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直接依据,要注意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实际需要,并着眼于现实及未来社会对公民的客观要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略如下图所示。
下面,我们将就这些基本内容作简要说明。
01
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指导,是指教育者依据现代学习理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学习心理指导是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心理活动的指导,其目的在于通过此种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在上图中,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再展开叙述。应试心理指导的内容颇多,但至少应包括:考前复习心理指导、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指导、应考方法心理指导、考试后归因指导、应试期的身心保健(复习阶段的身心保健、考试时的身心调节和考试后的身心保健)等。02
智力训练
智力训练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来改善智力品质的过程,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的训练。
1.观察力训练。
主要训练项目:①观察的目的性,即观察目的的明确程度;②观察的条理性,即观察进程或步骤的系统程度;③观察的理解性,即观察过程中思维参与程度;④观察的敏锐性,即指观察过程中观察敏锐的程度;⑤观察的复杂性,即指在观察过程中,能否既注意搜索那些预期的事物,也注意观察那些意外的情况;⑥观察的精确性,即指在观察过程中,能否观察得仔细确切、全面客观。
2.注意力训练。
主要训练项目:①注意的广阔性,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清晰地把握客体的数量;②注意的稳定性,是人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个对象或某项活动上的能力;③注意的分配性,指当人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能力;④注意的主动性,系一个人的注意善于从当时不需要的客体或活动转移到需要的客体或活动上的能力;⑤注意的紧张性,是能高度集中自己注意的能力。
3.记忆力训练。
主要训练项目:①记忆的敏捷性,是就记忆的速度而言。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的表现。②记忆的持久性,指记忆的巩固程度。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保留在头脑里,甚至终身不忘,就是记忆持久性的一种表现。③记忆的准确性,为记忆的可靠程度。在回忆或应用知识经验时,既没有歪曲或遗漏,也没有减少或添加,就是记忆准确性的表现。④记忆的备用性,指从记忆仓库中把当时必要的东西提取出来的灵活程度而言。人们记忆的目的在于备而有用、备而能用。在需要时,能及时提取知识加以应用,这是记忆备用性的一种表现。
4.想像力训练。
主要训练项目:①想像的主动性,此就想像的目的性、意识性的程度而言。②想像的丰富性,指想像内容的充实程度。③想像的生动性,系想像表现的活跃、鲜明程度。④想像的现实性,指想像与现实相符合的程度。⑤想像的新颖性,为想像所构造形象的新异程度。
5.思维力训练。
主要训练项目:
①思维的敏捷性,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该品质表现为能够迅速地对外界刺激物作出反应,迅速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②思维的灵活性,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随机应变程度。思维灵活性又称思维的变通度,指人们善于组织多方面的知识、事实,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提出各种不同的思想、假设、办法和方案。与此同时,具有此种品质的人在问题的情况和条件发生变化时,能打破旧框框,提出新办法,亦即思维善于从死胡同中迅速跑出来。
③思维的广阔性,系就思维的广度而言。亦即善于全面看问题,不仅善于抓住问题最一般的基本框架和不忽视对本质部分的分析,且不会遗漏掉有关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
④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的深度。亦即指能深入客观事物的内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揭露事物的根本原因,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的品质。
⑤思维的独立性,是指人们是否善于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性又称独创度、独创性。具有此种思维品质的人不迷信、不盲从,且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善于创造性地寻求和获得研究现实的新途径、新事实、新规律,并提出新的解释和结论。
⑥思维的批判性,系就能否善于批判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想与成果而言。具有此种品质的人能吸取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吸取别人思想的精华,而扬弃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扬弃别人思想的糟粕;能够严格地检查自己思维的进程及结果,缜密地验证自己所提出的种种设想和假说,在未确证其真实性之前,决不轻易相信这就是真理03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其情感调控能力的情感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
1.培养积极情感。
在普通心理学中,情感(affection)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其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来看,它包含着一个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即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情操(sentiment)。
因此,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是情绪控制,即使学生学会控制激情方向、创造良好心境和锻炼应激能力。
第二是情感引导,即将学生的热情和迷恋引导到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方向上。
第三是情操养成,即①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如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尊严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人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友谊感、自尊感等;②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如对真理和科学的热爱,对谬误和偏见的蔑视,以及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怀疑、大胆探索的精神等;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如对美的喜爱,对丑的厌恶,去探索和创造美的活动中表现出的热情,以及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探索、发现、欣赏、创造等。
