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年腊月十四,冬日里阳光明媚,一束光照进了大牢,照在海瑞的身上,温暖和煦,这时,狱卒给他端来大鱼大肉,他知道,自己的"断头饭"终于来了。

海瑞二话不说,拿起筷子一顿狼吞虎咽,一次"光盘"行动就完成了。

他斯文地擦了擦嘴,端坐着,等狱卒动手。

这时,只听一个狱卒说:"海大人,皇上驾崩了,他留了遗诏,要新帝重用您,您很快就能出去了。"

听完这话,海瑞愣住了,紧接着,他嚎啕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哭到开始打嗝,一打嗝不要紧,把刚刚吃进去的又都吐了出来。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1)

这可把狱卒给吓坏了,心想:海大人难不成脑子有问题?

海瑞是真的为嘉靖难过,因为在海瑞的心里,嘉靖是君父,那他当初为什么还会因为骂嘉靖而进监牢呢?

这还要从海瑞不愿与官员"同流合污"说起!

【1】

1514年,海瑞出生在一个秀才之家,但他的秀才老爹很早就过世了,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惟命是从。

据史料记载,海瑞三十多岁,已经娶妻生子了,他依然跟母亲同睡,可见,海瑞对母亲的依赖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海瑞的母亲确实是一个可以依靠且值得敬佩的女子,她虽然没有像孟母那样三次搬家,但她始终信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至理名言,家里再苦再穷,她宁可出去给别人做针线活,也要供海瑞上学堂。

读过圣贤书的海瑞,谨遵圣贤教诲,为海瑞长大后成为"知行合一"的教育家奠定了基础。

那时,小小的海瑞就有了自己的梦想:超越父亲,考上举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海瑞努力拼搏二十余年,直到三十六岁了才实现梦想,考上举人。

此时,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继续科考,直到考中进士,就可以七品官起步,平步青云;或者等待机会,直接入仕,最后能混到个七品县令,就是祖宗保佑了。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2)

海瑞清楚自己的实力,从来就不是学霸的他,就算考糊了自己也未必能考中进士,不如就去吏部报道,分个闲差,带着老娘安享晚年,也不错。

还好,老天眷顾海瑞,仅用了五年时间,他就等来了一个职务:福建南平县教谕。

收到任命通知,海瑞就带着老娘去了南平。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海瑞只烧了一把火,就给自己得了一个"海阎王"的绰号。

【2】

那个时候的学校没有 "校规",只要考上了举人,就没人管你来不来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休假,全都随意。

但现在海瑞来了,他颁布了《考勤制度》:有事请假,无事不得旷课。

这下,学生们的自由活动被"海阎王"给判了死刑了,好日子到头了。

大家都以为,这把火烧烧几天就得了,总有灭的一天,可谁知,直到海瑞高升,这把火都烧得旺旺的。

而且,海瑞以身作则,最早来最晚走,整得大家都不好意思违规了。

学生们都被海瑞治服了,治得服服帖帖的,连带着家长都待见海瑞,因为他不收礼,对同学一视同仁,简直是教育界的"陶行知"呀!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3)

正当海瑞在学校混得如鱼得水的时候,上级延平县知府按例来视察,这可是五品官员,海瑞是几品呢?

没品,但人家有圣人的教诲:为师者不跪

所以,当知府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跪下了,只有海瑞腰杆挺得笔直,从此,他又多了一个绰号"海笔架"。

别说,还真形象!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4)

知府大人心里憋屈,但他没说,甩手走了,谁知,让他更憋屈的还在后头呢!

