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受访者:

星沉,2017-2018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科幻协会会长。

社团活动录个人(社长专访星沉)(1)

社长专访/ 星沉:兴趣类社团中,开心是最基本的前提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以何种形式接触到科幻这一领域的呢?

星沉:记得小学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两本科幻小说集《天外来客》、《外星奇遇》。里面实际上收录了很多上世纪刊载于《科幻文艺》(现《科幻世界》)的短篇小说,之后被这种题材吸引,一发不可收拾,一路从凡尔纳,各种古(雾)今科幻电影、动画,甚至网络科幻,一直到三体、以及各种国外名家,也算是浅浅入了坑吧(笑

高校科幻:您参加过哪些科幻活动呢?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次?是自己组织的吗?

星沉:其实要是说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活动,其实是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中国科幻大会。这次并不是自己办的,我们只是组织了社团同学一起去参加了这个展会而已。当时我们会场的规模,各个论坛开始前的长龙。看到这么多的人,当时真的很感慨。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我们只是小众——也许当时确实挺小众的——不过不管怎么说,看到9102年我们可以有这么多的同好,在北京城区能有一个比漫展还大得多的活动,还是蛮激动的。

高校科幻:您个人是如何定义“科幻”的?作为社团的领导者、活动的组织者时又是怎么看“科幻”的定义的?

星沉:“科幻”可以说是一种对有限(需要符合科学情况)的未来的无限畅想。其实我个人觉得科幻如果真想成为主流,那首先就要变成一种符号。就像言情和奇幻并不冲突一般,科幻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元素,和其它的元素融汇成一个作品。

科幻在社团中也是同样。科幻只是一个让我们相遇的理由罢了;作为社团领导者,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是一个兴趣类社团。我们要做好一个社团该做的工作,让大家首先在社团中玩得开开心心的,这是一切最基本的前提;然后再去想什么传播科幻文化之类的形而上的事情。

高校科幻:您加入社团的初衷是什么?在您加入科幻协会的时候想过要当社长吗?

星沉:当初加入社团是早有打算。事实上我个人高中的时候就潜伏在京津冀科幻社团大群了(雾。不过当时当不当社长真的是感觉随缘。反正我们社团不大,本质上就是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大家要是信任我,我也愿意帮帮忙……大概就是这样。

高校科幻:在社团建设和活动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是怎么克服的?

星沉:有困难……我们学校社团借多媒体教室很麻烦,需要分三天跑社联、教务处、保卫处、教学楼后勤四个地方,还要提前一周操作。这个真的很烦人。

后来去找社联沟通,社联建议我们自己不走备案直接占教室,但是不走备案流程开不了多媒体,恐怕放映电影的活动,就要改成上演话剧了……

后来我的副社长和一些老学长,在我有时候忙的时候,顺便帮我跑了这个繁琐的流程,真的很感谢他们。

高校科幻:您在任期内最骄傲的工作成果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星沉:任期内我最满意的就是举办了“升维”系列活动了。这个活动找了一些由小说/漫画改编的电影,大家先提前看好原著,然后来看放映,放映完一起交流一下感想还能顺手开个座谈会……就是可惜办这个活动成本太高,不管是筹备成本还是参与成本。

高校科幻:自今年几部科幻电影口碑滑坡之后,很多人开始质疑“科幻元年”的意义和地位,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星沉: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写于1904年。那是真正的科幻元年。

这个科幻元年无非是炒作的商业概念罢了。主要用来忽悠投资人。成了大家都好,没成其实也挺正常的。但是无论今年究竟是不是所谓的科幻元年,能拍出流浪地球这种片子,而且经受住了市场检验,甚至还获得了政策支持,科幻发展的进步还是相当明显的。

高校科幻:您在管理社团方面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星沉:刚刚第六个问题我们说到过这种没什么意义的琐事。其实类似这种事情还有很多。我们社团不算大,每年微信群也就50-100人。比较扁平化,很多事情我都自己一个办了,感觉特别费工夫,最后只能减少活动频率。

后来发现,社团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只要你开口找其他人商量,很多学长学姐、其它活跃社员都愿意帮你一把的。如果这种麻烦的事情,社团的大家轮流来做,就会好得多。

在这里也感谢大家一起为社团做出的付出。

高校科幻:众所周知北京的各个高校科幻协会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您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吗?