2.调控消极情感。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外,使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家柯尔说:“没有其他知识比这种知识受益更大、更切实、更有速效的了……在目前中等教育里,只是偶尔涉及到一些情绪问题,这实在不是办法。我们决不应该对如此重要的事情的知识——情绪的发展及控制的知识,付于偶然式的教育。”
从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焦虑、紧张、急躁、孤独、自卑、嫉妒、忧愁、愤怒、烦恼、悔恨、厌恶等不良情绪,这对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响。所以,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这些不良情绪的知识,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04
性格教育
性格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这两者可以统一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结构之中。性格的结构,由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组合而成。
1.与性格的态度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方面,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豁达大度、宽容忍让、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讲究礼貌、热情、乐群、公而忘私、不畏强暴等良好性格特征,克服个人主义、心胸狭隘、斤斤计较、虚伪奸诈、缺乏同情心、粗俗傲慢、冷酷、孤僻、假公济私、欺软怕硬等不良性格特征;②对学习、劳动和其他公益活动的态度方面,要培养学生勤奋、认真、谨慎、稳重、勇于开拓、机敏灵活、细心、责任感、义务感等良好性格特征,克服懒惰、马虎、鲁莽、冒失、墨守成规、迟钝呆板、粗心、不负责任、不尽义务等不良性格特征;③对自己的态度方面,要培养学生谦虚、自信、自尊、大方等良好性格特征,克服自负、自馁、自卑、羞怯等不良性格特征。
2.与性格的情绪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①情绪的强度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个人受情绪的影响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要培养学生能较理智和冷静地调控情绪的性格,克服经常为激情所控制、动辄大发脾气的所谓“炮筒子”性格。②情绪的稳定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情绪起伏波动程度。要培养学生情绪稳定、老练和稳健的性格,克服情绪波动常耍小孩子脾气的幼稚和任性性格。③情绪的性质特征。要使学生经常保持愉快、活跃、乐观情绪,形成乐观、开朗性格;克服因情绪经常闷闷不乐、落落寡合而形成的孤僻、抑郁性格。
3.与性格的意志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①就行为目的的明确程度特征而言,要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独立性、组织纪律性等性格特征,克服盲目性、易受暗示性、放纵性等性格特征;②就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特征而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克服任性、冲动性等不良性格特征;③就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特征而言,要培养学生勇敢、沉着、镇定、果断、顽强等性格特征,克服怯懦、惊慌失措、优柔寡断、动摇等不良性格特征;④就对自己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表现出的特征而言,要培养学生恒心、坚忍性等性格特征,克服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执拗、顽固等不良性格特征。
4.与性格的理智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习惯于深思熟虑后再行动,而不是轻率地采取行动;习惯于深刻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从表面现象看问题;习惯于辩证、全面地分析事物,而不是固执、偏激、持一孔之见;习惯于对事情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是随大流,易受他人暗示;习惯于机智敏捷且富于幽默感,而不是笨嘴笨舌、反应迟钝;习惯于广泛联想,想像力丰富,而不是缺乏想像力,只能直观地看问题、凭直觉认识问题,等等。
05
耐挫能力培养
所谓耐挫能力,又称挫折的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耐挫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要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为此,教师要设法使学生懂得挫折的普遍性、挫折对个体影响的两重性、挫折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影响,使学生懂得“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拜伦),“不幸是一种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而“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等态度。
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生活实践表明,意志坚强者,其耐挫能力亦较强;反之,意志薄弱者,其耐挫能力亦较弱。为此,要在培养学生意志的果敢性、坚毅性、独立性和自制性等方面做文章,并帮助学生克服优柔寡断、胆怯、草率、愚勇、动摇、刚愎、执拗、受暗示性、武断性、易冲动、感情用事、不能律己、知过不改等不良品质。
三是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
耐挫能力从结构上来说分为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即个体在遭受挫折之时,不仅有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不致失常的能力(容忍力),且有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的能力(超越力)。从挫折容忍力到挫折超越力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逐步成熟、心理健康日益增进的动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挫折容忍力的培养,可使青少年儿童的挫折感减弱;同时,还应教会他们采用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变消极反应为积极反应,以逐步培养起他们对挫折的超越力。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挫折容忍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生理因素。一个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人,比生理上有缺陷或多病的人要有较强的容忍力;神经类型属弱型或强而不均衡型的,其容忍力亦较弱。
