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被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评价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以暴制暴才是真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暴制暴才是真理(时代的枷锁金锁记以暴制暴不可取)

以暴制暴才是真理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被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评价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低微却嫁入名门之家的女人曹七巧,她嫁的是姜家瘫痪的二少爷,虽然贵为二少奶奶,还生下了一双儿女,但是全家上下都瞧不起她。

丈夫靠不住,儿女不争气,还要遭受全家上下的冷眼,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的情绪下,使她的心理变得扭曲,性格变得嚣张乖戾。

她婆婆丈夫死后,她分到家产搬出来独立,本来应该过上好日子,可是她带有破坏性的性格早已形成,粗鄙冷酷深入骨髓,总是习惯性的伤害他人,报复这个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

她曾经爱慕的小叔子因为家产上门来哄骗她,她识破了他,崩溃的将他赶出家门,事后她很后悔“隔了十年,人还是那个人呵!就算他是骗她的,迟一点儿发现不好么?即使明知是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跟真的差不多罢?”

在无力对抗其他族人的压力时,她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儿女,自己过的不幸福,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幸福,自己抽大烟,也让儿女染上烟瘾,破坏女儿的婚姻,逼死自己的儿媳,她的生活是悲哀的,她身边的人也生活在凄惨之中。

在人生的最后,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她摸索着腕上的翠玉镯子,徐徐将那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

张爱玲自小熟读《红楼梦》,这篇《金锁记》也是一篇《红楼梦》的缩影,曹七巧也能看出一些夏金桂的影子,如果生活在现代,没准她们还可以成为胆大的女英雄,可是那个时代她们无法发泄,只能套进黄金的枷锁里。

这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她们无力改变,所有的苦涩只能自己吞下去,只是七巧的破坏性太强,强到伤害了自己的一双儿女,扭曲到将自己的下一代也拉入这痛苦的地狱,她的女儿熬到了七巧去世,跟哥哥分了财产,才终于获得了自由。

还好现在生活完全不同了,女性已经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曹七巧伤害儿女让我联想到了校园暴力,很多经受校园暴力的孩子们,也很容易变成施暴的一方,当他们无力还手的时候,会选择将罪恶之手伸向比自己更弱小的一方。

家长要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只有家人的关爱才能使孩子拥有幸福阳光的人生,拥有心理疾病的成人也同样需要家人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如果曹七巧有一个能够关心她开导她的人,也许她可以拥有另一种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