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日本神奈川县,天气已经转冷,一个废弃的学校突然迎来了一波人流,有头发陷入危机的中年人,有手牵手的情侣,有抱着孩子的父母。当他们看到教室里的黑板时,许多人泪流满面。

32块黑板上画的是《灌篮高手》全国大赛结束十天之后,樱木、流川枫、三井寿、宫城、赤木、晴子等人,各自的轨迹。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

有些人甚至是从世界各地专程飞过来,只是为了和《灌篮高手》说一声再见。

时至今日,漫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流行文化,有人因为一部漫画而投身一项事业,有人从此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一部漫画从开始到终结,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许就是漫画的魅力。

据统计,2019年,日本漫画市值达到了4414亿日元,相当于280亿人民币。而2017年广义动漫产业市场规模则已有2万亿日元,日本也是世界第一动漫出口国。

日本漫画经历了哪些事件才达到如今的地位?

又有哪些人物和事件改变日本漫画的走向?

日本社会对于漫画的态度又是如何转变?

世界其他国家又是如何看待日本漫画的?

伴随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聊聊日本漫画的发展历史。

为了便于理解,我把日本漫画划分为5个时期

一、史前时期(1900-1945)

其实最早可以算做漫画的是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但浮世绘毕竟还是算绘画。

真正意义的漫画这时候还没影子呢,但有几个条件为漫画发展提供了土壤。

1、印刷和出版社的发展: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全面学习西方,此时日本国力不断提升,老百姓条件也越来越好。生活有保障,艺术、文化方面就有追求,有市场自然就有商机。

在东京有个哥们叫野间清治,超级喜欢演讲,随时随地张口就来,可以说是个“超级演说家”。当时学校里流行辩论,这哥们思路清晰,表现力又强,经常把别人怼的哑口无言,他还不过瘾,心想,我演讲那么好,不能让全国知道太可惜了。

他准备搞本杂志,就叫《大日本雄辩会》,可是他没钱,这点困难怎么能难倒一个有梦想的男人呢?

于是他翻了翻黄页,找了一家“大日本图书公司”,说我们都姓“大日本”,兄弟单位,出点钱帮我出版吧。结果还真给他忽悠成功了,1909年杂志出版,别说,销量居然不错。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2)

之后,野间清治再接再厉,又创立了《讲谈俱乐部》,虽然就是门口挂一块招牌的“野鸡路边社”,但一家小杂志社就这样成立。

当时还有家专门印刷小学学习资料的出版社也刚成立,他们出版的杂志光听名字就很厉害,比如《小学5年级》、《小学6年级》、《小学3年级》,后来干脆还有《幼儿园》,不仅制霸小学,连幼儿也不放过。这家杂志社就叫“小学馆”。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3)

1926年,小学馆内部有人觉得孩子们也应该有点娱乐嘛,但是小学馆的人说我们是搞教育的,要搞娱乐你们自己搞,结果就分离出一个部门搞娱乐,这家杂志社叫“集英社”。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4)

当时这不过是3家自娱自乐的小杂志社,但日后,这3家却成为了日本动漫不可撼动的“三巨头”。

对漫画而言,这时候杂志内容虽然主要是文学和政治,但也为日后成为漫画的载体打下了基础。

2、纸芝居和绘物语:

纸芝居就是一个说书人,推着辆自行车,车上有个大箱子,箱子里有几幅画。说书人就配着图讲故事。

绘物语其实就是连环画,一张图配一大段文字,相比纸芝居画的数量更多点。

相比芥川龙之介和川端康成高大上的小说,纸芝居和绘物语属于民间走街串巷的小生意,相对比较低端,但阅读门槛相对也低,同时也给漫画普及打下了基础,让老百姓养成了看图的习惯。

3、电影传入日本:

电影对漫画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法,因为电影是动态的,而漫画是静态的。尽管本来两者有明显区别,但如果能将电影手法加入漫画,会是发生什么情况呢?