②生活经历丰富、饱经风霜者更能承受挫折;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小娇惯成性,生活欲求总是顺利地得到满足,他就不能获得忍受挫折的经验。
③思想基础。具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更能对付挫折,这是整个耐挫能力的核心。
④个性特征。意志坚强、乐观开朗者更能适应挫折。
⑤挫折准备。有挫折心理准备者更能接受挫折。
⑥期望水平。期望水平越高,挫折打击就可能越明显。
⑦挫折判断。人们对同一挫折情境可以有不同判断:一个人可能认为是严重挫折,而另一个人则可能认为是“小事一桩”而已。
⑧防御机制。能及时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并倾向于运用积极方式者,有更强的耐挫能力。上述因素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挫折容忍力提供了依据,因而可以作为挫折容忍力培养的内容。
对挫折的超越力主要体现在面对困难能积极进取,保持希望,充满信心;既能看到挫折的客观必然性,又能认真分析挫折的真正原因,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客观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战胜挫折,获得成功。超越挫折是对挫折的最积极态度,也是耐挫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提高对挫折的超越力,就是不止于能容忍,而且能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来培养学生。为此,有关心理防御机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的知识,亦应成为耐挫能力培养的内容。06
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它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双方之间需要满足的程度:只有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产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和友好的情感。
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指导内容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调整认知结构。
认知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J.S.Bruner,1978)。对人际关系有一种积极,全面、正确的认知是优化人际关系的基础;反之,对人际关系持消极、片面、错误的看法,诸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等,将成为一种定势而消极地影响人际交往。据何成银(1991)调查,发现有48.06%的大学生因此类错误认知而有人际关系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交往障碍。因此,使学生充分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调整其认知结构,增强其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是人际关系指导内容的第一要义。
第二,克服人际偏见。
为了能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当然首先要能正确地了解同学。而能否正确地了解同学,首先取决于能否有正确的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人对人的知觉,是一种社会知觉,人际关系的建立均以人际知觉的结果为基础。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诸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往往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尤其是在看待别人时,往往受各种人际知觉偏见的影响,对别人的行为作出错误的归因判断。因此,让学生了解人际知觉过程中的种种人际偏见,以能正确地了解同学,与同学搞好人际关系,也是人际关系指导的重要内容。
在人际知觉中,常易发生的人际偏见主要有:①第一印象;②晕轮效应;③刻板印象;④近因效应;⑤自我投射。
第三,加强个性修养。
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甚至是本质因素。一般说来,具有豁达大度、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的人,人际关系较为融洽;而心胸狭隘、猜忌多疑、虚伪滑头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因此,加强人际关系的个性修养,对于搞好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在人际关系指导中,应该使学生养成以下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①豁达大度;②克制忍让;③温和亲切;④正直诚实;⑤委婉含蓄。
第四,掌握有关知识。
实践证明,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其对有关人际交往知识掌握的程度之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搞好人际关系是有益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常与下列条件有关:①交往接触的密切程度;②客观条件的近似程度;③心理特点和倾向的类似程度;④观点、评价和态度的一致程度;⑤需要的互补程度;⑥情感的相悦程度。
第五,学习交往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并且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交际能力和技术不是指阿谀献媚、投机取巧、口蜜腹剑以及“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等,而是指高超的语言技巧、善于体察人意、及时抓住契机、注意随机应变等。
为此,可指导学生做到:①增加交往频率;②真诚关心同学;③学会宽容待人;④讲究褒贬手段;⑤保持人格完整;⑥掌握交往技巧(其一是聆听的技巧:耐心聆听、虚心聆听、会心聆听;其二是谈话的技巧:选择话题、讲究对话、转移话题、注意“小”事;其三是非言语交往技巧:服饰技巧、目光技巧、体势技巧、声调技巧、距离技巧)。
第六,掌握调适策略。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了能达到增进学生人际关系的目的,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优化人际关系策略的指导外,还必须使学生对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学会调适。
根据我们多年来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学生易产生的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主要有: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封闭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猜疑心理、敌意心理、干涉心理、怕羞心理等。此外,对如何消除同学间的误会,如何正确对待同学背后议论、如何对待同学的嫉妒、如何与同学和好等问题,不少人也茫然不知所措,这些都可以作为人际关系指导的内容。
