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村上春树的小说,就像一口井,喜欢他的人从来不问井有多深,都会义无反顾地跳下去,因为在这不断下落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他的代表作《海边的卡夫卡》,尤其能让读者产生这样的感觉。

这本书采用双线并述的方式,以写实和魔幻两种手法,讲述了少年卡夫卡和异界老人中田的故事。

在命运的牵引下,两人素昧平生却又互相牵连,在共同对抗不幸的过程中,最终双双获得了精神的治愈。

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得世界奇幻奖。

它是脑洞大开的神话寓言,为我们打开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更是一部直面现实的入世之作,让我们看见曾经迷茫与无助的自己。

生命中,那些曾经受到的不幸和伤害,是每个人躲不掉的命题,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磨砺。

当你熬过生活的苦,你会发现,曾经的不幸过往,都会使你的生命变得更加厚重和丰盈。

1

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是被摆弄的棋子

《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分为两条主线。

奇数章讲的是少年卡夫卡的故事。

卡夫卡出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断言他以后会“弑父娶母”,而且一定会全部实现。

因此,母亲在他4岁时,就抛弃了他。

打记事时起,他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没有母亲的电话,更不知道母亲在哪里。

对幼小的他来说,母亲就像是一场梦,他伸手去抓,却总是什么也抓不着。

本就缺少母爱的他,还会遭到父亲无休止地辱骂。

在这样的环境里,卡夫卡长大后,变得越来越孤僻。

周围的人也不喜欢他,对他避之不及。

而他,因为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就在自身周围筑起了高墙,他不走出去,别人也进不来。

一种冰冷的孤寂感,浸满他的每一个细胞。

他觉得自己像尘埃一样,一不小心,就被风吹散消失,更像是在洪水中痛苦挣扎的落水者,奄奄一息。

有句话说:“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

在这本书的偶数章中,主人公是一位叫中田的老头,他命运多舛。

小学时一次春游,他意外捡到了女老师用于月事的带血手巾,女老师恼羞成怒,打了中田很多耳光,他瞬间晕倒了过去。

后来,经过长时间抢救治疗,中田苏醒了,但他却失去记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

他的脑袋就像拔掉了浴缸的塞子,里面空空如也。

事发前,他是一个优等生,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本有着光明的前途,载着全家人的希望。

然而,因为老师的暴打,中田成为了一个智障。

父亲因此变得非常暴躁,母亲忧郁成疾,最终撒手人寰。

大好的前途毁了,好端端的家也没了。

中田像一个躯壳,靠救济金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浑浑噩噩虚度了几十年光阴,在生命的尽头,迷茫又无助。

卡夫卡和中田,他们像两个残缺不全的人,在各自的生活里挣扎。

他们素未谋面,但命运却又紧紧相连。

原来,中田是卡夫卡穿越到平行时空的另一半灵魂,他们像失散的兄弟,一个在现实中,一个在虚幻里,两人为了生活,尝遍了辛酸。

村上春树说:“不是人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人。”

人这一世,没有一个人生十全十美,也没有一种生活一帆风顺。

幸运与不幸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在生活的另一端,总是会附加赠送一些缺憾和失望。

我们总想截取需要的一面,摒弃厌恶的东西。

但是,命运由不得我们挑三拣四,只能默默承受。

就像老天给你发牌,不管是好的坏的,只有先统统接收过来。

然后,你才能重新梳理组合,见招拆招,将一手烂牌打出王炸的效果。

村上春树最经典语录我的自己(读懂村上海边的卡夫卡)(1)

2

面对不幸,是成长的必修课

“弑父娶母”的诅咒,一直围绕在卡夫卡的脑海里,日复一复的折磨,让他精神逐渐萎靡。

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过来,对自己说:“你不坚强起来可是混不下去的。”

于是,他决定改变现状。

15岁生日的那一天,他收拾行囊,远离家乡,一边寻找母亲,一边开启新的生活。

他严谨自律,认真生活,每天泡在甲村图书馆,贪婪地吸收知识的养分。

空闲时,他不忘体育锻炼,确保自己有着良好的身体状态。

他还交往了几个新的朋友,朋友的关心,让他倍感温暖。

卡夫卡的生活,似乎有了新的起色。

然而当他一个人独处时,父亲的话又像紧箍咒一样,常常跳出来折磨他。

他深陷其中,越想逃避,越加痛苦不已。

此时,在平行时空的中田,也就是卡夫卡的另一半灵魂,感知到了他的困苦。

他知道,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勇敢地“踏入预言”,除掉预言的始作俑者,才能帮助卡夫卡真正解脱出来。

于是,魔幻的事就这样发生了。

卡夫卡的父亲死了,而凶手正是中田。

也有人说,中田是虚设的人物,其实是卡夫卡用坚定的意念,最终在心理上战胜了暴戾的父亲。

可不管怎么说,“弑父”的诅咒真的实现了。

十几年来,卡夫卡抵触它,千方百计地逃离它,然而,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卡夫卡并没有因此觉得很糟糕,反而如释重负。