因为不久,巡按御史来了,"海笔架"依旧不跪。

御史可是中央来的,知府得罪不起,海瑞帮他得罪了,于是,御史饭都没吃就走了,知府饭都没吃就来骂海瑞了。

海瑞就听着知府骂,知府骂够了,他拱拱手回家吃饭去了,知府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海瑞就是这么一个"百姓喜欢,上司讨厌"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放在当今社会,那也是不可能升官,能平安混到退休就已经不错了。

可在那个靠"上司"举荐的年代,海瑞竟然升官了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5)

1558年,海瑞收到调令,去浙江淳安任知县,官拜七品。

别人求爷爷告奶奶,送金子送银子,也不一定能混个七品官,海瑞却在分文未送,还得罪上级的情况下,连升六级,海瑞哪里来的好运气呢?

说起来,实干家还是有人欣赏的,此时欣赏他的贵人就是朱衡。

【3】

朱衡当时是福建的学政,他看到了海瑞在教育上的改革成效,十分欣赏他,就把他推荐给了上级,海瑞才能官升六级,当了知县。

海瑞到了淳安,得到了县里主要官员的热烈欢迎,他们个个毕恭毕敬地迎接海瑞的到来,即使这样,还是没能阻止海瑞新官上任烧的那"一把火"。

这次他没有立新规,而是除旧制

他戒掉所有"灰色收入",这可是官员们"发横财"最主要的途径。

开始大家以为他是三分钟热度,等这个热度过了,海大人自己就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他也要生活的,不是吗?

让人想不到的是,海大人自给自足:上班走路,不坐轿;每天吃白菜豆腐,穿粗布麻衣……

官员们看不到希望了,就自己还自己找出路。

最后,他们想到的出路就是"罢工",也就是现在说的"非暴力不合作",大家都等着看好戏,看你海瑞一个人怎么玩转整个县衙。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6)

于是,淳安县衙就出现了这样"诡异"的一幕。

衙门里没有师爷,他自己结案;没有文书,他自己记录;没人巡街,他就自己多走两圈;没有助手,他自己查案,自己审案,自己判案;没人打板子,他就把家里的下人叫来凑数。

就这样,海大人一人把控整个县衙,依旧有条不紊,眼瞅着县衙里的人都要失业了,大家赶紧回来,各司其职。

这下,海大人又把县衙里的人给治服帖了,就算有心里不服的,也不想丢了工作。

对待下属严苛,这都是小事,大家为了混口饭吃,都能忍。但面对京中的大官,他依然"铁面无私"。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7)

胡宗宪的公子来县里"旅游",海瑞不但对他不理不睬,还替胡宗宪教训了一回儿子,只能说胡大人心胸开阔,不跟他计较。

但不是谁都像胡大人这么通情达理,海瑞的运气也不是一直都这么好,就在他又一次不热情接待,得罪了这位京中来的大官鄢懋卿大人,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4】

淳安县在海瑞的治理下,百姓的负担小了,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却叫苦连天。

终于有一天,淳安的官员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咱们海大人升迁了,调到嘉兴当通判。

于是,淳安的官员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而嘉兴的官员则唉声叹气,叫苦连连

这时候鄢懋卿的的小心眼发作,跑到嘉靖面前告了海瑞一状,结果可想而知,海瑞的通判一职没有了。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8)

如果没有贵人朱衡,海瑞没准都要回家种红薯了,哪里还能再混迹官场,彼时的朱衡已经是此时的吏部副部长了。

在朱衡的暗中维护下,海瑞虽然没能去嘉兴,但还是混了个江西知县。

别看海大人不招官场的人待见,但是他业务好,每次考核都能名列前茅,加上朱大人的暗中保护,海大人又升官了,这次可是正儿八经的京官。

京城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从来不惧官员的海大人,上骂皇帝,下骂百官,路见不平一声吼,这次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嘉靖,直接把自己送进了大牢

他的一封《治安疏》,把嘉靖骂了一顿,气得嘉靖桌子都掀翻了,当场就命人捉拿海瑞归案。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9)

这时,嘉靖的贴身太监说:"据说海瑞这个人脑子不太好,在上书前他已经买好棺材,等着您去抓他呢!"

