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

4月3日,尽锐出征,紧急集结,梅河口5000人工作队驰援经开区。

连续十天,拂晓出发,星夜返程,只为一个信念——助力经开区早日完成社会面“清零”。

4月12日,经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判定,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

梅河口工作队圆满完成任务,12日下午,2600名梅河口“大白”启程返梅。挥手告别之际,场面感人壮观。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2)

在“长春加油”“感谢梅河”的欢呼声中,一段梅河口驰援的感人故事暂时落下帷幕,但并不是结束。

待到全面胜利时,我们相约“海龙湖”,一起去看诗和远方。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3)

倾尽全力、守望相助的兄弟真情,必将在吉林抗疫史册上留下辉煌一页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4)

据《吉林日报》报道,4月12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在长春实地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景俊海来到经开区,为圆满完成包保支援任务、即将启程返回的梅河口工作队送行。景俊海动情地说,在长春疫情最危难的时刻,梅河口工作队第一时间响应省委号召,迅速集结支援长春抗疫,不顾当天往返梅河口的奔波辛劳,与经开区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共同作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为经开区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家展现出的倾尽全力、守望相助的兄弟真情,必将在吉林抗疫史册上留下辉煌一页。希望长春市、经开区与梅河口市以这次团结抗疫为契机,结下更加深厚友谊,推动更加紧密合作,共同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首日集结采样404976人

梅河口驰援经开,故事的开头在4月3日。

4月3日,一声令下,尽锐出征,拉开了梅河口与经开区联合作战的序幕。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5)

梅河口由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组成的5000人队伍,当日早晨6点陆续赶往长春市经济开发区,为辖区内20.4万户、约40.5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并帮助建立每户居民的基础信息台账。

工作队在经开区的全力配合下,当天就完成了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总计203876户404976人全部采样完毕。晚10时左右,夜色里,一辆辆“疲惫”的大巴陆续驶离开长春,抵达梅河口时,已经凌晨2、3点钟。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6)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7)

“无论长春市还是梅河口市,都是吉林省的儿女,疫情发生,我们责无旁贷。”梅河口市福民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丹这样说。

10天作战完成180万人份核酸检测

从3日到12日的10天时间里,梅河口与经开区协同作战,按照经开区4个街道、1个镇划分五个战区,每个战区由两地领导共同负责,统筹调度人员力量,直接沉到小区开展工作。

4日下午,梅河口又出动了500人的疫情防控工作队赶赴经开区,开展查缺补漏的核酸检测、居民基本信息排查和消杀工作。5日,2600名队员开赴经开,分成700个工作组,以敲门入户等形式再次开展核酸采样。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8)

6日和7日,梅河口驰援队依然是2600人,依然在通勤的路上。6日和7日连续两天,2600人都是分为700个工作小组。6日以敲门入户等形式进行核酸采样检测,为部分群体发放抗原试剂盒,当日完成核酸采样16.16万人。

7日采取“敲门入户 流动采样”方式,进行清零攻坚以来的第四轮核酸检测,检测以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两种形式开展,当天完成采样17.2万人。8日、9日、10日、11日和12日,每一天,梅河口工作队都是2600勇士每日通勤驰援。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9)

经过10个昼夜作战,梅河口经开两地累计派出6.3万人次精锐攻坚力量,完成180万人份核酸检测和100万人份抗原试剂检测任务。

“只要长春好起来,城市恢复如初,所做的一切都值得。”来自梅河口第三实验小学美术教师孟凡琪说。

“倾城之力”的搬家式驰援

10天的艰苦奋战,梅河口工作队不舍昼夜、倾尽全力付出。

梅河口与经开区从指挥部、到中层干部再到一线工作人员,各个层面建立合成作战专班,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为保证全员核酸检测清仓见底、不落一人,梅河口以“首战即决战、一战定全局”的思路,搬家式驰援经开区,进行闪电作战、速战速决。

为确保经开区精准清零,梅河口与经开区共同实施社会面硬核管控工作,攻坚行动第一天,就派出700名精锐公安干警与经开区公安力量共同作战,之后两地每天均派出300名公安干警实行白加黑轮岗制,确保全域、全时间段静态管理,尤其是对出现阳性报告的楼栋,专班监管,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梅河口又迅速启动为经开区精准供应生活必需品工作。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0)

“梅河用了‘倾城之力’,也体现了‘梅河速度’,看到经开区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看到听到长春居民对我们的感谢和祝福,每一天都在感动中,长春加油!”梅河口福民街道纪工委书高瑛洁说。

经过6次全员核酸检测,经开结果持续向好,减少到连续3天个位数,提前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1)

12日晚,梅河口工作队返回后,将严格执行“7 7”的隔离制度,对他们来说,真应该好好歇歇了。

一份份感谢和梅河口“蔬菜包”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2)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3)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4)

“感谢梅河口的兄弟姐妹们,你们辛苦了!”

每当在居民家门口看到这些祝福和告白时,梅河口工作队的“大白”们心里都暖暖的。

4月4日,经开区首地首城业主们自发策划了一场爱心灯光秀,72户按照指示图依次亮灯,整栋楼形成一个巨大的“心”,在夜幕中熠熠生辉。业主们用这种方式感谢梅河口“大白”,“长春加油”的喊声在楼宇间此起彼伏。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5)

其实,经开各小区居民对梅河口驰援队的花式表白太多太多,门上贴着感谢标语、手工画,甚至还有小礼包。如果忽略疫情,相信大家会认为这是小区居民们举办的才艺展示擂台。

另外,不得不提梅河口“蔬菜包”,内置品种齐全,除了西红柿、蒜苔、大头菜、角瓜、茄子、黄瓜、尖椒、大葱等蔬菜,还有梅河冷面、梅河米线,梅河大米、梅河大酱等等。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6)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7)

居家期间,或许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一份梅河口“蔬菜包”。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从4月10日开始,由梅河口提供20万份生活必需品,预计在一周内完成全部供应任务。

火线申请入党和“工作纪实”

“在这场‘战斗’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有很多队员都提出了入党申请。”梅河口市福民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丹说。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梅河口驰援长春每个小组都有很多队员申请入党。刘晓丹、李浩宇、白永新、尚玲玲等医护人员就是其中一份子,她们在核酸检测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冲锋在前,严格规范核酸采样标准,同时帮助队友们规范防护穿戴,严格防范措施,她们已经火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8)

每一天拂晓出发的车上,梅河口驰援队都会以“组”为单位,制定“每日作战日记”。每一天的工作完成后,同样会记录“工作纪实”。

驰援长春第12组的梅河口工作队有一半成员年龄超过50岁,在他们这组的“工作纪实”中,详尽记录了每日的工作细节。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19)

中国吉林网在采访中看到了驰援长春第12组的梅河口工作队的一篇“工作纪实”,里面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任务分配、后勤保障。并记录了在驰援长春的前8个工作日里,先后有8名队员在防控一线申请入党。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20)

十天,240个小时,这是梅河口与长春市、经开区守望相助的兄弟真情,必将在吉林抗疫史册上留下辉煌一页。

梅河口福民街道纪工委书记高瑛洁在返程时动情地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长春人民对梅河口的这份热情,也深深地感染着梅河人,各种宣传标语和呼唤,深深打动着梅河人的心,如果出发前是任务,那么现在已经转换为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荣光。”

目标完成,任务结束,情深永驻。

未来的日子,为吉林,一起加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郭雍皓

部分图片 摄影 罗浩 李煦

部分图片由梅河口工作队提供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刘怡彤

主编:马楠 监制:陈尤欣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21)

一线督导抗雪救灾工作(特别聚焦梅河口十天驰援)(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