他在暴雨中,脱得精光,朝天空展开双手,任由又硬又大的雨点拍打着每一寸肌肤,畅饮竞相涌入的雨水。

一直压抑在心中的委屈和不快统统倾泻而出,卡夫卡好像少年时失散的另一个自己,久别重逢,不免泪流满面。

其实,“弑父”不过是一个隐喻,它是卡夫卡对不幸命运的抗争,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积压的痛苦和挣扎。

也许是父母给你过高的期望,你努力了却怎么也考不上的那个学校;

也许是你生命中最爱的人,一场重病席卷而来,让你和ta天人相隔的困境;

或许是职场中理也理不清的人际关系,你想尽办法应对却不得不面对被孤立的结局。

命运给你套上了一个个枷锁,设置了一道道难关。

害怕,只会让你永远生活在焦虑之中;逃避,也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只有勇敢面对,打破它的诅咒,才有机会获得新生。

顺其自然,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提升自己,改变你能改变的。

哪怕看起来很惨的命运,到头来也不过如此。

村上春树最经典语录我的自己(读懂村上海边的卡夫卡)(2)

3

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的你

父亲死后,卡夫卡被诅咒的灵魂慢慢得到松绑,他渐渐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在朋友帮助下,卡夫卡成为图书馆管理员,忙时工作,闲时读书,日子过得很充实。

最让卡夫卡感到欣慰的是,馆长佐伯对他很关照。

50岁的佐伯,优雅温柔,在卡夫卡看来,她像极了自己的母亲。

事实确实如此,佐伯就是卡夫卡的母亲。

母子俩意外相逢,却不知道彼此。

后来,奇幻的事还是发生了。

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卡夫卡在睡梦间,感觉有一个人进入自己的房间。

而这个人,就是佐伯的灵魂。

他们像分别已久的知己,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更像是热恋中的男女,如胶似漆。

就这样,“娶母”的咒语最终在卡夫卡身上得到应验,但卡夫卡并没有觉得惶恐不安,反而开始被一种莫名的温柔包围。

卡夫卡慢慢知道了佐伯的过去:

年轻时,佐伯深爱的恋人被无辜打死,受了刺激的佐伯变得神志不清,到处流浪。

在东京,佐伯生下卡夫卡,最终又抛弃了他。

兜兜转转许多年,佐伯依然没从当年的伤痛中走出来。

佐伯也终于明白,这些年没有她的护佑,卡夫卡就像没有雨伞的野孩子,在暴风雨中奔走,无家可回,受尽磨难。

在深夜的梦中,他们相互慰藉,卡夫卡内心的寒冰逐渐融化。

这一切,现实中的佐伯并不知情,但她又有所感应:

卡夫卡的到来,似乎填补了她曾经失去的时光,她应该从那段纠结一生的噩梦中走出来了。

于是,她烧毁所有的日记,放下了过往,准备开启新的生活。

然而不久后,佐伯突发心脏病,猝然死去。

刚刚和母亲产生一点互动,卡夫卡却又一次失去了母亲,十分沮丧。

关键时候,平行空间的中田,打开了象征着“治愈之门”的入口石,卡夫卡进入一片森林,重见佐伯,母子最后相认。

母亲殷切嘱咐他:“赶紧离开这里,返回原来的生活。”

她还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

从小到大,卡夫卡没有真正感受到爱,也没有真正被人需要过。

母亲的寥寥数语,将他内心缺失的空洞瞬间填满。

原谅、感恩和爱升腾而起,他终于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也放下所有怨恨,和母亲,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最后,卡夫卡接受母亲的教诲,结束流浪的生活,走出森林,回到都市,以积极的心态,融入了新的世界。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场暴风雨让人猝不及防。

职场失利、情场失意、身体抱恙、亲人离开……

残酷的现实,总是将我们打得遍体鳞伤,让我们在无数个暗夜轻轻啜泣。

与其抱怨生活的不公,不如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伤痕,磨砺自己,修复自己。

当你从人生的暴风雨中跌倒又爬起,所有的苦难都会成就一个更完整的你。

村上春树最经典语录我的自己(读懂村上海边的卡夫卡)(3)

4

歌德说:“世界万物无一不是隐喻。”

《海边的卡夫卡》这本神话寓言中,“弑父”是抗争不幸,而“娶母”则代表疗愈自己。

书中卡夫卡的遭遇,也是每个人一生的写照。

当你正深陷苦难的泥沼,在现实面前深感挫败,不如抽空看看这本书。

人这一生,没有一条道路会通畅无阻,也没有谁的生活永远阳光满满。

当你经历过坎坷和风雨,人生才更加具有质感和张力。

那些不幸的往事,在你咬牙熬过之后,也都有了存在的意义。

自渡者,天渡之。

作者:洞见·围裙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