这个问题像种子一样撒播到一些小朋友心中,在日后他们将给日本漫画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段时间漫画虽然还没有产生,但环境和土壤已经成熟,而且从明治维新到40年代,日本经济虽有起起落落,但始终在发展。按照这个势头,漫画很快会产生,可是接下来一系列事情让整个日本走入深渊。

二、草根创业时期,赤本-贷本(1945-1968)

趁着一战欧洲国家窝里斗,日本闷声发财,最后不自量力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最终,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之后,成为了一堆废墟。

这下子整个日本都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加上还被美国制裁,可以说陷入了一个超级低谷。

此时从事印刷的小作坊开始发行赤本漫画。所谓“赤本”最早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当时为了节约成本,小作坊会用劣质纸张来印刷小说,并统一印上红色封面,这就是“赤本小说”。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5)

到了战后,纸张资源匮乏,好的纸肯定先印文学作品或正规教材,加上相应审查机构也瘫痪了,于是“赤本”又卷土重来。

当时日本虽然战败,但好歹也富过,见过市面,旧题材没人要看,所以“山寨”、“盗版”作品横行,类似“葫芦娃大战变形金刚”这样的事情,日本也没少干。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时候,日本漫画历史上,最传奇的人物:手冢治虫,登场了。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6)

当时各大赤本漫画作坊都缺作者,所以广发征稿函,手冢就去投稿,结果小试牛刀,有几部4格漫画就发表了。由于当时赤本漫画还是以绘物语方式为主,就是几幅画,配大段文字。

有一个叫酒井七马的人想把英国小说《金银岛》给改编成漫画,正巧遇到手冢,两人一拍即合。新作品名字叫《新宝岛》。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7)

手冢因为从小就经常去看电影,他觉得漫画可以用电影的手法来表现,所以在《新宝岛》里,手冢用了美漫里的分镜概念,电影的构图,气泡式对话框,在画面上加入拟声词,一下子让静态的画面产生了动感。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8)

这对日本漫画来说,是革命性的改变,日后也成为“新漫画”的标准,但在当时还是非主流,受到许多前辈和评论家的诟病,而且手冢本来画了250页,结果被删减到只有60页,这也直接导致了和酒井七马的决裂。

而自《新宝岛》之后,手冢治虫就成为了新漫画的头牌,又陆续发表了《遗失的世界》、《吸血魔团》、《大都会》等赤本漫画。

手冢的作品不仅大受欢迎,对一些人的人生都产生了影响,这些人包括藤本弘、安孙子素雄(两人后来合称藤子不二雄)、石森章太郎、横山光辉、大友克洋等日后日本漫画界传说级的人物。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9)

“赤本漫画”在短时间火起来了,看到赚钱,小作坊也越开越多,到1951年,赤本漫画大繁荣,各类作坊达到3000多家。可是竞争也逐渐开始激烈,大家本来也是赚快钱,没人讲究质量,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劣质内容、甚至三俗内容都开始来了。

这种情况下,一是许多漫画看一遍就放家里积灰了,浪费钱,二是家长一看,这什么玩意,都不让小孩买漫画了,所以“赤本”销量直线下滑。

这时候“贷本”漫画开始流行,“贷本”其实就是出租屋,本来出租的都是小说文学类,“赤本”进入出租屋后,小孩原来买1本的钱,现在可以借5本,划算很多,于是“贷本”时代开启。

但实际上,漫画本质上还是“赤本”,虽然火过一阵子,但到了6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好转,人们开始对内容和质量有所要求,所以到60年代,“贷本”时代基本告完结。

但是“贷本”时代的意义在于,让漫画这个行当可以持续下去,至少有200多位漫画家在此期间,得到大量实战的机会,为之后的杂志时代储备了人才。

三、漫画杂志争霸时期(1947-1968)

