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调音师》

一部结局N次反转的

悬疑片

一部配乐极其优美的

音乐片

一部甚至还有些欢快搞笑的

爱情片

影片名称:调音师

调音师结局你看懂了吗(浅度解析调音师的结局)(1)

上映时间:2019年4月3日

导演:拉格万

片长:139分钟

推荐指数:★★★★★

印度电影《调音师》改编自2010年法国的高分同名短片——当然《调音师》在豆瓣也得到了8.3的高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它虽然是一部剧情跌宕的悬疑片,但不同于以往我们印象中那些优秀的悬疑电影,它的色彩和故事都要明亮和轻松许多,甚至于看过前1/3之后,你会误以为这是一部搞笑的爱情电影。

更加令人着迷的,是片中的音乐。随着剧情流淌在整部电影中的古典乐,同样会让人有种在看《爱乐之城》这类音乐歌舞片的错觉。

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电影里的音乐。

夸赞的话就说到这吧,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的,还是一部悬疑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剧情上的铺垫与反转,还有一些可能有些难懂的“疑点”。

完全算不上解析,与大家一起交流。

剧透高能预警


后文人物的代称

Akash:男主角

女主:被杀演员的妻子

前女友:与Akash巧遇的前女友

演员大叔:受害者

电影结局的Q&A

1. Akash最后究竟瞎没瞎?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他没有瞎

电影最后的镜头已经交代的再明显不过,他在踩到易拉罐之前就用拐杖把它“踢”开了——这只可能是正常视力的人才能做到的。

2. Akash没瞎,他的角膜是哪里来的?

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探究的其实应该是另一个问题:

3.Akash最后在咖啡馆与前女友的对话,说的究竟真话还是假话?

个人观点:绝对的假话。

首先,他是没瞎的,那么他就一定是接受了角膜移植的手术。

那么问题来了——角膜移植手术的钱从哪来?

第一种情况:

他在死里逃生之后,在印度兜兜转转,靠着给人上课等手段谋生、攒钱,攒够了100万做了手术、来到了伦敦。

其实看过电影之后,大家都应该知道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在影片开始,Akash为了攒20万去英国参加比赛都已经很吃力了,何况是100万的手术费?

其次,角膜配型的手术并不是你有钱就能做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需要有捐赠者,然后与你合适的配型,还需要排队

——这在两年之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么积极向上的可能性,与本片悬疑、人性黑暗的风格完全不符嘛!)

所以,他的角膜移植一定是在黑市做的。

这样的话,角膜的来源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黑市的角膜来源......一切皆有可能,就不多说了,可能是女主角的,也可能是路人的。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一定要有大量的现金

那么下个问题:

4.现金是哪来的?

只可能是把女主的肝脏卖给中东富商后得来的。

我们回到第三个“真话Or假话”的问题,从逻辑上来说,也可以推断出Akash说的是假话。

他在女主开车回头撞他的时候,他是瞎的,他不可能知道女主开车撞他、结果被一只惊吓的兔子撞在挡风玻璃导致翻车身亡的事儿——我更相信这里的故事,是从他的兔头拐杖上得来的灵感现编的。

而且女招待在问他“这是不是你的拐杖?”时,他摸都没摸,直接回答“是的”。

5. 所以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这里有一个前提:整部电影用镜头展示给观众看的部分,是客观的事实;

最后在咖啡馆与前女友的谈话,是Akash主观的陈述。

基于此,我认为事实远没有像Akash所讲述的那么曲折和反转:

他与医生平平安安、也快快乐乐地把女主送到机场,领完了钱之后两个人就各奔东西。

Akash用钱在黑市做了角膜移植(或者是直接用了女主的角膜),恢复了光明之后来到伦敦,继续他作为艺术家“装成瞎子找灵感”的“行为艺术”。

Akash最后与前女友的对话,目的仅仅是为了美化自己、维护自己无辜的受害者形象,同时也不想让自己的“行为艺术”再被戳穿。

而且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线索容易被观众们忽略:

在影片开头,有一段字幕“What is life? It depends on the liver”,我随便机翻一下:什么是生命?它依靠肝脏。

嗯,我知道我的这段翻译很渣——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影片的末尾,那个曾试图取走Akash肾的医生又对副驾驶的Akash也说了这段话。

这里我觉得可以算是一个双关语:

字面意义上,人生命的维系,是离不开肝脏的;

如果把Life理解成“人生”的话,那么医生和Akash的“人生”都离不开肝脏——这里的“肝脏”,指的就是被绑架走的、即将要卖给中东富商的女主的肝脏。

所以这段话背后的意思就是:医生拿到一笔巨款改变了人生,Akash同样因为这笔钱,也使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正轨、变得“光明”——即“我们的人生,离不开‘她的肝脏’”。

以上是电影结尾、信息量最爆炸的部分的“瞎”解析,看过之后,希望能给各位一点点启发。

电影中间有趣的线索

电影中间部分其实还有许多埋藏的线索、铺垫的情节与对白,细细回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这里就说一些我记得的部分吧。

1. 影片开始不久,自恋的演员大叔看自己曾经演过的作品的视频,念到一则粉丝的留言,说“这条留言来自丹麦”

然后女主接话“哈姆雷特的故事就发生在丹麦吧?”

