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发现一个规律,“秦王”这个名号,最容易成为皇帝。
据统计,从两晋到明朝这1500年内,至少有10位“秦王”登基称帝,其登基的概率,远远超过其他同类的王爵称号。
其中,最著名的秦王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除了他之外,后秦武昭帝姚苌、隋朝第四位皇帝杨浩、吴越忠懿王钱俶等9位皇帝(或国君)在登基之前,也被封为秦王。
实际上,秦王之所以能屡屡坐上宝座,是有原因的。从汉末开始,君主习惯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名来给亲王定名。在传统意义上,“秦王、晋王、齐王、楚王”四大封号最为尊贵,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这四个国家都曾是一时之霸主。又因为秦王是最终统一六国的君主,所以,在诸王中,一般以秦王为尊。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果:
被封为“秦王”的皇子,那么比太子以外的其他皇子年长,要么比大多数皇子优秀。当然,这只是普遍的情况,并不绝对。
所以,按照古代“立长立贤”的标准,一旦太子出现意外,“秦王”就占据很大优势,这就是“秦王”容易得手的原因。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秦王”都是香饽饽,例如,大明朝的第一代秦王、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就是诸位“秦王”中的失败者,根据史料记载,朱樉最终被3位妇人毒死,朱元璋得知情况后,却不为他说好话,直骂他死有余辜。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朱樉。希望通过史料的分析,带大家认识一位不一样的“秦王”。
一、太祖次子的优越感根据《明史·诸王传》记载:
太祖,二十六子。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棡、成祖、周王橚。
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中,马皇后一共生了5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标(太子),次子朱樉(秦王)、三子朱棡(晋王)、四子朱棣(燕王)、五子朱橚(周王)。
当然,在史学中,关于朱标和朱棣的生母到底是不是马皇后,有一定争议,甚至有“马皇后无子”之说,也就是说,朱樉或许也不是马皇后生的。但笔者坚持认为,研究历史,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相信正史的说法。朱樉之母,应该是马皇后。
朱樉出生于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他仅比大哥朱标小一岁。一年前,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刚好在攻打集庆(南京),听闻马氏生了个儿子,朱元璋大喜过望,在一块石头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四个大字,从此对朱标十分重视。等到朱樉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早已攻下集庆,心境不同,初次当父亲的感觉也已经不再,所以,朱樉并没有享受大哥那样的待遇。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年仅13岁的朱标被册封为太子,12岁的朱樉和诸位弟弟一样,最初并没有得到加封。直到洪武三年,朱元璋不顾众臣反对,宁愿违逆历史潮流,也要重拾汉唐时代的封藩制度,这样一来,朱樉作为除太子以外最年长的皇子,成为了明朝第一位藩王,被封为秦王。
按照朱元璋的初步设想,当时大明王朝的主要敌人来自北方,所以,他把几位年长的儿子的封地全部放到长城沿线。朱樉被封为秦王,藩地在西安;朱棡被封为晋王,藩地在太原;朱棣被封为燕王,藩地在北平……
