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浒传》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一百零八将的形象刻画可谓活灵活现,"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打虎英雄"武松等等,但是今天我们并不准备讨论水浒传中各个英雄好汉的形象,而是要谈谈隐藏在"花和尚"鲁智深等水浒僧人身上的禅宗文化。

众所周知,《水浒传》是以宋元为背景展开的,《水浒传》里的人物也都是生活在宋元之时的。而在宋、元时期,文化现象异彩纷呈,就佛教而言,禅宗独盛。同样的,《水浒传》自然也要反映那时的禅宗思想。那么,一部以造反、起义、打杀为主题的小说,又是如何向世人展现禅宗文化的呢?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1)

一、《水浒传》如何通过"僧人"形象,展现禅宗文化

有不少专业人士都说,《水浒传》中的禅宗文化极其丰富,是当今研究宋元时期禅宗文化的重要证据。《水浒传》中主要的禅宗文化是通过对佛教徒言行举止的刻画表现的,让世人感受到了禅宗文化的梵音熏陶。

话说整本《水浒传》中,最值得人们尊敬、敬佩、爱戴,也最像佛教高僧形象的人就是智真长老。

首先,他秉承着普度天下人的慈悲大爱,力排众议坚持为惹事了的鲁智深剃度。在他的吟诵下,鲁智深的三千烦恼丝一一被剥落,也正是这个时候,从"花和尚"鲁智深的身上,人们竟然能够感受到一丝丝的宁静与祥和,这都得归功于智真长老的大爱无边。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2)

其次,智真长老在面对鲁智深天天闯祸、拆山门、吃肉喝酒,还有众僧人执意要驱逐鲁智深的时候,正定置若,一心想要度化鲁智深。其中固然与"看赵员外檀越之面"不无关系,但是更多的是他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不能被佛经感悟的顽徒,即使是鲁智深,他仍然相信这个大和尚可以修成正果。

再有,就是智真长老的法力无边。出于那个时候的人们对于佛法的敬畏,作者在刻画智真长老的时候用上了较为夸张的手法,比如说他预言了梁山好汉的最终结局,让一位得道高僧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再配上

"话说五台山这个智真长老,原来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知得过去未来之事。"

的赞叹,让我们也跟着感受到了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佛教的推崇,让知晓过去未来成为了人们对于佛教的普遍印象。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3)

智真长老的品德、修为都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他的身上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又能够超脱于我们这些俗人之上,可能这就是禅宗得道高僧的魅力吧。他也给我们展示了宋元时期得道高僧的伟岸形象。

施耐庵编写《水浒传》的时候,在构思禅宗文化的之时定然下了很深的苦功,因为,在他的禅宗刻画中我们看到了得道高僧智真长老的慈悲低眉,更关键的是还有像裴如海这样的佛门败类,丰富了禅宗文化,让水浒传更加真实。

关于裴如海的刻画是这样的:

"不秃不毒,不毒不秃;转秃转毒,转毒转秃", "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这种诙谐但是又夹杂着愤怒的语句表现的就是施耐庵对于那些打着佛教的名头,但是干着大奸大恶之事的人的愤恨。裴如海作为一名僧人却六根不净,与潘巧云勾搭成性,甚至犯更大的戒。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4)

裴如海与鲁智深两人虽然都犯戒了,但是意义却完全不同。鲁智深深明大义,仗义助人,虽然多次犯错但是那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当时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佛教教义并不冲突,但是裴如海却是因为一己私欲,满足自己自私的欲望去犯戒,严重违反了佛家的真正教义

所以两人是宋元社会上两种禅宗文化的博弈,即是传统佛教和元朝国教"喇嘛教"的碰撞。让世人知道,同样是修行佛家教义,但是就是会有这么一些败类的存在。

这种佛教败类的刻画,也是在教化世人禅宗文化有好有坏,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本心,不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佛家提倡慈悲低眉,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也有怒目金刚!智真长老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得道高僧的"静""慧",但是鲁智深和武松等头陀的事迹在告诉我们"动""怒"也是十分的重要。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5)

