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你最害怕的四种东西,最高投票依次是:蛇、蜘蛛、恐高、密闭空间。

问卷调查中,蜘蛛名列恐惧榜榜眼。对蜘蛛的恐惧与生俱来,我们的祖先与蜘蛛共同生活了6000万年,被蜘蛛伤害过的恐惧植根在本能中遗留给我们。

把蜘蛛的图片给6个月大的婴儿看时,他们的瞳孔明显放大,压力剧增。如果把蜘蛛图片换成同样颜色和大小的花朵图片,婴儿们的压力得到缓解。

世界上共有45700种蜘蛛,除了很少一部分现在演变得无毒了以外,大部分蜘蛛都带毒。蜘蛛最让人恐惧的地方不是它奇怪的八只眼睛八条腿,而是毒液。

被室内蜘蛛咬伤的蜘蛛有哪些(黑寡妇咬人不致命)(1)

毒蜘蛛到底杀了多少人,才会让祖先把恐惧刻入我们的本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上个世纪,被蜘蛛毒死的人一共有100个。百年100人,低于任何意外事故导致的死亡率,包括概率最低的闪电死亡率(仅在美国,平均一年就有50人被闪电击中身亡)。

蜘蛛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世界上最毒的蜘蛛也不过如此。世界最毒蜘蛛排名前三是:悉尼漏斗网蜘蛛,巴西漫游蜘蛛,黑寡妇。我们先从名气最大的黑寡妇说起,略过漫游蜘蛛,最后说最毒的漏斗网蜘蛛。

被误解的黑寡妇

黑寡妇的名称来自于雌性在交配之后会吃掉雄性。个头比雌性小很多的雄性,交配之后根本跑不过比它强大的配偶,只能填入雌性的腹中,化为营养养育下一代。

黑寡妇属有31个物种,个头大小差别很大。它们的脚步走得很远,在世界上除了南极洲外的各地都有分布。黑寡妇属的标志性特征是雌性蜘蛛圆圆的肚皮上有块红色的印记。

被室内蜘蛛咬伤的蜘蛛有哪些(黑寡妇咬人不致命)(2)

上图是北美黑寡妇(Latrodectus hesperus),俗称西方寡妇。这类蜘蛛中的雄性只有5毫米的身长,雌性要大上3倍,有1.5厘米的身长。雄性对人无害,但是雌性就不一样了。雌性黑寡妇有个尺寸异常大的毒腺,分泌的毒素直接攻击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它的毒性强过响尾蛇毒性的15倍。

连配偶都不放过的黑寡妇是不是秒杀人类?

生物学家(David Nelsen和合作者)从野外捉回来43只大个的雌性黑寡妇做实验。

他们用明胶做了几个假手指,用来挑衅蜘蛛。明胶手指挑衅程度分为三级:轻量级、中等级别、严重级。

轻量级:用单个明胶手指戳蜘蛛。戳一下,蜘蛛走开了。蜘蛛不理会手指,没有咬它,也没有弹出蛛丝防御。

中量级:明胶手指每秒钟戳一次蜘蛛,持续一分钟。戳一下也许你是无意的,但是你不停地戳就是蓄意侵犯了。面对侵犯,43只蜘蛛中,有一半的蜘蛛弹出蛛丝对付手指。还有一些蜘蛛干脆缩成一团躺在地上装死。只有一只蜘蛛亮出了牙齿,试图咬伤手指。

严重级:用两只明胶手指捏住蜘蛛10秒钟。全身被制约,蜘蛛开始恐慌了。60%的蜘蛛张嘴咬了手指,平均每只咬人2.7次。但是这次实验中,43只蜘蛛中有的蜘蛛被手指捏死了。也就是说,在快被捏死的情况下,黑寡妇才张嘴咬人。

被室内蜘蛛咬伤的蜘蛛有哪些(黑寡妇咬人不致命)(3)

虽然蜘蛛咬人反击,但每一次咬人时,黑寡妇不一定会释放出它的终极武器--毒液。实验组继续做实验,把明胶手指换成一个开口处封了一层薄膜的小瓶,用小瓶子来挑衅蜘蛛。结果发现,当你捏住蜘蛛腿时,多数情况下它只干咬你,一般不释放毒液。如果放毒,也只放少量的毒液。当你捏住蜘蛛肚皮时,对蜘蛛已经形成严重威胁了。蜘蛛一条腿断了还可以逃跑,肚皮破了就没辙了。这时,蜘蛛咬你时会放出毒液,毒液的量是夹住腿时的2倍。但是,纵然你捏着了蜘蛛的肚皮,它也不会一次性释放出所有的毒液来攻击你。

蜘蛛能准确控制放毒的数量,无论是进攻还是反击,它都不会一次性用尽所有的毒液。毒液是蜘蛛捕获食物的武器,它要精打细算地使用。大个头的蟋蟀给多点儿毒,小个头的果蝇给少一点儿的毒,每一餐饭食都有计划好的毒液用量。如果一次性把毒液用完了,补充毒液需要几周的时间,这也意味着,没有毒液武器的蜘蛛可能会挨饿好几个星期。

你不是蜘蛛的食物,它舍不得把宝贵且限量的毒液浪费在你身上。

在美国,每年有2200起记录在案的黑寡妇咬人事件,但其中的大多数人都不需要去医院。有些咬伤只是干咬,纵然是释放毒液的咬伤也不严重。被咬就医时,给你打的一针抗蛛毒血清剂只是拿来止痛,不是用于救命的。