到了洪武中后期,朱元璋一共在长城沿线的布局了西安、太原、北平、大同、平凉、广宁、韦州、大宁卫、宣化九个藩王,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明朝九大塞王”。
当然,到了永乐时期,由于明成祖朱棣本人就曾是塞王,他深知塞王权力太大是王朝的威胁。于是,朱棣通过分化、削弱、南迁三个步骤,形成了“明朝十三塞王”。“明朝十三塞王”人数虽然变多了,但是,它和“明朝九大塞王”相比,实力却被削减了许多。
笔者之所以赘述明朝“塞王”的事迹,只是想和大家说明,按照朱元璋的最初预想,九大塞王是以秦王朱樉为首的。再加上当时朱元璋有迁都西安的想法,所以,朱元璋派朱樉屏藩西安,本就对朱樉寄予厚望。
《明史·朱樉传》中还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
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樉为宗人令。
意思是,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朱樉身为家族次子,被朱元璋任命为宗人令。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朱标将来继承皇位,朱樉作为家族中威望仅次于朱标的成员,由他来担任“宗长”,管理宗室成员,约束其他藩王,最合适不过。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朱樉在个明朝初年的地位是非常超然的。可是,接下来,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想。朱樉也从一位地位超然的藩王,变成了恨铁不成钢的败类。
二、初代秦王的不安分《明史·朱樉传》记载:
秦愍王樉,太祖第二子。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
洪武初年的诸位皇子,大多是20岁离开南京,前往藩地。例如,朱棡、朱棣、朱橚都是20岁那年前去就藩。然而,对比下来大家会发现,秦王朱樉去西安的时候,已经23岁。
是说什么原因让朱樉推迟了三年才去就藩的呢,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毕竟是第一个要离开京城的儿子,朱元璋和马皇后不舍;第二,朱樉还没准备好。
笔者认为,朱元璋既然打算把儿子都派往边塞,断然没有不舍之理,朱樉就藩之所以推迟了3年,本质上还是朱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明史》云:
其年五月赐玺书曰:“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不胜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
意思是,洪武十一年五月,朱樉刚来到西安,紧接着朱元璋的圣旨就到了,朱元璋在圣旨上对朱樉说:“关中在汉唐时期,本来是繁华之地,元朝之后,这里民生凋敝。而今我平定了天下,关中百姓仍然要承担运输和纳税的劳役,百姓暂时得不到休养。你到达西安后,如果当地给你建的秦王府已经完工,就不要让当地百姓再做其他的劳役了。”
世人都说洪武大帝性格刚猛,手段狠辣,实际上,朱元璋对待官绅是有些残酷,但他对百姓还是饱含仁爱之心的。从朱元璋上述这段话,能看出他对关中百姓的关爱。他表面上是在说朱樉不要过度劳役百姓,实际上是在提醒朱樉,关中是汉唐故地,如果你用心治理,注重与民休息,未尝不能恢复昔日之繁华。
换句话说,朱元璋这是在给次子指出努力的方向。
笔者上文说,朱樉没有做好就藩的准备,实际上并非臆测,从朱元璋的谆谆告诫中可以看出,朱樉对自己的藩王生涯或许并没有做过多的规划,反之,他需要父亲的提醒。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他希望朱樉能够将关中之地再塑辉煌,希望朱樉能够爱民如子,希望朱樉能够成为大明朝藩王的表率。殊不知,朱樉刚到西安,就如野马脱缰,开始了“放荡不羁”的生涯。
朱樉不仅大兴土木,还荼毒百姓,做了很多劳民伤财的事情。朱元璋听闻之后,勃然大怒,下谕旨申斥朱樉。
据《太祖皇帝钦录》记载,朱元璋对朱樉说:
“尔所居宫殿城郭既完成,军民想望尔到必有休息之理,何期至无知,不念军民之艰辛,又欲将九龙池中亭子移往杨家城古殿基上。此一事,轻看不觉,若是昔日汉、唐子孙有此所为,则奸人易为借口,其王身命不保朝暮。”
