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是对什么人的称呼(大学士为什么称)(1)

众所周知,所谓“中堂”就是指宰相。唐朝时,宰相就已经称为“中堂”了,这是因为当时中书省设有政事堂,而政事堂又恰巧是宰相办公的地方,所以,人们便从中取中书省的“中”字与政事堂的“堂”字,合称宰相为“中堂”了。

宋朝时的中书省是宰相的办事机构,也称为政事堂,所以宋朝也是沿唐朝的“中堂”这一称呼。元朝时这种习惯依然得到继续。

但是到了明初,朱元璋杀掉宰相胡惟庸以后,便废除了中书省,自然就不再设置宰相一职,而是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来分别掌管国的政务,这些部门全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后来,朱棣夺取皇位以后,命翰林侍读解缙、编修杨士奇等七人人主文渊阁,参管政务,被称为内阁”,也就是充当皇帝的顾问。明仁宗朱高炽以后,“内阁大学士”的职又逐渐扩大,职权已相当于宰相了。

清朝也延续了内阁大学士的制度。根据《内阁小志》记载,清朝的内大学士都在文渊阁中办公,中书则位于东西两房,而大学士居于中房。以,这一时期的宰相也称为“中堂”。

清朝时一般都尊称大学士为中堂。不过大学士虽然是最高的官职,但是一个虚衔,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多数都是各省总督或各部尚书的加衔军机大臣才是指军机处掌事的大臣。特别是在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后,军‬机大臣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所以如果军机大臣是由大学士担任的,那自然也可以称为“中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