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寺前身是私家住宅。据《吴门表隐》记载:陈黄门侍郎顾氏野王舍宅建寺,便有了光福寺,是吴地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也是吴中早期的寺观园林之一。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1)

光福寺,又名铜观音寺

苏州光福塔,本名舍利佛塔,位于光福镇铜观音寺后面的龟山(现名塔山)之巅,是光福镇的标志

光福塔始建于梁大同初年(公元535—546年)由顾氏建造,唐会昌末年(公元846年)塔毁于大火,木构件焚烧殆尽,后经修建。塔为四面七级,高27.95米,平面呈正方形,为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佛塔。光福塔系砖木混合结构,呈正方形,四面七级,高24米有余,塔内共有八十八级台阶,陈列着四十九尊佛像。底层西面设券门,二层以上四面置壶门,各层门内壁左右置佛龛,顶部设有方形、圆形、八角形等各不相同的藻井。各层置腰檐平座,做法简洁朴素。塔底层设迥廊,各层均按有楼板,可拾级而上。

登塔眺望,远山峰峦连绵,东西崦湖交相辉映。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2)

光福塔是光福镇的标志

因光福寺、光福塔香火极盛,古镇也改名为“光福”。

宋代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乡民张惠得到铜观音像并送到寺中,此举轰动一时,光福寺由此而改称为铜观音寺。

古寺桥

寺前跨河而建的寺桥十分古朴。桥长16.1米,宽3.05米,梁式,两侧沿口为武康石质,雕凿着双龙戏珠,万字纹饰,琢工精良,为宋代旧物。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3)

大殿

过寺桥,进山门,即为大殿,单檐硬山造,前有廊,施船篷轩,殿内澈上明造,不施斗拱,檐檩直按在檐柱上。檐墙砌至额枋,枋檩间设垫板。殿前三间及殿后明间,均按六抹头格子落地长窗。殿前有香樟一株,枝叶茂盛,树冠葱郁。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4)

大殿西侧有西方殿,硬山式楼房。楼上九架前后双步廊,澈上明造。楼下前面加双步廊,施船篷轩。廊墙内嵌有张墨君《咏梅诗》碑。碑文清晰,章草字体笔势连绵,纵横飘逸。寺内曾珍藏《大方广佛华严经》和光福讲寺开山祖师吾彻和尚的舍利。

光福寺乃陈黄门侍郎顾氏野王舍宅建寺。所以要重点谈谈顾野王

顾野王(公元519年-581年),原名顾体伦,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陈间官员、著名地理学家 、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因仰慕西汉冯野王,更名为顾野王。

顾野王出身吴地名门望族,其祖父是顾子乔,南梁东中郎武陵王府参军事。父亲顾烜,信威临贺王记室兼本郡五官掾,因通晓儒术而知名。

居于亭林(今属上海金山区),人称顾亭林。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有《玉篇》等。陈太建十三年卒,诏赠秘书监、右卫将军。

《符瑞图》

顾野王工诗文,善书法、丹青,擅长人物,尤工草虫。宣城王陈项为扬州刺史,建官舍,请他绘《古贤像》于壁,又请琅琊王褒题赞,时人称为“二绝”。宋徽宗赵佶曾得其《草虫图》,称为精工之作,著录于《宣和画谱》。

顾野王是一位“南朝第一流的画家”。而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列举从轩辕到唐的画家,整个陈代,只有顾野王一人。

在《陈书·顾野王列传》出现过的顾野王著作,除了《玉篇》《舆地志》,还有一部《符瑞图》

尽管非常可惜,三者都已无原著全本,这也正是顾野王不大为后人所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研究者陈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介绍,在敦煌文书中,有一件《瑞应图》,应该就是顾野王的《符瑞图》,其中的插图应当摹绘自顾野王的亲笔画作。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5)

《瑞应图》局部。 陈爽提供

《玉篇》

顾野王任梁太学博士时,奉命编撰字书,“总会众篇,校雠群篇”,搜罗考证汉魏齐梁以来古今年内文字形体、训诂的异同,编撰成“一家之制”的《玉篇》30卷,当时他年方25岁。此书为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

顾野王一生著作丰富,内容涉及文学、文字学、方志、史学等多方面。其编纂的《舆地志》是全国性总志;另著有《符瑞图》《顾氏谱传》《分野枢要》《玄象表》及志怪小说《续洞冥记》等;另撰《通史要略》《国史纪传》,未竟而卒。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6)

顾野王石刻像

顾野王的千秋名德,首先在我们天天写的中文汉字。

在研究者蒋志明(金山区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原局长、上海顾野王文化研究院院长)看来,李斯统一了中国文字,许慎编了第一本中文小篆字典《说文解字》,而顾野王编了第一本楷书字典《玉篇》。统一文字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说文解字》是“保存古汉字的功臣”,“如果没有它,想读懂秦汉以前的古籍、古文字,就会像过河没有舟楫桥梁一样。所以孙星衍说,功绩不在大禹之下”。而四百多年后顾野王的《玉篇》,不仅收字大大增加,且30卷全为楷书,“奠定了楷体汉字的规范结构、字义、读音,一千四百余年来成为后世遵循的字体”。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7)