朱元璋的意思是说,既然秦王府已经建成,你为何又生幺蛾子将九龙池中的亭子挪到杨家城古殿基上。这件事看似不大,但若放在汉唐时期,被有心之人利用,你的王爵就要不保了!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骂朱樉说:
“今朕见在,尔不晓人事,蠢如禽兽。朕加尔以责罚,庶可无疑。设若朕身后日久,尔蠢若是,非是为兄者之过,乃尔自取之也。”
意思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你简直像禽兽一样愚蠢。我惩罚你,你不要疑惑。若是我死之后你还这样,到时候不能怪罪你兄长不饶你,这全是你咎由自取。
《孟子》云: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秦王朱樉生于皇家,在亿万大明百姓中应该算是幸运儿,但是,他作为皇子,不能修身正己,作为藩王,不能治理一方百姓,实乃有负乃父所托。
三、非人君之器洪武十五年八月,离京四年的朱樉第一次回到南京,因为这一年马皇后病逝,大明皇子们纷纷奉旨回京奔丧。朱樉在南京城待了两个月,朱元璋多次耳提面命,希望他能做一代贤王。朱樉在父皇面前点头如捣蒜,待到朱樉回到西安,他表面上“恪尽职守”,暗地里仍旧我行我素。
《太祖皇帝钦录》记载:
(秦王)连年着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窘逼,无从措办,致令将儿女典卖。
意思是,朱樉连续多年向关内的军民搜刮钱财,有些百姓被逼无奈,只得卖儿卖女。
朱樉为了防止有人到京城告密,专门派人在沿途拦截赴京人员。所以,在表面上,朱元璋甚至认为朱樉已经“改过自新”了。这也是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让朱樉来担任宗人令的原因。
朱元璋和大多数开国君王一样,喜欢用联姻的方式来拉拢人心。例如,朱标之妻是常遇春之女,朱棣之妻是徐达之女,而朱樉的妻子有两人,正妃乃是王氏,是元末大将王保保之妹,次妃是邓氏,乃是开国卫国公邓愈之女。
当初朱樉迎娶王氏,本就是朱元璋想向王保保示好,有意劝王保保投降特意为之。实际上,朱樉并不喜欢王氏。史载,朱樉专宠邓氏。为了讨好邓氏,朱樉派人到沿海抢掠珠翠,导致许多百姓家破人亡。不仅如此,朱樉还在秦王府中滥用私刑,例如,他看哪个宫人不满意,便要割掉宫人的舌头,千方百计折磨对方。事后又怕对方多嘴,他又将这些宫人全部灭口。搞得秦王府的宫人都如履薄冰。
俗话说纸包不住火,朱樉的恶行最终还是被朱元璋强大的情报系统探知。朱元璋得知朱樉屡教不改,最终决定痛下杀手,给朱樉一个教训。
当然,朱元璋到底护短,他没有杀自己的儿子,反而将儿媳妇邓氏赐死。这件事一度让朱樉伤心不已。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以秦王有大过为由,召朱樉回南京。同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朱元璋希望朱标以长兄和未来储君的身份彻查朱樉。当年八月,朱标返京,为朱樉说了不少好话,朱元璋怒气稍解,这才允许朱樉返回西安。
殊不知,朱标自从从西安归来后,就渐渐病重,到了次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标一命呜呼。朱元璋悉心培养的接班人、大明朝的第一位太子竟然夭折了。
关于朱标之死,坊间有传言和朱樉有关。但正史上并无此记载。总之一句话,朱标死了,朱元璋一夜白头。
微妙的是,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朱元璋在考虑新接班人的时候,曾说过“燕王英武似朕”的话,曾有意立四子朱棣为太子。后来大臣刘三吾认为,朱标虽然死了,但朱标尚有儿子,皇位应该留在长子一脉。朱标之子朱允炆这才成了“皇太孙”。
抛开隔代传位的事实,按当时的情形,朱标去世,朱元璋在考虑朱棣之前,最应该考虑的人应该是次子朱樉,但是很明显,朱樉却不在朱元璋的考虑之列。这就充分说明,朱元璋从朱樉做的种种恶行中看出,朱樉不是人君之器。
换句话说,在朱元璋看来,以秦王朱樉的品性,能做好一个藩王就不错了,若做皇帝,或许会成为桀纣之徒。
四、死有余辜的结局朱元璋没考虑朱樉做接班人,朱樉本人是否有觊觎之心呢?答案是:有!
