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江苏「兰陵」民间才人

关于《金瓶梅》作者问题,吴敢先生从数十种说法中抽出了「六大说」,即王世贞说、贾三近说、屠隆说、李开先说、徐渭说、王穉登说。

其中王穉登说,是由我和马征女士于1988 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

当年我们二人两市分居(她在成都,我在西安),共同研究与生活都极为艰难,两市有关单位的组织与领导多年来都解决不了我们二人两市分居问题,一人有病另一人都不能去千里之外照料,更谈不上安心于共同研究了。

现在,我和她分手已有很多年无联系,不知她是否还在坚持「王穉登说」。

我现在已经改变了观点,认为抄本作者「兰陵笑笑生」应是江苏武进(古称「兰陵」)的民间才人,而「兰陵」(江苏武进)人王穉登只是草率修改者而已,可以简称为「兰陵民间才人原作、王穉登粗改说」。

我从2009 年到2013 年猝死多次被救活。如果已经猝死了,我现在的这一新说就不可能提出,我特别感谢吴敢等先生给我以提出新说的机会。

黄霖先生说《金瓶梅》抄本开始创作于公元1592 年,我很同意此卓见;刘辉先生考证出《金瓶梅》抄本二帙最早于1592 年被屠本畯在王肯堂家中发现,这一结论也非常重要;周钧韬先生考证出《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七回至四十八回苗天秀被杀害一案来自万历二十二年末的刻本,《百家公案全传》中苗天秀被杀害一案,《金瓶梅词话》中作了修改,这一考证也很重要。

我订正了周说之误:《百家公案全传》中写的是蒋天秀,《金瓶梅词话》中改为苗天秀,此《百家公案僳传》即是初刻本,以此证明《金瓶梅词话》抄本到万历二十二年末即西元1594 年末,才写到了第四十八回。

我提出了《金瓶梅词话》抄本开始创作于万历十九年冬,写完于万历二十五年。

二十年前马征对我说过欣欣子即廿公也有可能是王肯堂,我认为应是曹子念,他和王穉登一样都是布衣,二人常常在一起,是好友。

而王肯堂1592年在金坛,王穉登住在苏州,王穉登只能是偶尔去金坛,把《金瓶梅》抄本二帙(十一回)以高价卖给王肯堂,二人并不常常在一起。

王肯堂若是欣欣子,王穉登应把抄本二帙送给他,不可能以高价卖给他。

王肯堂1593 年去北京做官,1595 年到浙江嘉兴,不和江苏的王穉登在一起。王穉登的搭档欣欣子即廿公只能是常常在一起的曹子念,字以新。

曹死于1597 年,欣欣子的〈金瓶梅词话序〉、廿公的〈跋〉写于本年。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1)

《金瓶梅词话》序

综合以上所说来看,李开先死于1568 年,萧鸣凤几乎死于同时,屠大山死于1579 年,王世贞死于1590年,贾三近死于1592 年,其父贾梦龙死于稍后,徐渭死于1593 年,都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敬请广大读者注意:最早的抄本二帙(一至十一回)是1592 年在江苏金坛王肯堂的家中,是「以重资购」得的;另二帙抄本(十二回至二十二回)在江苏苏州王穉登家中;后来还有抄本前半部十帙(一至五十二回)在江苏华亭人董其昌处,江苏吴县令袁中郎于1596 年借得董其昌的抄本前半部十帙而录之;袁小修从袁中郎于江苏真州,见此前半部抄本十帙;江苏华亭徐阶之子购得抄本十九帙共九十五回,刘承禧到徐家抄录之;袁小修在江苏镇江拜访刘承禧,遂有抄本九十五回。

可证抄本最初暗卖于或传抄于江苏金坛、苏州、华亭、吴县、真州、镇江等地,而不是在山东,作者「兰陵笑笑生」的「兰陵」应是江苏武进,而不是山东峄县。

初刻本也刻于江苏苏州,而不是刻于山东某地。

山东峄县人贾三近死于1592 年,而万历二十二年末即公元1594 年末《金瓶梅》词话抄本才写到第四十八回苗天秀被杀害一案,所以贾三近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他的父亲贾梦龙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贾三近死时已五十九岁了;其父贾梦龙已八十多岁,他能够「不远千里」从山东峄县带着抄本几年内卖给江苏金坛的王肯堂、江苏苏州的王穉登、江苏华亭的董其昌与徐阶之子以及袁小修吗?八十多岁的老翁贾梦龙能从山东峄县跑到江苏来折磨自己吗?

