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皇帝曾经在这里临轩听政、受贺赐宴、日常召见臣工,在内廷中,它是规制最宏伟的一座宫殿,成为“九五之尊”(广九楹,深五楹)。皇帝的宝座就设置在中间三楹的位置上,上方悬挂着“正大光明”,前方四根抱柱上又倚挂着四块文气磅薄的牌匾。

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

为君之道,要具备威仪正气,才能做万国的表率;君主要谨言慎行,勤勉政事,才能长治久安;治理天下要仿效先代圣贤的做法,也不要忽视国计民生,要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

要对别人宽厚仁慈,广泛地建立起使国家中正的法则,要全心全意专注在治理国家上,道德品质的修养由他人和自身协力共同累积 。

乾清宫的具体介绍 说说乾清宫(1)

应该说,清朝的皇帝多数都是有着较高的内在素养的,大凡宫殿之中,特别是一些较为重要的宫殿,都悬挂着诸如此类修齐治平的匾额,这是他们自我的人格砥砺,表明着他们内心的渴望,同时还有许多缅怀先祖的记叙,对其奉为圭臬,谨遵恪守。也正因如此,有清一代,也成了中国历代中皇帝素养最高又对皇子典学最为严格的一代,一个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对汉文化表现出如此热忱,这的确是难能可贵。

乾清宫作为内廷之中几乎最为重要的一座宫殿,除了它是处理重要朝政的地方,还直接表现在一块匾上,就是“正大光明”。这块顺治皇帝御笔挥写的贴金匾额,对后来的大清立嗣直接产生决定性影响。

乾清宫的具体介绍 说说乾清宫(2)

康熙末年,因为储君不明而闹出的“夺嫡”纠纷,几乎成为雍正一生的心病,始终挥之不去,为避免日后再发生这种腥风血雨,他在这里正式开启秘密立储制度。对于秘密立储,显然他是经历了长期的思考,才作出的重大决定:

皇考光辉业绩,治隆唐宋,当之无愧,但有一个遗憾之处,就是在大位继位的问题上交代得不够清楚,因而引起了阿哥之间许许多多纷扰不堪的误会和争执,“一则有损天家骨肉之和气,一则徒惹臣工百姓之议论,庶几乎宗室蒙其羞,而朝廷乱其纲”。自己继位以来,对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挥之不去,而生亦有涯,太子之预立又不可偏废,最终便想了这么一个法子,把预立之人的名字藏于锦盒之中,再将锦盒悬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如此一来,“太子之名秘而不宣,使弘时、弘历、弘昼、福惠等人人知所戒惧,行所勤勉,以孜孜于修身齐家,斯而后得以治国平天下,此四人受密诏之驱策,怀登极之契机,束身自励,争着先鞭。及朕大行之后,于三宫九卿总理大臣一同汇集之下,登高取盒开封唱名,继位皇帝于焉而生”。自然,这个悬诏立储之法前所未有,古所未闻,但并不是自己标新立异,故弄玄虚,而是衷心盼望从今而后,“宫闱之内,父子不疑,兄弟不争,君臣不欺,祸乱不生”。

这一先例,显然一举打破了祖宗传位之法,更是将历朝历代选择储君的方式突然之间作出了极大调整。清朝从他这里开始,之后几代皇帝的择取几乎都采取了这一程式,“正大光明”也在不知不觉间演绎着某种新老交替,主导着一次一次的权力交接。

其实这座宫殿吸引我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左面三楹的东暖阁——“抑斋”,这个名字的确取得好,突出地就表现在一个“抑”字上。雍正在一次接见英国使臣,将其引至抑斋时,道出了它的意义所在:

“抑”字,是强行管制的意思,一个人,一个领袖,一个民族,都会有一种欲望,就是想去侵略别人,奴役别人,有这种私欲之时,最好在这里静坐,用自省的功夫,强行抑制这种欲念,而放弃侵略他人,奴役他人的计划。


乾清宫的具体介绍 说说乾清宫(3)

他甚至告诫这位使者,“我相信贵国当今的女皇陛下,就少了这样的一间屋子”,他甚至叫人做了一块“抑斋”的悬匾,托他送给女皇,把它放在她的“抑斋”里。

皇帝身居九重,用人行政,全在一心

,如果内心不能保持一种克制和警醒,用自省的功夫摒弃私欲,那么权力作祟起来,这种伤害,显然不可小觑。在这方面,清代的皇帝做的算是最好的,无论是勤政还是典学,还是整体的人格,都有一套相沿成习的规章制度与祖宗家法,使得他们不能任性,更不会出现像明代后期的皇帝,几十年居然隐匿在宫中不知道在干些什么,置朝政于不顾,自甘堕落,颓废糜烂。所以我对乾清宫的这处抑斋有着相当的好感,因为从这里传递出一个令人称道尊敬的束身自励的为政以正理念。

至于右面三楹的西暖阁,就是高悬着的高宗乾隆御制的那篇“乾清宫铭”比较出名了。

大哉至健,纯粹而精。昭昭成象,荡荡难名。四德嬗用,六位时乘。静专动直,资始大生。我祖我考,奉是丹楹。五福敷锡,万国咸宁。敢恃崇居,惴惴矜矜。益慎体乾,惟皇永清。

乾隆皇帝显然对自己一生的业绩颇感得意,大清在自己的治理下,国泰民安,空前繁盛,然而,他的祖父已经为他打下了一个非常稳固牢靠的江山,他的父亲雍正呕心沥血历经万难收拾了一个危局下的乱摊子,然后将一个积攒着巨额财富的大清帝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所以他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了,比起他祖父康熙,除鳌拜、撤三藩、收台湾、平西北、抗沙俄、治黄河等一系列惊天伟业,以及他父亲的任重烦剧,实在算不了什么,他的一生来得实在太容易,他几乎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顺顺当当地坐了61年太平皇帝,又享大年,所以铭中最后一段说着:“五福敷锡,万国咸宁,敢恃崇居,惴惴矜矜,益慎体乾,惟皇永清。”意思无非是说我做了这么久的皇帝,用心持政,总算天下太平,但还不敢松懈,始终战战兢兢,心存戒惧,祈盼大清国祚绵长。

然而,他交给后代的不过是一个已经开始破败坠落的清王朝,他的祖父康熙死前念念不忘的三代之事在他身上得到了应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