嘉靖虽然沉迷炼丹,却也不是不学无术的昏庸之辈,他平日里经常拿"尧舜"自比,此时,嘉靖听说海瑞竟等着自己去抓,他的气就消了一半,拿起被丢在地上的奏疏,又咬着牙读了几遍。

嘉靖说道:"海瑞他是想做比干,我却不是纣王!"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命人先把海瑞抓起来,受点皮肉之苦再说。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10)

就这样,海瑞被关进了大牢,他的壮举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封《治安疏》,让海瑞在百姓的心中名声大噪,成了大家敬仰的"海青天",也为后世的影视作品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其实,海瑞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的完美,他不是圣贤,他也犯过错,他所犯下的错误,要么因为他最敬爱的母亲,要么因为他心中的信仰。

古语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为了完成他的孝,他不惜连休两妻,70岁那年还又纳一房妾室,幸好第三位夫人生下两子,全了海瑞的"孝道"。

但这两个儿子却在海瑞上《治安疏》的那一年都夭折了,有人说他自己都不想活了,为了不让孩子受罪,亲手弑子,但真相如何,已无从考证。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11)

但海瑞杀女却被明代人姚叔祥记载在《见只编》里,只因5岁的女儿吃了仆人给的一块糕饼,海瑞大怒,骂道:"女子怎可接受男仆的糕饼?你只有饿死,才算我的女儿!"

小女孩听了父亲的话啼哭不止,不肯进食,7天后还真就活活饿死了。

后人皆称:"非海公,不能生此女也。"

可女孩何辜?

就为了这"吃人的礼教",和成全她父亲近似"疯狂的信仰",悲哀呀!

这不是海瑞一人的悲哀,而是整个封建制度下,所有人的悲哀!

而这件事也让海瑞近乎"完美"的人生,有了一点瑕疵。

【6】

嘉靖死后,新帝登基,海瑞被释放,但在新皇帝(万历帝)的心里,海瑞就是一个"讪君卖直"的沽名钓誉之辈,虽有才能,却不能得到同事的认可,这样的人又能走多远呢?

在一个与自己三观不合的皇帝手里工作,海瑞只能当一个空有头衔却无实权的职务。

即使这样,不合群的海瑞还是很快就受到了排挤,被革职赋闲了16年,直到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才重新被启用。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12)

万历帝启用他的目的是把海瑞设为标杆,成为众人的榜样,万历帝说:"海瑞这人,办事能力一般,但其清其廉,却是我大明所缺的。"

此时海瑞已是72岁高龄,他任职期间,依旧严惩贪腐,惩治豪强,勤俭律己,那些官吏听说海青天来了,吓得自动辞职,土豪劣绅纷纷搬家。

但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实干家,又一次被弹劾了,还给海瑞安了一个搞笑的罪名"鱼肉士绅",这样的罪名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海瑞独享。

73岁的海瑞又一次被贬职到南京,仅上任两年,就病死在任上。

嘉靖皇帝为何要勒死嘉靖皇帝(上骂皇帝下骂百官)(13)

海瑞出殡那天,南京城万人空巷,痛哭声撼天动地,百姓自发地穿白衣戴白帽,赶来祭奠海瑞。

纵观海瑞这一生,他将"清廉"贯穿始终,为百姓做实事,却成了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认真到偏执,下惩贪官,上骂昏君,知行合一,他虽不是救世的宰相,却是百姓心中的"青天" 。

相较于影视作品中的海瑞,真实的海瑞或许没有那么的完美,但他在明朝那样一个贪官横行,宦官当道的朝代,能严于律己,一心为百姓,他不仅是一种信仰,他更是信仰活着的样子。

这正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真实写照。

. END .

【文| 妞妞】

【编辑| 改改】

关注为了保命,他娶了100多位小妾,最终活到70岁,后人却投靠了清朝

死后一幅画卖了35.9个亿,生前却穷困潦倒,他为什么这么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