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上海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上海智慧教育赋能)(1)

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内的智能机器人,基于不同学生的错题信息,依托系统配题,生成学生个性化专属作业本。图为学生正在打印个性化作业本。 何思哲 摄

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的校园内,有两个萌萌的新朋友深受同学们喜爱,他们就是智慧作业机器人和智能学习舱。

校长黄超群介绍,智慧作业机器人可辅助教师布置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学生可以通过机器人打印自己的专属作业,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练习。作业完成后,学生扫描上传,教师即可在后台查看批改。

上海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上海智慧教育赋能)(2)

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借助智能学习舱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空间。图为学生正在学习舱内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答疑。 何思哲 摄

在“双减”课后服务在校时段,学有余力或是需寻求帮助的同学,可以在独立的智能学习舱完成自主学习。基于学情诊断和精准把握,学习舱内的模块可以为学生推送个性错题集、举一反三拓展练习等学习资源。

12月13日,上海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赋能“双减”新闻通气会在闵行区教育学院举行,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的上述场景正是上海智慧教育赋能“双减”的日常之一。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则利用体质健康数据、绿色指标数据、质量监测数据等,整理出各年级体育“学困生”和“临界生”,通过与华东师大体健学院联动创设的体适能社团训练,提升这个群体学生的体质健康。

上海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上海智慧教育赋能)(3)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二年级学生和家长依托信息化平台可以便捷自主选择校内课后服务课程。 闵行区教育局 供图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指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数字化赋能“双减”的全过程,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以数字化推进“五育”融合;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全面优化和提升对各类群体的教育供给服务水平,将数字化真正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陈悦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