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陇县只有木版刷印,且仅存在于衙门之内,如印制县志及其他官用公文表格等,均由官方经手,民间既无此项需求,故亦无人从事此种工艺职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西印刷产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印刷产业(陇县印刷事业的兴办)

山西印刷产业

辛亥革命后,陇县只有木版刷印,且仅存在于衙门之内,如印制县志及其他官用公文表格等,均由官方经手,民间既无此项需求,故亦无人从事此种工艺职业。

公元1921年(民国十年)间,我尚在童稚未入蒙垫。常忆先父杨润田翁,鉴于世局日新,民族文化事业,理当有所发展,遂与先祖共同商议,筹集白银二百余两,亲赴西安买就一套石印机器。

那时山路崎岖,载运不易,遂雇用驮骡两匹,驮运回陇。初,以先父曾跟随先祖父学得木匠手艺。便自行设计,制成一间四扇的玻璃门,在我家旧宅(现武装部院)东首门面开了一间石印馆,面街印刷。号名“维新书馆”,取其时代维新之意。当时城市虽然人少,但因石印系“洋”玩意,故经常吸引行人,群集于玻璃门前,延颈观望,赞其奇妙;颇得一般知识界人士赞许和支持,曾经风靡全城。

我家的印机,是上海造,无牌号,属人力操纵的三号机,机身是生铁所铸,下有四脚,上有大梁,中间装木制底板,由机身旁的八个小铁轮载负进退。大梁下部有木“高板”一条,用牛皮作面,求其软滑。石版置底板上,下有拐状手压扛杆,压下,则底板上升,松高,则底板下落。当底板上升时,板下大铁滚,即直接抵住板底,用手搅摇手把时(接在铁滚上)底板带石版可前后运动。印时,把石版(原先用白色人造石,后改成天然青石),搁于底板上,石版上有先已制好的印模,每印一次,需用牛皮面木棍滚墨一次,滚过后,盖上铅皮叶,(一头连在底板上)经搅摇一通后,上有高板下压,下有底滚抵转,上下合一,然后松放杠杆,底板降至小轮上,即可轻轻拉出,揭幵铅皮,印制即成。这样反复进行,每日可印五百至一千余版。虽然这种工作法费力大,速度慢,但已较诸旧的木版手工,就进步很多。而且一些名家书画,均可以用真迹印制,这是人们赞服的原因。

我由于当时年龄小,对这种操作很不明白;因问父亲,“为什么墨辊子通身有墨,而只沾上有字画处,别处何以不沾?”父答:“滚前要抹一次水,墨是油和的,水不沾油,因而别处不沾。”但对所有用品,如药墨、药纸等等,究不知其何物。可知那时一般人的科学常识水平,有多么浅薄!

印馆开门不久,秦州(天水市)听说陇县有石印,甘军司令孔繁锦即命令县政府通知,着带机器到甘肃去给陇南镇守使署,制印钞票。推辞不过,父亲便亲带技师西安人魏某,驮机器前往,以防孔军藉机扣留机器。历时达2月之久,家人日日探问情况,时时忧心忡忡,唯恐被孔军扣挡机器,所幸同去石印机十多部。印完即命返回,却因父亲常以忠诚待人,致所得印工,全部被他县同行骗走,分文未得,数月辛苦,全为奸人所有,父亲只得空手怏怏而回。魏师也因之回家辞去。所幸机器尚在。回家后又多方设法,重新开业。由于社会渐渐发展,需要印刷的品类,也日多一日,除民用的一般名片、果点笺、账簿、信封信纸外,还有其他宣传品。父亲感到一人不可支持,遂在凤翔请来全部领手一人,李铭掌管全部业务。即时又把店址迁到西小斜对门我家东边院子的高楼房下,石印机移到后厦,技师由路子明接任。记得民国十三年(记不准时间了)间买不到历书,农民十分不安,父亲便在上海由邮局买了一本,用石印仿印,便利了农民。同时那时正值禁缠足、禁蓄发和北伐讨张作霖、吴佩孚时期,这些宣传物都需要我店印刷,记得还有纪念革命烈士李大钊的宣言,及剿吴山土匪的地图等,也全需石印,对当时的宣传起了很大作用。也曾印过王宗维编的《劝戒烟歌》,对于戒烟也曾起到积极作用,因而很受群众欢迎。后又增设刻字、日用品及布匹等业务,年余后,风声渐大,众人嘱目,因之猜疑过重,支付浩繁,李铭遂即退手还家。不得已父亲只有亲身自理。于1926年甘军围城,财货被党玉琨军队抢劫一空,店内人员先后走去。

1938年,店址又迁回老家西街门面,展为三间,石印匠人是本店学徒伍长林掌握。第二年,天旱饥馑,生意已趋下风,兼之支应更加繁杂,税捐时常增加,即无法再开门面,只在后房经营印刷。朱森林又掌握了机器。我因毕业在家闲住,于是也就学会了石印工人手艺。虽无门面,但因系老字号,于1931年之际曾印了全县保甲户口编制册多份,收入相当可观,年余后,税捐繁重,无法支持,便悄然停闭了。先父体素衰弱,更加多次折磨,遂于1933年不幸早世。临终尤谆谆叮嘱,望我恢复石印,其对陇县印刷终生不渝之心,可见一斑。

1930年前后,凤翔孙万隆垂涎陇县印刷可为。便来陇,在朱志昌门面设了三间“鼎新书局”,(后改振兴书局)并带有石印。之后岐山人梁宗晋,曾在察院口摆过书摊,也羡幕印刷,于是家伯杨雨田、及董宝珊等合资,在西小东壁开了一所“中兴书局”,后改为“复兴书局”。设有石印。由此陇县印刷事业,即时蓬勃起来。

抗战初,我为承父志,曾开过一次“复兴书店”,但未至一年,被壮丁款、保甲款,逼迫关门,远遁外乡。是志未遂常耿耿在怀。骑三军驻陇时,曾被迫讹诈去石印机,由赵连城在西关开过“时代印刷社”两年多。印机被损坏。解放后,我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又重操旧业,开了一所“光华书店”,并在宝鸡买来一架二号石印机,由吴风祥掌握,由于政策对头,市场经济繁荣,生意大为发展。

1957年公私合营,3家印刷店,先纳入百货公司系统,后调整归于印刷厂,并且陆续改换石印成铅印,现在陇县的印刷事业,已经初具现代化规模。

(选自《陇县文史资料》第四辑)作者杨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