其实这里的对白有些跳跃,反正提到丹麦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丹麦童话”而不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当然导演的用意也很明显:哈姆雷特的叔叔杀了国王篡位,然后又娶了国王的遗孀——这里与女主的情夫杀死了演员大叔的剧情是吻合的——算是提前的一种暗示吧。

2.电影开头,农夫追猎盲兔的最后画面变黑,背景音是刹车声、车辆的撞击声、女人的尖叫和车辆的爆炸,这里也暗示了Akash所说的,最后女主的遭遇。

3.Akash的黑化

影片的前半段Akash其实一直是一个有点儿胆小怕事、懦弱、一心扑在音乐上的艺术家形象,包括他最后对前女友说的谎言也是极力在维系这个形象。

他内心和形象的转变应该是从医生、三轮车司机、卖大姐合谋,想卖他的肾那一段开始的。

在这三人组中,他最信任和依赖、也相对更有人性的,是那个三轮车司机。

但结果证明,司机虽然有犹豫、对Akash有同情心,在卖肾的金钱利诱面前,还是选择了出卖Akash——我觉得这一点让原本思想单纯的Akash产生了转变,就是“你们都可以去死,我的命、治疗我眼睛的钱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在完全知道新闻和媒体所报道的丢失的1000万是空穴来风——

这里插一句,新闻说的“装在紫色行李箱中的1000万丢失”,Akash亲眼目睹行李箱装的是演员大叔的尸体,所以他知道这个1000万根本不存在,女主和情夫也没有私藏这1000万——但他依然依此利用司机和大姐帮他做事,并且为他俩设计了一个“注定会失败的计划”

他知道警察情夫一定拿不出这1000万,司机和大姐得不到这个钱;

而且他也深知警察一定会带枪去赴约,警察与司机、大姐二人组的战斗实力对比悬殊,至少司机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甚至死亡,这些都是他知道的,但他为了达到自己复仇、消除对自己最大威胁的目的还是让他俩去了

这从他得知司机中枪身亡之后的反映也是看得出来的,没有震惊、没有悲伤,因为他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果——这些对他也都不重要,他把警察困死在电梯里的目的达到了。

从Akash的转变和黑化之后,再去推断他所作所为、他所说的话,这对得出电影的真相的结论是很重要的

另一个结局

那么,是否事情的真相就是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呢?

未必见得,甚至是可以全盘推翻。

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在影片的开头,随着“what is life”的英文出现的,还有Akash 的画外音: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来点儿咖啡?

在这之后,是前文提到的,一个农夫在追猎一只盲兔的电影画面。

在影片中,Akash的标志性问话:Coffee? 出现过许多次,场合和代表的意思,一般是“要不要上来(来我家)坐坐”,在与他人开始聊天之前礼貌性的询问对方“要不要咖啡”——包括电影结尾,前女友问他都经历了什么,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一句“Coffee?”

画外音一般可以看做是演员与观众们的直接对话。

那么,在影片的一开头,Akash标志性地询问观众“Coffee?”,是否可以理解为“观众朋友们,我要给你们讲个故事”。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形成一个有些黑暗的观点、一个完全推翻整部影片故事的念头——在电影开头这句“Coffee?”之后,全部都是Akash对观众们的主观陈述——

即他跟观众讲的一个故事。

简而言之:他不只是骗了他的前女友,他把我们所有人都骗了。

允许我再依此妄加推测这个故事的本来面目:

Akash本就是一个盲人,他用了一系列计谋、手段,得到了一大笔钱,做了角膜移植,期间直接或间接杀害了许多的人——也许女主角、警察情夫这些人都是无辜被他嫁祸的。

同样的套路也曾在经典悬疑电影《穆赫兰道》中使用过,所以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吧!

就像片中说到的《哈姆雷特》,每个观众看完之后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一味地纠结于本就是虚构的电影故事的真相,未免过于可笑了——导演和编剧也许坐在电脑前看着广大网友喋喋不休而偷笑呢。

不过,这也是一部优秀的悬疑电影的魅力:他足够好看,值得让看过的人兴致勃勃地争论下去——就像《盗梦空间》最后不知是否停止的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