战后美国对日本行业制裁,出版业被强制开除了许多骨干,这批人没办法,只好自己创业,不过这也间接导致正规军进入漫画行业。

当时做的最大,打得最凶的2家是:

前讲谈社编辑加藤谦一创立的“学童社”,代表刊物:《漫画少年》,主要作品包括:山川惣冶的美国西部类漫画《银星》等;

前小学馆职员秋田贞夫创立的“秋田书店”,代表刊物:《冒险王》,主要作品包括:福岛铁次的幻想类漫画《沙漠魔王》等;

本来这2家水平差不多,而且都是绘物语漫画为主,但是手冢的出现打破了平衡。

在“赤本”和“贷本”的火爆影响下,东京的大出版社也经常收到读者来信,说我们要看手冢的漫画,这下子这些出版社才反应过来,当年我们自己送走的是财神爷啊。

原来手冢刚画完《新宝岛》,和酒井七马决裂后,其实去过一次东京,当时就想去更大的东京发展,结果跑到东京给怼得够呛,一是东京人本来就看不起关西人,二是手冢的风格当时太有革命性。

东京的漫画家就吐槽说:“这是漫画的歪门邪道啊!怎么画是个人的自由,不过我希望这种漫画只有你一个人画。”

等到东京的编辑们下岗再就业,这下轮到他们去关西求“前女友”复合了。好在手冢的妹妹正好去东京上大学,而且东京毕竟是大市场,所以手冢还是去了。

不过手冢选择了一家小出版社,新生阁,因为新生阁的编辑铃木省三是他上次到京时,唯一给他好脸色看的人。铃木此时也创业了,杂志名叫《少年少女漫画与读物》。顺便一提,他后来成了集英社的重要董事。

手冢第一部在杂志连载的漫画叫《虎博士的神奇之旅》,小试牛刀之后,手冢就开始开挂了。

当时杂志社都是约稿,所以作者可以给多本杂志供稿,手冢的“四大名著”就出自多本杂志。

1950年《漫画少年》开始连载《森林大帝》;

1952年《少年》开始连载《铁臂阿童木》;

1953年《少女俱乐部》开始连载《缎带骑士》;

1954年《漫画少年》开始连载《火鸟》;

《森林大帝》是分镜漫画的里程碑,后来还在美国播出,直接影响了美国人拍了《狮子王》。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0)

《铁臂阿童木》可以说日本第一个超级英雄,不仅轰动全日本,中国70、80后也非常熟悉。阿童木也可以说日本第一个重量级IP,当时卡西欧刚进入中国,他们想到的策略是免费让央视播放阿童木,但要捆绑卡西欧的广告,一度让中国孩子以为阿童木是卡西欧造的。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1)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2)

《缎带骑士》则是少女漫画的开山之作,有点西方花木兰的意思。

《火鸟》的创作则贯穿手冢的一生,这部作品已经不是一部漫画了,而是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万物轮回,是一部拥有宇宙般浩瀚深度的作品。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3)

再说回《漫画少年》和《冒险王》的斗法,由于《森林大帝》这部重磅作品,一下子把《冒险王》打趴下了。后来《冒险王》又找了好几个老法师来,但读者已经被分镜漫画所吸引,绘物语的衰退已不可避免。

结果《冒险王》想了个损招,既然干不过手冢,就让手冢“左右互搏”吧。当时也没有规定一个作者只能给一家供稿,《冒险王》一下子让手冢开了4部连载,包括1953年的《太平洋X点》和《李蒙小子》,1954年《地球的恶魔》,甚至还让手冢在《冒险王》姊妹杂志《漫画王》上连载《我的孙悟空》。

说起西游记,不得不提手冢和万籁鸣老先生的一段往事。手冢上中学时,看过中国动画《铁扇公主》,惊为天人,也正是这一刻,让他立志成为一名动漫从业者。后来手冢还特地来中国与偶像万籁鸣老师见面,那可惜的是,中国动画水平后来直线下滑,至今也没有创造出超越《大闹天宫》的动画。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4)