07
性心理健康教育
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旨在保持和增进性健康的教育。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性健康即指通过丰富和提高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的方式,达到性行为(广义)在肉体、感情、理智和社会诸方面的圆满和协调。“性心理卫生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性健康,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完整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把性生物学知识与性心理学以及性社会学知识结合起来,把性心理卫生知识与性生理卫生知识结合起来,把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结合起来。概言之,性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知识的教育,也是人格的教育和心身健康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必须接受的教育。08
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本身及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
自我意识是由既有联系又各具特点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成分所组成的。在它们的积极活动中,自我不断完善,使人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因此:
①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必须“三管齐下”,即通过自我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通过与自己条件相似的人比较、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议论来认识自我。
②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体验水平。要使学生懂得通过自我体验的激励和鼓舞力量,可把所制定的努力目标内化为需要和信念,并推动整个身心投入到实际行动之中;懂得通过自我体验的功能,可制止不良行为。
③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控水平。要使学生懂得充分发挥自我调控系统中四个环节的
作用:其一是要意识到社会的要求,并力求使自己的行动符合此种要求,以激起自我调控动机;其二是能准确地从知识库中检索与认识、改造客观现实有关的知识,同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运用这些知识的可能性;其三是能制定旨在完善自己行动的计划和程序;其四是在行动中能运用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
第二,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又称自我推荐,它是指在交往活动中能认真地、有意识地公开自己,向别人传递自己个人的信息。
自我展示的意义在于:
其一,自我展示既是表达感情和才华的一种渠道,也是亲密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例如,由于你能勇于向别人宣泄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些想法,因而它可以起到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由于你能勇于向别人展示自己,这就表明了你对对方的信任,这就为彼此互相信任、建立友谊奠定了基础。
其二,自我展示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许多人都有由于不能向别人展示自己而感到烦恼的体验。临床研究也证实,许多求助心理治疗的人,都是由于不能向他人展现自己。心理学家杰德拉指出,不健康的人格有一些相似的原因,这种人常常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最终,他自己也不了解自己,他自己不再是自己。另外,他总是避免被别人了解。久之,就会产生像患了癌症一样的紧张,这种紧张会引起精神病学所说的不健康人格,也会引起心身医学所说的躯体疾病。一些学者还指出:不能自我展示的人是不健康的,但“过分开放”也是不健康的,一个人格健全者能因时、因地、因人地展示适当的内容。综上所述,自我展示既然如此重要,因而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学会使别人向自己开放并展示自己,对于提高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尊和自信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这种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否能有真正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提高自我意识中自我体验水平的核心问题。
自尊心是由概括化了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是个体悦纳自己、尊重自己并渴望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自尊心水平和局部的自我评价不同,它是相对稳定的。但是,长期的成功和失败则能相应地提高或降低自尊心水平。对此,巴甫洛夫曾提出这样的公式:自尊心=成就/抱负。巴甫洛夫解释说,自尊心是由我们的实际情况与我们假设的可能性之比来决定的,这是一项分数。分母是自我的抱负,分子是自我的成就。这项分数的值可由减小分母而增大,亦可由增大分子而扩充。这一公式表明,自尊心与个人实际成就密切相关。在自尊心教育中,应使青少年儿童懂得在各方面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才能获得高层次的自尊享受;如果企盼通过降低抱负水平的方法使自尊升值,那只是在低水平上寻求自我满足。
自信心是对自我认同、肯定、接受、支持的一种态度,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有一句英国谚语说:喜欢你自己,别人也就会喜欢你(Like yourself, and others will too)。同样的道理包括:尊重你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相信你自己,你才能获得自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心理健康上常表现为: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轻松、一致、开放、幽默、勇敢、果断等特征。这些健康的心理特征,亦应成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的内容。
第四,使学生学会追求自我完善。
一方面要使学生对自己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有正确认识,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自己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社会、群体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具备哪些人格品质,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第五,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
