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大众所知的俗称,其实他还有很多个称呼,有些称呼里根本不带“姜”字,比如说吕尚、吕牙等等。那么“姜子牙”为什么不以“姜”称而以“吕”称?因为“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姜”姓“吕”氏是什么概念?意思就是说,“姜子牙”来自于一个以“姜”为族群标志的大集团,这个大集团的形成基础是他们有血缘关系作为联系纽带。但是这个大集团在形成以及繁衍的过程中像一棵大树一样不停开枝散叶,那么其中有一个枝干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既和大集团同根系又自成一系的小系统,这个小系统就以“吕”作为自己的小族群标志,这就是“氏”。“姜子牙”就来自于这棵“姜”姓大树的“吕”氏枝干,所以说“姜子牙”是“姜”姓“吕”氏。为什么称呼的时候称“氏”不称“姓”?这是周代贵族男子称呼的惯例,因为“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平民没有“氏”。但贵族女子则称“姓”不称“氏”,因为周代奉行“同姓不婚”,所以要明确这个贵族女子是来自于哪个血缘集团的。

姜姓的历史简介(姜姓的来源)(1)

“姜”姓的来源是炎帝神农氏。炎帝的氏族是怎么形成的?是来自于华夏集团,华夏集团分出两大亚族,即“黄帝”的氏族和“炎帝”的氏族。《国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一个是说有蟜氏是黄帝、炎帝的父亲;还有一种观点是说,少典、有蟜是两个氏族名称,不是人名,这两个氏族又繁衍出了“黄帝”和“炎帝”两个氏族。正像晋代郭璞说的,“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

《国语*晋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据古史学家徐旭生的观点:黄帝的发祥地“姬水”以陕西北部;炎帝的发祥地“姜水”在陕西西部偏南。黄帝氏族的后裔后来逐渐东迁,徐旭生认为他们东迁的路线偏北,推测是顺北洛水南下,到大荔、朝邑,然后东渡黄河,又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方向而去。这个路线的区域内有很多“姬”姓国。如《左传》上说的:“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另外《左传》还提到有一些有:芮国、荀国、贾国、狐国、耿国、魏国(古魏国)等等,都是姬姓国。这些姬姓诸侯国既有周之昭穆,也有是比西周王朝更古老的诸侯国。除了这些诸侯国之外,还有骊戎、鲜虞等等也是“姬”姓。骊戎在现在的陕西临潼县境内;鲜虞则在河北正定。骊戎和鲜虞之狄有可能注是黄帝后裔中被排除出中原核心圈的氏族分支。

姜姓的历史简介(姜姓的来源)(2)

关于“骊戎”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汉书*律历志》说,“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这让人很惊讶,所以会觉得很费解。徐旭生解释说:这是说在殷周之际,骊戎的氏族很强大,骊戎的首领是位女酋长,甚至几乎有代商蔽周的形势。这个时间段应该是在商末到周初。这个骊山女就是姬姓。

炎帝氏族的部分也向东迁徒,据推测是沿渭水向东而下,再沿黄河南岸向东。炎帝后裔建国与南方苗蛮犬牙交错。申、吕、齐、许等等都是姜姓国。关于炎帝后裔的姜姓国,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就是“齐国”。西周封的齐国也就是姜子牙这一支的“吕齐”,这个地方在商代的时候是“薄姑氏”所居的方国。但是姜姓齐国建立之前东夷早就有“姜”姓。比如《左传》里晏平仲说过,“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也就是说,在姜太公居齐之前这地方换过不少主人。其中这个“伯陵”,《山海经》里说“炎帝之孙伯陵”,《国语》里说“则我皇妣太姜之侄”,“伯陵”就是姜姓。除此之外纪国、州国、向国也都是姜姓国。纪国在现在山东寿光、烟台一带;州国大致在现在山东安丘县;向国在莒南县西南,包括临沂的一部分、临沭的一部分。西周的“姜”姓国很多,只有齐国是姜子牙后裔,别的都不是,这些姜姓国只能说是炎帝后裔。

姜姓的历史简介(姜姓的来源)(3)

周的始祖“弃”后来尊称为“后稷”。后稷的父亲帝喾是黄帝后裔,母亲姜嫄是“姜”姓的“有邰氏”之女,“有邰氏”就是“姜”姓“神农氏”的一支。

姜子牙的祖上在尧舜时做过掌管“四岳”的官职。关于“四岳”,有的观点认为是掌四方的四个诸侯;也有的观点认为是一个掌管四方山岳的重要职位,其实只有一个人。姜子牙以“吕”为氏,一种观点就认为是他的先祖就是炎帝神农氏的一支,因为掌管四岳,在夏朝被封地吕,建吕国,所以姜子牙的时候尽管家道中落,但仍以“吕”这个国号为氏,这是贵族身份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