《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是江苏兰陵(武进)的民间才人,不是山东兰陵(峄县)人贾三近及其父贾梦龙。

我收藏有清初女画家江苏武进人恽冰的一幅花鸟画长卷《玉兰聚雀》图,末尾署「兰陵女史恽冰」,也可证江苏武进古称「兰陵」。

《金瓶梅词话》中的一些词曲与王穉登编的《吴骚集》中的一些词曲相同或相近。

日本学者荒木猛教授考出:说散本(崇祯本)第二回、第三十四回篇头词曲各一首,分别见于《吴骚集》卷四与卷三,卷三的一首署王穉登作,第二十二回篇头词曲,见于《吴骚合编》,也署王穉登作。这些考证也很重要。

「吴骚」即吴地江苏的词曲,不是山东的词曲。

贾梦龙之父、贾三近的祖父名叫贾宗鲁,《金瓶梅词话》中却给不少坏人用「宗」「鲁」命名,如权奸杨戬的党羽韩宗仁、坏道士金宗明、坏人陈经济做道士后法名为陈宗美、地痞流氓名叫鲁华、妓院的坏虔婆名叫鲁长腿,写的这些坏人,都没有避贾宗鲁的名讳「宗」「鲁」。

作者不可能是贾梦龙或贾三近。贾梦龙之妻姓陈,夫妻恩爱和睦,生下很争气的儿子贾三近。

《金瓶梅词话》中却写大淫棍西门庆的原配妻姓陈,写她早死。

贾梦龙、贾三近能这样写吗?书中还写一些坏人与「龙」字有关,如贪财的张龙、坏官钱龙野、江湖骗子庸医赵龙岗,都不避贾梦龙的名讳「龙」。

孝子贤孙贾三近岂能屡犯祖父「宗鲁」名讳?岂能屡犯父亲「梦龙」名讳?又岂能让大坏人西门庆之妻为「陈氏」,与自己的慈母同姓陈呢?

书中犯贾三近名讳之处也不少,如大坏人王三官乱嫖妓女,他母亲林太太与西门庆私通,王三官还给西门庆磕头拜认为义父;写的陈三,是杀人劫货的凶犯;写的乐三,窝藏杀人劫货凶犯苗青并窝赃、出谋划策、打点行贿;写的何三(又作沙三、向三),随着王三官去妓院;写的陈三儿,是为嫖客与妓女牵头拉线的坏人。这么多的「三」,都不避贾三近的名讳。

贾梦龙如果是作者,怎么可能写的一些坏人用自己的父亲的名讳「宗」「鲁」呢?怎么可能把自己之妻「陈氏」写为大淫棍西门庆之妻「陈氏」呢?怎么可能写许多的坏人都与「三」有关,让广大读者不避自己的爱子、孝子贾三近的名讳「三」呢?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2)

贾三近介绍

徐渭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正德十六年二月四日(公元1521 年3 月12 日)生。

出生百日父死,对父亲无印象。他于嘉靖七年八岁时,从恩师陆如岗学诗文。他一生非常敬爱嫡母苗氏。他在〈畸谱〉中称颂嫡母「苗宜人……教爱渭,世所未有也,渭百身莫报也。」

他十四岁时(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 年),苗宜人病重,他磕头不知血,请以自身代她,三日不食,而嫡母竟死去。

他于同年赴贵州,被潘家养育六年。他于嘉靖十九年(1540 年)二十岁时聘潘氏女。同年冬,她的父亲得主阳江县簿。次年(1541 年)徐生长子徐枚。

渭二十一岁,与十四岁的潘氏结婚,夫妻恩爱和美。嘉靖二十四年(1545 年)次年(1546 年)妻潘氏死,年仅十九岁,岳父还活着。

嘉靖二十七年(1548 年),从恩师季本学习。嘉靖四十年(1561 年),娶张氏。次年(1562 年),生次子徐枳。嘉靖末年、竟然杀妻张氏。入狱六年,万历元年(1573 年)被释。