虽然黑寡妇的毒性强过响尾蛇毒性的15倍,但它的个头太小了,储存毒液有限,不会危及到人的性命。

毒蜘蛛排位第三的黑寡妇头衔远远超过它的恐怖程度,它的名称来自于被吃掉的雄性,而不是黑寡妇咬人后会让人类变成黑寡妇。[头条·法兰西is培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被室内蜘蛛咬伤的蜘蛛有哪些(黑寡妇咬人不致命)(4)

悉尼漏斗网蜘蛛

相比胆小怕人的黑寡妇,毒蜘蛛之首的悉尼漏斗网蜘蛛(Sydney funnel-web)个头更大,也更有攻击性。

悉尼漏斗网蜘蛛在悉尼周围100公里的范围内出没,身体长度为1到5厘米,腿长有6、7厘米。个头雄性比雌性略小一点儿,不过腿更长。跟黑寡妇不同的是,悉尼漏斗网蜘蛛雄性的毒性更强,雄性的毒性是雌性的6倍,咬人致死的悉尼漏斗网蜘蛛全是雄性。

被室内蜘蛛咬伤的蜘蛛有哪些(黑寡妇咬人不致命)(5)

自从研制出悉尼漏斗网蜘蛛的抗蛛毒血清剂后,再也没人在它的口下丧生。最危险的一次是2017年抢救一个10岁的小男孩。男孩被藏在鞋子里的悉尼漏斗网蜘蛛咬伤,一共用了12瓶抗毒血清才把他救回来。

漏斗网蜘蛛被激怒时,会紧紧抓住受害者,多次把尖牙扎进人肉,释放毒液。它的毒液中有种毒素叫阿特拉科毒素(atracotoxin,下称蛛毒阿),是种神经毒素,对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极度有害。但是,这种毒素并不影响其他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

蛛毒阿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多肽是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而成的化合物。蛛毒阿诱导神经元自发、重复地放出电信号,身体会出现呕吐、出汗、流口水、呼吸困难等反应,严重时危机生命。

不过悉尼漏斗网蜘蛛毒液不是只会害人,它也能救命。昆士兰大学的金教授(Glenn King)从蛛毒中提出了一种叫做Hi1a的多肽,这种多肽在治疗中风方面有奇效。

中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我国每年中风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五分之一,目前还没有研究出治疗中风的有效措施。

在中风案例中,脑梗引起的缺血性脑中风超过85%。大脑缺血也意味着缺氧,缺氧会迫使大脑从正常细胞的代谢方式(氧化磷酸化)转变为无氧糖酵解。代谢产物中酸性物质产量增加,细胞外pH值从7.3下降到6.5,激活了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酸敏感离子通道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主要传感器,也是导致神经元受损的关键因素。

简单地说,脑梗时大脑会出现酸中毒,大面积地损伤脑神经。

Hi1a能阻断大脑中的酸敏感离子通道,抑制脑缺血后出现的酸中毒。金教授的实验证实,给脑梗引发中风的实验室白鼠一次性注射小剂量的Hi1a,能减少脑梗面积,保护大脑的神经元。只要在白鼠中风之后的8小时内给药,都能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而且,实验还证实了在白鼠静脉注射Hi1a多肽之后的72小时观察期内,没有发现Hi1a产生的副作用。

中风时,越早治疗恢复越好。如果能研制出在救护车上就能及时给药,还没有副作用的Hi1a,将是中风治疗的重大突破。

被室内蜘蛛咬伤的蜘蛛有哪些(黑寡妇咬人不致命)(6)

最毒蜘蛛说完了,跟我们接触最多的家居蜘蛛更没啥可怕的。其实相比于你怕蜘蛛,蜘蛛更加怕你。

同在一个屋檐下,蜘蛛在离你很远的地方安静地生活。即使你睡着了,蜘蛛也不会跑来跟你亲近。就算你不打呼噜不说梦话不翻身,你的呼吸、心跳、热量已经足以威慑住蜘蛛了。

家居蜘蛛吃各种虫子,而家里的虫子除了蜘蛛之外全是害虫。

能灭害虫,又自带毒液能治病的蜘蛛,没有比它更好的伙伴了。

我们对蜘蛛的恐惧本能远超事实本身。


#奇妙的动物# #这很科学#

参考资料:

1:“Itsy bitsy spider: Fear of spiders and snakes is deeply embedded in us”https://www.mpg.de/11671257/fear-of-spiders-innate

2:D. R. Nelsen, W. Kelln, and W. K. Hayes, “Poke but Don’t Pinch: Risk Assessment and Venom Metering in the Western Black Widow Spider, Latrodectus Hesperus,” Animal Behaviour 89 (2014): 107–114

3:“The Strategic Use of Venom by Spiders”,

https://link.springer.com/referenceworkentry/10.1007/978-94-007-6727-0_13-1

4:https://www.future-science.com/doi/pdf/10.4155/fmc.14.102

5: “Potent neuroprotection after stroke afforded by a double-knot spider-venom peptide that inhibits 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https://espace.library.uq.edu.au/view/UQ:552994

6:Stuber, Marielle & Nentwig, Wolfgang (2016). "How informative are case studies of spider bites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 Toxicon. 114: 40–44.

7:Diaz, J.H. (August 1, 2004).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Syndromic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Spider Bites".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8:图片来自wikipedia

:今天更新用毒高手系列文章,这是第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