当时大小杂志都看中手冢的吸金能力,后来导致手冢一个月内同时要连载9-15部漫画,这在现在简直无法想象。当时为了自家漫画能按时画出来,手冢家里的编辑最多时同时有9个,互相打架是经常的事,手冢经常会找各种借口溜走,有的编辑甚至偷偷半夜把手冢接走,秘密给自己先画。

但总这样肯定不行,后来为了保证进度,手冢又开创了助手制度。

东京都丰岛区椎名町五丁目2253号,是一座两层的木造公寓,名叫常磐庄。手冢刚到东京时就租在这里,其实就是个集体宿舍,又不少隔间,手冢当年房间只有四叠半,也就是7平米,条件可算非常艰苦。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5)

当时有许多仰慕手冢的新人漫画家,也陆续集中到了常磐庄,这就包括:寺田博雄、藤子不二雄2人组、石森章太郎、铃木伸一、赤冢不二夫、水野英子等。

这些人后来太有名,故事也太多,就不放此篇了,列举他们的作品吧:《哆啦A梦》、《假面骑士》、《阿松》、《Q太郎》等。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6)

当时这些人都很受手冢照顾,当手冢被逼的忙不过来的时候,经常会想到让他们来帮忙,为了保持画风统一,手冢把所有角色的服装、道具、风格都进行标号,所以哪怕手冢不在,助手们也知道这里该画什么,这一做法也沿用至今,大大提升了漫画制作能力。

《冒险王》和《漫画少年》的竞争最后以《冒险王》的胜利而告终,而实际上胜利的原因是加藤清一回归“讲谈社”。

本来《冒险王》看看周围,都是弟弟级别的,谁知道好景不长,漫画的香味终于引来了巨头。我们开头曾经讲过的,讲谈社和小学馆,此时已经是综合性集团,和只有一本杂志的小出版社相比,就如同大象和哈士奇的差距。

虽然《冒险王》将《漫画少年》的作者群都拉拢过来,但是讲谈社和小学馆的优势在于渠道和集团化作战,他们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年龄段覆盖杂志,而且他们设立各种新人奖,建立了作者梯队,覆盖区域从关东到关西全掌控。

秋田书店此时只能退居二线,于是漫画进入了全新的正规军时期。

四、正规军入场时期(1959-1968)

1959年初,市场对漫画产品的渴求,已达到炽热阶段。讲谈社和小学馆都觉得,杂志一个月出一本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于是双方都在酝酿出一本周刊,小学馆的新周刊叫《周刊少年Sunday》(简称Sunday),讲谈社的新周刊叫《周刊少年Magazine》(简称Magazine)。

本来计划6月上线,结果双方各自打听,为了占据竞争优势,今天我比你早2周,明天我比你早1个月,后天我再比你早15天。结果这2本杂志在1959年3月17日同时公布了创刊号,可见竞争惨烈。

我们再来看看漫画内容,双方同时推出5部作品。

《Sunday》是:手塚治虫的《惊奇博士》、寺田博雄的《运动健儿金太郎》、横山隆一的《宇宙少年トンダー》、山田常夫的《ローンレンジャー》、高垣葵与藤子不二雄合作的《海王子》。

《Magazine》是:高野义辉的《机器人13号,出发!》、山田英二的《疾风十字星》、远藤政治的《冒险船长》、伊东章夫的《看门狗阿吉》、忍一兵的《左近右近》。

看这几个名字,哪怕你是资深漫迷,《Magazine》的几部作品知道的也不多。首次交锋,《Sunday》完胜没悬念。

接着还没完,1961年4月,《Sunday》放了个大招,横山光辉的《伊贺之影丸》发布,后来的《火影忍者》、《甲贺忍法帖》都是借鉴这部作品。1962年,《Sunday》又放个大招,最早的无厘头搞笑漫画《阿松》发表,赤冢不二夫凭借此作,成为日本“搞笑天皇”。1963年,又出现了《哆啦A梦》这样的作品。