鲁智深和武松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倒拔柳树,一个拳打猛虎,二人的经历类似,都是出身于低级的武官。我们都知道,宋朝歧视武官,更别说是低级的武官,但是他们二人却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反抗意识。因为自己的嫉恶如仇、肝胆相照而被当时的朝纲所不容,转而遁入空门,但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赤子之心,最后的结局也算是不错,应该能算是"修成正果"。

他们两个的描写与当时禅宗的"处处无碍"思想是吻合的,那个时候的佛家有了新的发展,主张打破所有的枷锁,追求超脱的境界:

"大善知识,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骂辱诸小儿,向逆顺中觅人。"

就是在描绘佛家倡导的"脱离枷锁"观念。

总而言之,以上对于各大佛教徒的描绘都是施耐庵费尽笔墨,结合当时真实的佛教状态糅合而成,告诉我们佛教的教义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有"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更有"怒目金刚"为正义之事两肋插刀,这都是宋元时期佛学不断本土化的表现,只不过是通过施耐庵的艺术手法,给我们完整的披露了下来。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6)

二、《水浒传》如何通过"寺庙"描写,展现禅宗文化

施耐庵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自然对禅宗的描写不仅仅于此,除了对佛教徒的宏观刻画,他更擅长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的地方入手,向我们展示那个时代真正的禅宗文化。

1、"细节见真章",寺庙经济下的禅宗文化

《水浒传》对“寺庙”这个部分的描写比较有趣,一般人在写小说的时候对于非主线的事物都是能省就省,能虚化绝不详细写。可是施耐庵不太一样。《水浒传》对寺庙的运转过程有着及详细的描写,也正是他,我们才能够原汁原味地品味到宋元时期的真实寺庙生活。

古代的寺庙都是自己建立的,很少会有政府的拨款,特别是宋元王朝更替时期。其实禅宗还有一个别称就做"农禅",即自给自足的禅宗。禅宗的人需要像农民一样自己种地、自己生活,就好像《水浒传》中的五台山文殊院

文殊院中有僧人"五六百",基本上都是靠着善男信女的施舍,因此那些对于寺院有重大资助的人都是奉为座上宾,较好比赵员外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7)

他曾经修缮过寺庙、资助过僧人,因此被文殊院当做是贵宾,基本上他的要求是没法拒绝的,所以智真和尚不仅仅是因为想要度化鲁智深而收留他,其中也有这个赵员外的功劳。特别是后来鲁智深闯的祸一个比一个大,众僧人愤怒的想要赶走他,但是看在赵员外又镀金身,又出资修缮,最终忍气吞声继续让鲁智深留在了寺庙之中。

施耐庵之所以这么详细的描写寺院的经济,我想他是为了给我们展示在宋元时期禅宗文化的真实一面

2、寺院礼仪下的禅宗文化

佛家的清规戒律等等都属于礼仪的一种,它是宋元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能够表现出这一时期的禅宗文化,特别是施耐庵对于这些礼仪的细致刻画,更是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叹于佛家礼仪的繁琐。

佛家的必修课——"参禅"——便是礼仪的一种体现。它首先就是要从长幼尊卑开始:

《水浒传》载:"长老上堂升座,主事徒众雁立侧聆",然后是"宾主问酬,激扬宗要",再捻三柱信香,依次向佛祖为当今圣上、寺院施主、黎民百姓祈求平安、福德。

从这就可以看出在宋元时期的禅宗文化中也不免受到了"忠君"思想的影响,永远都是把当朝天子奉为首要。

水浒传当时的历史背景(水浒传不只有造反)(8)

还有寺庙中的"告香"。这是为了表示对师尊的感恩,和自己的传承是受到认可的正统佛法,《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在初入寺庙是坚决不向智清长老"告香",这是大大的不敬,意味着这个新和尚,对老师傅的不服。

除此之外《水浒传》中的佛教礼仪数不胜数,难以一言而尽。

结语: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水浒传》中不仅仅是对佛教徒有着深入人心的描写,更是在寺院的日常下了苦功,整个完整的禅宗体系赫然屹立在人们的眼前,展示着宋元时期不可多得禅宗传统和禅宗文化。也正是在《水浒传》中,我们感受到了真切的、活泼泼的禅宗文化。

参考文献:《水浒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