万历十年(1582隆庆元年(1567 年)年)徐枚入赘叶氏家。万历十四年(1586 年)徐枳入赘王氏家。

徐渭晚年六七十岁靠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妇叶氏、王氏照料,都对他很好。他死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

此时《金瓶梅》抄本才刚刚创作于江苏不久,而徐渭是在浙江,作者不可能是他。

1595 年《金瓶梅》抄本才写到第四十七回至四十八回苗天秀被杀害一案,是从万历二十二年末即1594 年末的刻本《百家公案全传》中蒋天秀被杀害一案改写而成的。这时徐渭已死了两年,何况后面还有五十二回没写呢。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3)

《韩南中国小说论集》

还值得注意与重视的是:

美国学者韩南教授指出《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七回至四十八回苗天秀被杀害一案,来自《龙图公案全传‧港口渔翁》,我国金学大家周钧韬先生订正为来自万历二十二年末即1594 年末一百回刻本《百家公案全传‧第五十回公案‧琴童代主人伸冤》,指出《百家公案全传》早于《龙图公案全传》。

我认为《百家公案全传》万历二十二年末刻本是初刻本,未见有更早的刻本。

我特别注意到,徐渭最敬爱的嫡母姓苗,徐渭怎么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在《金瓶梅》中把〈琴童代主人伸冤〉中的蒋天秀改写为坏人苗天秀,与自己最敬爱的嫡母苗宜人同姓「苗」呢?又怎么可能把〈琴童代主人伸冤〉中的蒋天秀的家人董某改为更坏的杀人犯苗青,与自己的嫡母同姓「苗」呢?

《百家姓》中的姓极多,为何把一个坏人和另一个更坏的杀人凶犯都改姓为「苗」呢?可见徐渭绝非《金瓶梅》作者!

〈琴童代主人伸冤〉中的蒋天秀并不怎么坏。住在扬州的他只有一妻,无妾,有一子。一日,有一老僧到蒋天秀家中化缘,蒋施银五十两。

僧叮嘱蒋今年当有大灾祸,可防不出门或可免。再三叮咛而别。蒋与妻张氏游后园,见家人董某与使女春香在亭子上斗草,蒋天秀将二人痛责一番,董某切恨在心。

蒋的表兄黄美在东京为通判,来信请蒋到东京游览。蒋不听妻劝阻,带上一百两银子与衣物等,和家人董某、琴童上路。傍晚,船泊陕湾,董某与陈、翁二艄子密谋要杀蒋天秀、劫财物均分,二艄子愿意。半夜,陈艄杀蒋天秀;翁艄用棍把琴童打入水中;三人分了财物。

陈、翁二艄撑船回去;董某带财物去了苏州。琴童被一渔翁所救。向包拯告状后,陈、翁二艄被捉斩首。琴童带主人蒋天秀尸首回了扬州。

后来蒋天秀之子蒋仕卿读书登第,官至中书舍人。董某因得财本,成为巨商。数年后在扬子江遇强盗被杀,财本一空。

《金瓶梅词话》中改写为:

扬州广陵城内的苗天秀员外,只有一女,尚未出嫁。妻李氏染病在床,苗天秀将家事尽托宠妾刁七儿。

这刁氏原是扬州大码头上的娼妓,苗天秀曾嫖此妓,后用三百两银子娶来家中为妾,宠幸无比。

一日,苗天秀在门首遇一老僧化缘,苗施银五十两。僧叮嘱他今年有大灾祸,切勿出境。他偶游后园,见家人苗青与刁氏在亭侧相倚私语,他痛打苗青,誓欲逐之。

苗青转央亲邻说情,亲邻再三向苗员外劝留,始得免逐,然苗青终是切恨在心。

苗天秀的表兄东京开封府通判黄美,托人捎信来请苗天秀上东京游玩,并谋前程。其妻李氏劝其勿往,他不听劝,反而怒斥妻。

他带着两箱金银一千两,和值两千两银子的缎匹,很多衣物,带了两个家童与苗青上路,不仅是为了游览东京,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谋前程、干功名、得官做,要给有关的长官送礼、行贿用。可以看出:这一个苗天秀就比原来的蒋天秀坏得多了。

