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力

师训君评

各位老师好,不知道您是否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你俩要是再吵吵,我就把你们调开了!”其实,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可能来自我们学生时代的老师,也可能来自我们自己。当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老师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阅读时间:5分钟

当遇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小声嘀咕的时候,老师们可能会非常生气,继而心生挫败感。

针对上课爱接话的学生家长怎么办(学生上课总是交头接耳)(1)

因为学生这个举动不仅影响老师课堂正常授课,而且也“挑战”了老师的权威。同时,有疑问不直接问老师,这体现出了师生关系的疏离,会让老师有点儿“伤心”。

那么,

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01

从自身出发,体察当下情绪,避免口不择言伤害学生自尊。

是我们选择管理情绪,而不是让情绪驾驭我们。

在事情当下,教师的内省是非常重要的。及时体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避免被怒气冲昏了头脑,从而口不择言伤害学生的自尊。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是学生,听到老师当众对自己吼“你俩要是再吵吵,我就把你们调开了!”该有多么伤自尊啊。这是最糟糕的一种做法,语气中所含有的威胁代表着老师在当下不再从容,只剩下恼羞成怒。

情绪管理修炼是一辈子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镇定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可以练习,一步一步地来。

针对上课爱接话的学生家长怎么办(学生上课总是交头接耳)(2)

最简单的做法是首先察觉气愤这一情绪,承认和接纳自己的怒气。其次,分析并找出学生的哪个具体行为激怒了自己。最后,选择坦诚沟通,表达情绪和自己的希望。

在面对学生交头接耳时,建议教师这样沟通:“我观察到刚才有两位同学交头接耳,我感到很生气。因为这让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付出不被尊重,但是我相信你俩没有这个意图。我希望下一次有疑问的时候可以直接问我。”

上述的沟通方式参考了《非暴力沟通》的万能“沟通公式”。如果各位读者有兴趣,可以详细阅读。在此,笔者将非暴力沟通“公式”列在下方,供参考。

沟通公式:

第一步,说事实:描述自己看到、听到的事实

第二步,说感受:说出自己的身体感受、内心感受

第三步,说需求: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第四步,提请求:说出具体的请求,寻求合作

02

仔细观察情况,区分具体的行为,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如果您已经是个情绪管理大师了,能够平静地表达沟通,那么恭喜您,最难的一步已经搞定啦!

保持镇定的情绪,接下来只要在学生下次交头接耳的时候,去仔细听一下他们究竟在说什么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了。

针对上课爱接话的学生家长怎么办(学生上课总是交头接耳)(3)

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真实案例及其解决对策

案例一

A问B:“刚才老师说什么?那个单词我没听清楚。”

解决方案:把词汇写在黑板上,并且在写完之后假装无意地提问学生A,让TA复述一遍。

案例分析:学生A和B的讨论是有关学习的,并不存在不听课的情况。但是,学生A显然有一点跟不上课堂节奏,需要获得老师额外的帮助,以确认知识点的掌握。


案例二

A问B:“这道题我没听懂,你再给我讲一下E选项吧。”

解决方案:在题目讲解完成之后,老师抽查学生掌握情况,暴露知识盲点,查漏补缺。并且鼓励学生举手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进行口头表扬。

案例分析: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不可能水平一致,一定会有学生存疑。因此要加入知识点确认环节,作为例行检查。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夯实所学内容。

03

凡事预则立,提前说规则,掌握主动权。

看到这里,可能有老师产生疑惑:关于学生上课纯聊天怎么办呢?在确认学生在课堂上聊题外话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最简单的座位调换。但是,有个前提——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报复”了

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允许学生自选座位,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但是要记得跟学生说清楚,课堂座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这样一来,主动权从第一次课开始就掌握在老师手里了。

针对上课爱接话的学生家长怎么办(学生上课总是交头接耳)(4)

当学生聊天被“抓到”之后,不要立即点破,而是不动声色地在下一个课堂环节的时候调换座位。例如,可以告诉学生,接下来需要穿黄色衣服的一组,或者抽到1号的为一组。这样既制止了原本学生的交头接耳行为,又给课堂重新注入了活力。

上述内容就是对大量课堂进行观察之后,所归纳总结出来的要点。如果老师们想要在课堂上与学生顺利“过招”,就需要加强意识,不断复盘总结

如果有老师想要看课堂“过招”实例,笔者推荐阅读《熊孩子怎么治?巧用非暴力沟通术,做个坚强好老师!》,其中的案例三尤其值得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