星沉:哈哈,说实话,我感觉我是最不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社长之一了(雾

其实北京高校科幻协会联系比较紧密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字——近。

只要学校够近,就有跨校举办活动,跨校举办活动就有更高的人气和更大的规模。大家可以拉一个群一起聊聊天吹吹水;也可以很方便的一起约饭。一回生二回熟,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但是以上活动作为和大家隔着两个城区的我们都没有……观众朋友们感受到来自北京郊区的羡慕目光了么!

高校科幻:您在工作中有好搭档、好伙伴吗?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工作中的趣事吗?

星沉:当然有啊,每次我们需要去通州校区搞活动/招新的时候,都有一位学长自告奋勇主动开车载我们过去,学长开车的技术真的非常好啊,上了车乘客们一个一个都说稳,实属老司机的典范……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他是个色盲而且分不清楚左右……天知道他是怎么开车的(笑。(还有我刚刚真的没有在“开车”啊……

高校科幻:对科幻协会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期望?

星沉:好好搞事,多多搞事,争取把社团续到万寿无疆。 (最左为第三代BOSS星沉,向右依次为社团第二代元首德棍、第一代统帅冬寂、和第一二代副社长xana)

高校科幻:卸任之后对于社团发展还有关注吗?觉得目前科幻社团的生存环境相比于当时是改善还是恶化了?

星沉:处于废社边缘,需要新社长带头成为偶像才可以拯救的那种……

实话实说,这也不赖新社长。学校在我接任时的那一年,把新生都安排到了通州校区,直接导致了新人的断档。我在任时还算续的住,现在情况就更不好了。不过最近我还时常会回学校参与他们的活动,结识新生。虽然新老生届级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但是传承确实下来了。看到全新的面孔聚在一起做着我们以前做过的事情,还是挺感慨的。

高校科幻:您觉得传承对于科幻社团来说重要吗?贵社有什么活动传统可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吗?

星沉:传承当然重要啊!出去说我们已经有XX年历史了超帅的好吗!(醒醒,你们到现在还没有两位数。

正经说的话,很多活动是可以沿袭的,我就说说我们传下来的活动吧。

三题练笔:每个人随机从盒子里抽三个关键词,然后用这些关键词花一下午写一篇小说。

故事接龙:大家报名后,第一棒开一个人,大家依次往下写,每24小时一更。

脑洞茶话会:约在一个咖啡厅,大家一起围绕一个设定开始开脑洞,比如幻想一个超重力世界下的文明会是什么样子。

跑团:tRPG。懂的都懂,不懂的搜下也懂了……

外出约展/约影院:凑热闹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高校科幻:很多科幻征文比赛都提倡所谓的“硬科幻”写作,您觉得我们是否在社团活动中也要追求“硬科幻”呢?

星沉:能硬当然好啦,不过文化其实没有标准答案。硬科幻是一种非常浪漫的科幻文学风格,但是这不代表着“软科幻”就没有价值和意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者皆为客。

一个比赛或者一个杂志可以限定自己的风格,这很正常。不过作为社团活动的话,如果太“硬”,或者门槛太高,容易把本来可以发展入圈的受众都赶走,这就不好了。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星沉:感谢高校科幻给了我这一个分享的机会,我也算是回忆了一下大学社团的精彩时光吧。无论最后我会不会成为科幻从业者,我都会怀念这一段精彩的人生的。

希望我这条老咸鱼的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希望大家的社团和高校科幻杂志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