图为《玉篇》原卷模样,来自中华书局1984年8月《原本玉篇残卷》一书。

而在日本,及韩国,“玉篇”二字,至今仍是汉文字典的代名词。

日本第一本汉字字典《篆隶万象名义》,就是依据《玉篇》编撰而来。《玉篇》原本的残卷,更是在日本被珍视为“国宝”,成为国际性的文化遗产。

由于顾野王的《玉篇》影响日本、韩国、越南等许多国家,这就对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具有形成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意义。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8)

中华书局1984年8月《原本玉篇残卷》书影。

《舆地志》

在《舆地志》中,顾野王为后代上海人留下一个字——

“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这段已被广泛引用的文字,形容的是古时渔民,普遍使用的一种竹制渔具。

这个“扈”字,后来加了三点水,再后来简化为“沪”,成为今天上海的简称。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9)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顾公广场”

诗歌

纯粹就诗歌本身而言,顾野王尽管只见十首存世,又九首都同为乐府诗,但从中已可见才情显露,且旨趣意境亦颇“清华”。

比如,他写的《芳树》:“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顾野王不但自己写出了好书,还是一位好老师,教出了好学生。

比如,虞世南。

那首很有名的《蝉》,就是他写的: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还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太宗命阎立本绘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唐太宗盛赞,“虞世南于我,犹一体也”,高度评价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又亲口称赞他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这“五绝”,所以也被人称“五绝之臣”。

他和顾野王,堪称有其师必有其徒。

顾公庙

根据宋代《云间志》等记载,唐末五代,金山亭林重建宝云寺时,建顾公祠,供奉顾野王,纪念他在此营造“读书堆”私家园林,撰写《舆地志》等著作,开启东南文明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10)

吴江市2006年重建的顾公庙位于三里桥生态园内

据明弘治《吴江志》、清乾隆《吴江县志》、光绪《吴江县续志》等方志记载,顾公庙所在的顾墟为吴江北门外一都之地,原为顾野王之旧宅,相传为其著《玉篇》之处(宅内有一轩,名“听江轩”),后立庙于此(俗传此地在吴淞江滨,常有潮患漂没田庐,顾公喝之,遂止,当地百姓称顾公为“喝潮大王”)。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11)

顾公庙(顾野王纪念馆)于2006年正式恢复重建。经前后一年余时间,于2007年下半年竣工。

顾野王墓

顾野王墓为市级文保单位,一直位于苏州石湖南岸的下舟村,现已无该村,建为苏州国际教育园,墓地未受影响,进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园可以寻见(从职大8号门进入,沿顾公路向北走约200米,过桥便是墓区)。 占地约50平方米,封土存高2米,直径10米。墓上下有大石五块,传为陨石,故俗称“落星坟”。内一石镌清嘉庆八年(1803年)钱大昕“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墓前原有“顾公神道”两柱出头无楼石坊一座及乾隆年间所立墓碑,毁于1966年。顾野王墓于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降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的历史名人塑像介绍(苏州光福名人古迹)(12)

顾野王墓(落星坟)

后人凭吊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寻访顾野王故居而不得时,曾怅然一叹:

寥寥湖上亭,不见野王居。

平林岂旧物,岁晚空扶疏。

自古圣贤人,邑国皆丘墟。

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

宋代诗人唐询写《华亭十咏》,十首诗里的第一首,就是写顾野王在亭林的《顾亭林》。前四句为:

“平林標大道,曾是野王居。

旧里风烟变,荒原草树疏。”

宋人刘嘉谟对顾野王的评价是:

“博洽倾当世,江东孔子儒。”

荫庇后人

也许舍宅为寺的善举,为其广增阴德,荫庇后人。

顾野王的后代出了一位大名人—顾炎武。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历史学家钱穆称其重实用而不尚空谈,“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

顾炎武阅历深广,学问渊博,著述宏富,今可考见者已有50余种,代表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他于经史百家、音韵训诂、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乃至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水利河漕、兵农田赋、经济贸易等都有精湛研究,为清代学术开辟了众多门径。在音韵学上,考订古音,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在阐明音学源流和分析古韵部目上,有承前启后之功,被誉为古音学的奠基者。

顾炎武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诗见称,存各体诗412首,其中包括徐嘉《顾诗笺注》的《集外诗补》中所收的4首佚诗。顾炎武生当乱世,诗歌创作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十分强烈,形成了沉郁苍凉、刚健古朴的艺术风格和史诗特色,精神骨力,接近杜甫,成就很高。顾炎武同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他的书信笔锋锐利,议论文简明宏伟,记事文如《吴同初行状》、《书吴潘二子事》等。【史书记载《清史稿·顾炎武传》(卷四百八十一·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顾炎武曾和一位族兄,专程去拜谒顾野王墓(有研究者称顾炎武后代有家谱,证明顾炎武是顾野王后代),并在此行写下的诗作《同族兄存愉拜黄门公墓》中,流露了自己的心迹:

“才名留史传,谱系出先公。”

“眷言怀往烈,感慨意无穷。”

这真是:

江东孔子儒,不朽在名德。

壮哉!顾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