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市委党校迎来建校70周年校庆70年的历史是传承,更是发扬是沉淀,也是升华7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校事业一路以来的光辉历程,也折射了成都这座城市70年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进展情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进展情况(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进展情况

昨日,成都市委党校迎来建校70周年校庆。70年的历史是传承,更是发扬。是沉淀,也是升华。7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校事业一路以来的光辉历程,也折射了成都这座城市70年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

紧握时代脉搏

不断发展壮大

1952年10月,中共成都市委决定组建中共成都市委训练班。197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1983年,学校开始正规化建设,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的格局。2003年9月,成都行政学院正式并入市委党校。此后,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成都市团校相继并入,培训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格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校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期。这一时期,成都市委党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推动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性突破,进入全面推进、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都篇章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围绕中心

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秉持实事求是校训、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近年来,市委党校推动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不断深化,科研咨政水平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活力不断激发,优化各项要素支撑,整体办学治校水平显著提升,助力新时代成都干部队伍建设能力不断增强。

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党校姓党政治底色。市委党校对标中央党校构建“1 4”教学布局,形成了以中青班、进修班等5类班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扎实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持续发力“三教”改革方向,树立“精品”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打造特色课程,研发本土特色干部培训教材,改善教学模式制度机制,以主体班培训年均超万人次、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校前列的规模体量助力全市干部队伍建设走在前列。

发挥智库作用,服务治蓉兴蓉发展事业。市委党校不断突出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优势,建强党委政府重要的“思想库”,持续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有影响的智力成果,切实推动成都发展实践。先后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以及学习强国等平台发表理论宣传文章百余篇,5年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今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3项,均位居副省级城市党校前列。

推动全要素优化,筑牢党校事业坚实根基。市委党校厚植人才优势,涵养人才发展“蓄水池”。打造严实深细的学员管理模式,把党性教育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将从严治校融于党校培训学习生活,引导学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性淬炼成效。拓展深化党校系统业务指导,发挥统筹作用,纵深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汇聚党校事业进步合力。

感悟深厚历史

汲取奋进力量

七十年峥嵘岁月镌刻了一代代党校人奔涌不息的热血时光,书写了一代代党校人坚持实事求是、投身党和国家事业的信念理想。

昨日下午,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院)长曾新主持召开校委会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贯彻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会议精神。曾新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党校要按照庆祝大会提出的“五个坚持”具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校姓党守牢初心使命,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打造服务党委政府的重要智库,着力建设一流的副省级城市党校,在成都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塑造成就、彰显价值,为治蓉兴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校教研人员代表和2022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学员代表先后表示,要深刻感悟历史底蕴,汲取奋进力量,以走在前列的奋斗姿态,努力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都日报锦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