根据《太祖皇帝钦录》的记载,朱樉曾秘密派人将自己房中的床制作成五爪龙床。早在周朝时期,礼制上就规定“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明清时期,民间也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所以,朱樉作为亲王爵位,最多只能用四爪龙,他暗中在房中用五爪龙,其意不言自明。
不过,朱樉的这种行为还是被朱元璋知晓,朱元璋怒其不争,骂道:“僭分无礼,罪莫大焉!”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西番叛乱,朱元璋命朱樉带领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甘肃临潭县)平叛。宁正是明朝初年的名将,曾跟随徐达、冯胜立下不少战功,还跟随邓愈、沐英平定过西番之乱。在宁正的辅佐下,朱樉终于扬眉吐气一次,他打败了叛军,上书给朱元璋夸耀自己的功劳。《明史》云:
帝悦,赉予甚厚。
朱元璋大喜,给了朱樉非常丰厚的奖赏。
实际上,朱元璋是从军旅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帝王,打仗那点事儿他门清。此次平叛,到底是宁正之功还是朱樉之功,朱元璋心知肚明。他之所以还要厚赏朱樉,不过是想在有生之年,给秦王一脉多留点资本而已。
遗憾的是,朱樉并没有体会老父亲的一片苦心,朱元璋刚奖赏过他,他就命人将西番叛军中的美女全部掳入秦王府,连孕妇也不放过。不仅如此,朱樉还掳走150名幼女,又将150名幼男阉割,很多西番家庭因此家破人亡。
洪武晚年,朱元璋一心想安抚西番十八族的百姓,朱樉如此做法,不仅残忍暴虐,而且还坏了朱元璋的大计。朱元璋得知朱樉的罪行后,发天子之怒,不仅打算追回对朱樉的封赏,还打算将他带回京城严惩。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等到严惩朱樉的机会,因为就在朱元璋派人前往西安的时候,朱樉死了。
朱樉是怎么死的呢,《太祖皇帝钦录》记载:
非法刑诸宫人,有割去舌者,有绑缚身体埋于深雪内冻死者,有绑于树上饿杀者,有用火烧死者。老幼宫人见之,各忧性命难存。以致三老妇人,潜地下毒,人于樱桃煎内,既服之后,不移刻而死。
意思是说,朱樉平时作恶多端,伺候他的宫人们每日战战兢兢,终于有一天,有三位老妇人忍无可忍,偷偷在朱樉经常食用的樱桃煎中下毒,最终,老天有眼,朱樉果然毒发身亡。
朱樉去世后,朱元璋一方面要严惩凶手,另一方面却让礼部和宗人府降低朱樉葬礼的规格。朱元璋说:
“呜呼!观尔之为,古所未有!论以公法,罪不容诛!”
朱元璋的意思是说,像你这样的藩王,亘古未有,我杀死毒死你的凶手,是因为你是我儿子,但你之死,实在是死有余辜。
当时,朱元璋已经年近古稀,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说出这句话,可见对儿子有多么失望。
朱樉去世三年后,晋王朱棡去世。同年,朱元璋驾崩,享年71岁。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时,放眼望去,燕王朱棣已经成了朱元璋在世的诸子中,年龄最长的一个。于是,新的故事开始了……
五、写在最后的话朱樉去世后,朱元璋给了他一个特殊的谥号:愍。因此,后人称朱樉为秦愍王。“愍”的意思是“忧患、痛心之事”。一个谥号,就能准确地概括大明朝第一位秦王的一生。
《左传》中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朱樉凶残暴虐,和他的结局,是有因果关系的。
笔者认为,秦王朱樉的人生,实际上是古代藩王某个极端的放大表现。在封建社会,藩王处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他的权力过大,享受的待遇过于丰厚,而又缺乏特定的监督时,就容易忘记初心,而承担这一糟糕后果的,往往是黎民百姓。
当然,笔者不否认古代有“贤王”的存在,但在封建体制下,朱樉这样的藩王并非个例,他代表的,实际上是“家天下”的格调。这才是后人应该思考和避免的地方。
后记:在明朝,秦王朱樉这一脉并没有起到“屏藩长安”的作用,朱樉死后,他的长子朱尚炳袭承秦王爵位(第二代秦王),但是,朱樉的六子朱尚炌曾在永乐年间意图谋反,被贬为庶人。从此之后,秦王朱樉一脉在明朝并没有出过杰出的人物。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兵,由于李自成发迹于西北,所以秦王一脉最先遭到冲击。明朝崇祯十六年,明朝第十五任秦王朱存极竟然公开投降李自成,成为最先投诚大顺军的明朝藩王之一。若朱元璋知道后代如斯,不知道是否位保留秦王一脉而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