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困扰,帮助学生摆脱这些困扰,无论是对其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其身心保健来说,都至关重要。
这些困扰主要是:
①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个人当前发展所达到的实际的自我状态,即自我在能力、品德、业绩等方面的实际表现;理想自我是关于自我的未来的设想,是自我的想法和追求。这两种自我如果距离过大,就会使人感到痛苦和不安。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②自主性缺乏或不足。自主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格成熟的标志。没有独立自主性,也就没有责任感、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去学生对老师、家长过分依赖,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就害怕发生危险或遭受失败,这就是所谓心理上长不大的“孩子”。
③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这叫做自我菲薄,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问题类型。其特点是理想自我极度匮乏,以致丧失,而对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自卑心理严重,常会产生自我拒绝心理。这种人认为理想自我难以实现,甚至永远无法实现;而现实自我又难以改变,甚至无法容忍。他们的这两种自我迟迟不能统一,便导致自轻、自贱、自恨、自怨,乃至自暴自弃,对自己丧失信心,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这种人通常自我形象不稳定,对人或事都十分敏感,缺乏竞争意识。自我陶醉是指过高地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这种人往往以理想自我取代现实自我,超常的自尊、强烈的虚荣,过度的心理防卫,使他们在自吹自擂中度日。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别人即使多有微词也满不在乎,反而认为这是嫉妒自己。这种人不仅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不思进取,且总是怨天尤人,大有怀才不遇之感。他们从不反思自我,在言行上总与人格格不入,心灵深处也鲜有愉快体验。这种心理健康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演变为反社会人格。
④沉湎于自我分析。自我分析或反省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正确认识自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过分关注,即沉湎于自我分析,就有使自己脱离现实、自我孤立的危险。这不仅会使人形成敏感多疑、孤僻古怪的性格,且有可能因进一步发展而导致心理疾病。
9
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是帮助青少年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置职业,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
10
休闲指导
休闲是指个人在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服务后,剩余的自由时间内进行的活动。休闲生活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休闲被现代社会看作是人人都应当享有的基本的人权。
早在191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在《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中,就确定了休闲指导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是“休闲时间的善用,教育应使个人从其闲暇生活中获得身心休息和愉悦,并充实其精神生活,发展其人格”。这就是说,休闲指导的目标在于帮助每个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态度和休闲目标,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获得充实的、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并使整个生活得到升华。
具体地说,休闲指导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与态度。
首先,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让整个社会都意识到休闲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传统上将休闲与工作、学习对立的观念;
其次,让学生认识到休闲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明确个人休闲的意义、权利和责任;
第三,理解休闲与学习的辨证关系,切实减轻青少年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
第四,指导学生了解自己休闲方面的爱好、志趣或偏向,发展积极的休闲活动;
最后,要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到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和有机会去支配、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成为休闲活动的主体。
2.学会休闲活动的选择。
首先,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上各种休闲活动的方式、过程和发展趋向,能欣赏、评判休闲生活的不同模式,掌握休闲生活所必备的各种基本知识与技能。一般而言,休闲活动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娱乐、体育、交往、审美、求知等五个方面,要指导学生选择那些能增强精神力量、充实精神生活和获得精神财富的休闲活动。
其次,要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计划各类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掌握休闲活动的选择原则。这些原则包括:①休闲活动宜以兴趣为主;②休闲活动以和学习、工作性质互补为宜;③休闲活动以实施便利为宜。
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在选择和安排休闲活动时,要了解自己的休闲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及对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注重选择那些个人需求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休闲活动。
3. 懂得休闲的伦理。
要教育学生懂得休闲伦理。首先,要防止消极的、公害性的休闲生活方式;其次,休闲要遵守社会伦理道德,不得损害他人利益,不得损害社会风气;再次,休闲要遵守生态伦理道德,即休闲时要爱惜环境、保护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