就这样被《Sunday》压制7年,终于到了1966年,《Magazine》开始反击。此时的讲谈社发现了一个叫梶原一骑的男人,这家伙吊儿郎当,张着一张黑社会大哥的脸,从小就以打架出名,后来还伪造学历,画功还超级烂。但这家伙讲故事的能力超级强。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7)

于是讲谈社让梶原一骑撰写脚本、川崎伸作画,推出了棒球漫画《巨人之星》,让《Magazine》终于牛气了一把。那《巨人之星》牛在什么地方呢?

梶原写的故事首先就天马行空,加上川崎不懂棒球,所以也不管是否符合实际,最后画出来效果却超级好,后来许多运动漫画像《网球王子》、《足球小将》、《黑子的篮球》里各种脱离物理定律的绝招都来自《巨人之星》的启发。

本来棒球在日本也算大众运动,但这部《巨人之星》直接将棒球推向高峰,也让许多少年投身到棒球运动中。

接下来的1968年,随着《Sunday》陆续收复失地,《Magazine》又放了个大招。这次是强强联合,讲谈社找了梶原和他们一直看中的漫画家千叶彻弥合作,推出了拳击漫画《明日之丈》。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8)

《明日之丈》讲的是一个拳击手不断挑战世界,挑战自己的故事,对于读者来说,不光是看漫画,更是被漫画主人公的精神所打动,所激励。

正如主人公矢吹丈的台词:“我有我自己的理想,我会以生命的热诚去换取我的理想,我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我的青春就是在鲜红的血里面尽情地燃烧,让自己的生命最后化为雪白的灰烬!”

故事的结尾,矢吹丈与世界最强拳王战斗至最后一刻后,已无法再站立。他瘫坐在凳子上,浑身是伤,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用最后一口气,把拳套交给了女主角叶子,安详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正如他说的,将生命燃烧至灰一样的白。这个结局迄今仍是日本漫画史上最经典最感人的结局,没有之一!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19)

而当《明日之丈》完结后,全日本的读者居然穿着丧父,带着黑纱,跑到讲谈社公司门口,给一个漫画人物举办了一场葬礼,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就在讲谈社和小学馆打得热闹的时候,远处却开来了一艘海盗船。

五、三国鼎立时期(1968-至今)

开头我们讲过,小学馆当年分了一个小部门出去,就是“集英社”,一直混到1968年,集英社才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杂志《周刊少年Jump》(简称Jump)。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20)

作为集团私生子,《Jump》创刊的时候甚至都找不到印刷厂愿意帮他们印,后来好不容易托关系才印了10万册。

虽然憋着一股气要超越小学馆,但对于年轻的《Jump》来说,作者不论名气和数量都不如讲谈社和小学馆,那么该如何弯道超车呢?

《Jump》的战略分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的话要突出重围,只能剑走偏锋,所以初期《Jump》的作品可以说“很黄很暴力”。

创刊的时候,永井豪的《无耻学院》就引起巨大争议,“掀裙子”、“露内裤”的鼻祖就是永井豪了,在之后的《Jump》的许多漫画里,包括《七龙珠》、《海贼王》等都有这些桥段,不过尺度方面还比不上永井豪。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21)

另外一部暴力漫画就是本宫宏志的《小鬼当大将》,你可以理解为最早的古惑仔漫画,讲的都是不良少年如何不良。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22)

这2部漫画内容都相当反叛,但当时的学生也开始叛逆,反权威、不循规蹈矩反而成为时尚,《Jump》因此一炮打响。

但是《Jump》高层也明白,游走在灰色地带不能长久,所以为了远期的成功,作出了2点创新:

1、专属契约制度:

这项制度简单说就是,作者和《Jump》签了独家协议,除了稿费,作者还能得到签约费和专属费。

原来的漫画作者为了赚钱,可以在多家杂志上开连载,但不可避免出现“左右互搏”现象,有时候作品质量也不好保证,而一家杂志让新人作者火了以后,竞争杂志却只需要高价挖角就行了,这其实让许多杂志都头痛不已,可他们又不敢得罪成名的作者。

而《Jump》反正也是从零开始,所以也不怕得罪人,由于新人在老牌杂志也没什么机会,干脆都投入到《Jump》,而《Jump》也这些新人一起成长。

由于不会三心二意,作者们可以花更多精力琢磨内容,反而提升了作品的质量,就这样形成良心循环,为后来《Jump》的新人辈出打下基础。

2、调查表至上主义:

前面说了,老牌杂志都会给老作者更多版面和宣传,新人很难出头,而此时《Jump》又另辟蹊径,如何来协调各个作者的资源呢?靠资历和关系显然不行。

《Jump》干脆说,都让读者来决定。所以《Jump》每期都有读者问卷调查,评选当期所有作品的排名,连载排名一直下降,那么到十话就要被腰斩。即使已经成为长篇,还有末位淘汰。车田正美的《静斗士翔》、武井宏之的《通灵王》、小畑健的《棋魂》、和月伸宏的《武装炼金》这些质量很高的作品,居然都是被腰斩掉的。

反过来,有些作者本来想结束掉的漫画,因为人气高,始终结束不掉,包括《七龙珠》,本来在沙鲁篇就完结了,结果硬是继续画到布欧,但质量已经不如之前。当然也有倔强的作者,比如井上雄彦就不打招呼,偷偷把人气超高的《灌篮高手》完结掉了,让读者一片扼腕,从而也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到1973年《Jump》这艘海盗船已经有了100万的销量,和《Sunday》、《Magazine》之间的三足鼎立形成,且《Jump》隐隐有了领先之势。

到78年,《Sunday》和《Magazine》都被压得抬不起头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站了出来。这个女孩本来投稿给《Jump》,可没什么回应,后来又投给《Magazine》,又石沉大海,女孩很伤心,觉得自己大概没这个才能。过了2年,又心血来潮投给《Sunday》,结果中了最佳新人奖。

这个女孩后来凭借一己之力,硬抗《Jump》众多男作者,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差点将《Jump》逼入悬崖。她就是高桥留美子,作品是《福星小子》和《乱马1/2》。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23)

但《Jump》这边真的是走运,开挂的新人一个接一个,到80年代牛逼作品更是井喷,比如车田正美的《圣斗士》、《风魔小次郎》,鸟山明的《阿拉蕾》、《七龙珠》,高桥阳一的《足球小将》,北条司的《猫眼三姐妹》、《城市猎人》,荒木飞吕彦的《JoJo》。

到85年,《Jump》达到了400万的销量,一举奠定霸主地位,而《Sunday》则依靠高桥留美子以及另一位天才安达充维持局面,到90年代,青山刚昌带着一位万年小学生《柯南》独霸一方。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24)

另一边《Magazine》虽然能拿的出手的不多,但也有藤泽亨的《GTO》、金成阳三郎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到90年代则主攻美食漫画,比如寺泽大介的《将太的寿司》,以及在中国很有名的,小川悦司的《中华小厨师》(我们这里叫《中华小当家》)。

但总体来说,至此漫画的市场上三巨头形态已经形成,而《Jump》在富坚义博的《全职猎人》、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加持下,领先地位仍在扩大。

海贼王漫画鼠绘分析(日本漫画简史深度)(25)

但是,对于整个漫画市场来说,更大的冲击不在内部,而是纸质书面对电子书的冲击,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至此,日本漫画100年左右的历史已经讲完,限于篇幅,许多漫画名作和漫画家无法一一涉及,尽管有些遗憾,但正如井上雄彦说为什么要完结《灌篮高手》时说的:

“青春就是因为有遗憾才完美啊。”

谨以此文纪念曾经在上课时偷看漫画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