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以前在一个小镇上。我妈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好姐妹,上山下乡到了黑龙江建设兵团当知青。在那里遇到了一个上海知青,两个人恋爱了。后来知青返城,我妈的好姐妹就嫁到了上海,一下子从西部小城镇人变成了大上海人,让一众小姐妹羡慕不已。

我妈大半辈子都在小镇上度过,直到后来我结婚生子才把她带到大城市来。她以前对大城市还是非常向往的,说起那个上海的小姐妹,她都是非常羡慕的。

直到有一年,小姐妹回老家探亲,来我们家坐坐,我妈才知道她的小姐妹虽然在上海,但其实过得并不如意。她嫁到上海后,和老公分到街道的工厂工作。90年代下岗潮,他们夫妻俩都下岗了,就一直靠着低保过日子。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小时候因为打青霉素耳朵聋了,变成了残疾人,虽然有政府照顾安排在残疾人企业上班,但收入也很低。他们当时符合条件生二胎,但也不敢生。直到现在他们一家三代人还挤在一个30多平的弄堂里,因为条件差,儿子都30了还找不到媳妇。

这下该我劝我妈了,所以你不要轻易羡慕别人,只盯着别人的好,不知道别人的难处呢。你看你,虽然大半辈子都在小地方,但收入在当地算不错,住着大房子,老了不也到大城市来了么?

不过我又跟我妈探讨,说那个阿姨他们也是不知道转换思路。90年代下岗后才40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是在90年代的上海啊,挣钱的机会不要太多哦。就算没本钱没文化,摆个早餐摊卖早点都能挣。多少外地人在80、90年代去上海,最后挣了钱改变了命运?那些人起点还不如他们呢,起码他们不用租房子!所以啊,只要肯吃苦肯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说白了还是本地人放不下面子吃不了苦,现在老了来难过。

河东是哪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