好望角齐名的“合恩角”。

乌斯怀亚小镇坐落于火地岛的最南端,应该是世界上最南部的人类居住城市,狭长的南美大陆,向南延伸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因此,这里又被称作“世界的尽头”。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到南极大陆,距离仅800公里,坐轮船一、两天时间,便可抵达南极洲。

乌斯怀亚依山面海,整个小镇是建在山坡上,因此,地势有些倾斜,一条条长长的坡道,将小镇分割成方块形状,所有的道路都是通往港口码头的。 青葱翠绿的山坡上,多彩多姿的小木屋象童话般的展现在眼前,坡上开满了名叫“奇比诺”的小花,有红色、紫色和鹅黄色的,姹紫嫣红、色彩斑斓。街道两旁既有现代化建筑,也有镀锌铁皮盖顶的简易房屋,房前窗下盛开的鲜花,在风中摇曳。

远处安第斯山脉白雪皑皑的山峰巍然耸立,让人恍惚嗅到了南极的气息。 市区圣马丁大道是乌斯怀亚最热闹的商业街,这里并没有像国内一线城市那样的豪华商场,只有一家挨着一家,十分精致的小商店,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只是价格不菲。 早就听说乌斯怀亚盛产蜘蛛蟹,这种全身都长満刺的硕大螃蟹,形象有些吓人,但肉质十分可口美味。同行的陈兄是位美食家,花100美元,请我们饕餮大餐。

近几年,来此游玩和从这里前往南极旅游的旅客逐年增多,到旅游旺季时,每年会有六、七万游客到此一游。 “乌斯怀亚”在印第安语里是“观赏落日的海湾”之意。 黄昏时刻,我登上高高的山岗,眺望在万丈霞光映照下的海湾,落日的余晖铺洒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云蒸霞蔚,水天一色,成群结队的海鸥,在夕阳下翩翩起舞,时而翱翔天空,时而盘旋在海面上,真是“落霞与海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

冰川小镇 卡拉法特

从乌斯怀亚向西北方向飞行一个多小时,便可抵达智利与阿根廷交界处的边境小城一一卡拉法特。 卡拉法特小镇,是著名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的小城市,它位于阿根廷湖畔,周围群山环抱。1945年,阿根廷建成冰川国家公园后,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昔日这个默默无名的小镇便热闹起来。这里是去莫雷诺冰川的必经之路和落脚点。值得一提的是这块弹丸之地,竟然产生了两位阿根廷总统。

从小镇到莫雷诺冰川,约80公里距离,汽车是沿着阿根廷湖畔的15号公路前行的,阿根廷湖,是阿根廷第一大湖,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也是南美洲著名的冰川湖泊,道路两旁,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边是翠绿泛蓝的湖水,湖岸上生长着一排排高大的针叶松、山毛榉,远处耸立的雪峰倒映在蓝宝石一般的湖面,景色十分怡人。

阿根廷湖以她宽阔的胸怀,接纳着来自巴塔哥尼亚冰原上的47条冰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莫雷诺冰川,它大约形成于20万年前,属于年轻的一代,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在仍然“活着”的冰川。 当汽车在山坡上转过一个大弯时,远处就隐约传来了阵阵的轰鸣声,由远及近,轰鸣声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巨大的莫雷诺冰川就突兀在视线中,它有4公里宽,60多米高,昂首挺立地从宽阔的两山之间伸出,一直延伸到湖中,直逼对岸的半岛,似乎要将阿根廷湖劈成两半。 我曾去过世界上许多冰川,它们大都处于停滞状态,而年轻的莫雷诺冰川却顽强地“活着”,而且每天都在向前推进30厘米,由于冰川的冰舌推进到湖面的常温地带,冰川的融化因地球变暖而更为加速,使其不断崩塌。

我站在观赏冰川的栈道上眺望,冰川的前沿是一块晶莹剔透、错落有致,有如鬼斧神工凿过的巨大冰墙,由于冰川的一半在水面,另一半在水下,阻力不同,前进的速度也不一样,水面上的冰川运动快了,就会轰然挤压,势如破竹地崩裂下来,冰块落入水中,形成巨大的轰鸣声。

我迫不及待地登上游船,想抵近冰川之下,看个究竟。当游船驶近冰川下时,游船小心翼翼地停机,静静地飘浮在湖面上,此时,人们屏住呼吸,紧张而又兴奋地盯着巨大的冰墙,祈祷自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剥落的冰块落入水中。过了几分钟,一阵低沉的雷声,从冰川方向滚滚而来,势如雷霆万钧,又如万马奔腾,引起了人们阵阵欢呼声。可是冰墙上仍无动静,原来是不断运动的冰川内部在撕裂崩碎和不断摩擦发出的声音。

临近午时,气温不断升高,此时,冰墙上不断有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冰块轰然崩塌,纷纷掉落水中,激起了一阵阵的浪花。 游船返港时,我回首凝望湖上那透着蓝色幽光的高大冰墙,人们在它的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我暗自庆幸自己,能置身于内,亲眼目睹了天下如此壮丽的奇观。

刘义萍写于旅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