苗天秀等人乘船赶路,天晚,船泊陕湾。

苗青想:不如与两个艄子做一路杀了苗天秀,尽分其财物,报昔日被责打之仇,回去后把病妇李氏谋死,这份家产连刁氏都是我情受的。

便对陈三、翁八两个艄子密谋说,我家主人皮箱中有一千两金银,二千两银子的缎匹,衣服之类极广,你二人若能谋之,愿将财物均分。二艄子说亦有此意久矣。

半夜,陈三用刀杀死苗天秀,翁八用棍把安童打入水中,三人均分了财物,二艄子撑船而去。

苗青另搭船,后来将货物卸在清河县城外官店内发卖。(未交代另一个家童的生死情况,是一破绽。)

安童被一渔翁所救,状告到提刑院,夏提刑差人将陈三、翁八捉拿,二犯供出同案犯苗青,夏提刑差人访拿苗青。

衙门首透信儿的人悄悄报与苗青,苗青忙躲在乐三家,乐三住在另一个提刑官西门庆的情妇王六儿的隔壁。

乐三与苗青商议,苗青封五十两银子、两套妆花缎子衣服,乐三叫老婆拿过去对王六儿说。王六儿取出五十两银子对情夫西门庆说了。

西门庆嫌银子太少,说苗青与二艄子都是死罪,叫王六儿把五十两银子退回去。

王六儿对乐三娘子说了。苗青得知后吓得魂飞魄散,托乐三妻对王六儿说,请西门庆宽限两三天,要行重贿。

他把货物卖了一千七百两银子。把原给王六儿的五十两银子不动,另加五十两银子,四套上色衣服,送给王六儿。

他把一千两银子装在四个酒坛内,又宰了一头猪,送到西门庆家,西门庆说我饶了你一死,叫他星夜回扬州去。

苗青到乐三家,还剩一百五十两银子,拿出五十两和剩下的几匹缎子答谢乐三夫妇,五更天就往扬州去了。

西门庆将贿银与夏提刑均分了。西门庆审陈三、翁八,严刑拷打,一千两银子赃货追出大半,行文书申详东平府,府尹胡师文对二犯问成斩罪。

安童未见主人尸首,得知苗青被释放,遂去东京向黄美告状。黄美修书,并将安童的诉状封在一处,给他路费,叫他往山东巡按察院投下。

安童向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曾孝序呈上了书信、诉状,曾孝序看罢,批东平府官员查苗天秀尸首、捉拿苗青。东平府府尹胡师文慌了,即调委阳谷县县丞狄斯彬查明。

狄斯彬「问事糊突,人都号他做狄混。」他率人找到苗天秀尸首,却误拘了里老。又错拷打了众僧,俱收入狱中,回复曾公。

曾孝序让安童认尸,安童大哭说「正是我的主人……」曾孝序把众僧放回。复审陈三、翁八,二人执称苗青谋主之情。曾公大怒,差人往扬州提苗青,一面写本参劾西门庆、夏延龄两名提刑官受赃卖法。

参本上写了西门庆包养韩氏之妇,恣其欢淫,二官受苗青贿赂,曲为掩饰等罪。夏提刑令人抄了邸报,夏带到西门庆家。

二提刑官忙派汤来保、夏寿上东京找太师蔡京的管家翟谦打点。翟谦读了西门庆的信,对来保说叫你老爹放心。曾孝序的参本未奏效。以上是第四十七回、四十八回的有关情节。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4)

崇祯本《金瓶梅》插图

第四十九回及其后写西门庆给新任山东巡按监察御史宋乔年、新点两淮巡盐御史蔡蕴(蔡京的干儿子)送厚礼,留蔡蕴住宿,接来两个妓女陪蔡蕴过夜,蔡蕴留下董娇儿,上床就寝。

次日西门庆拜托蔡蕴对宋御史讲开脱苗青之事,说苗青是自己的相知。

蔡巡按答应关照。后来公差将苗青从扬州提来,蔡蕴对宋乔年说:「此系曾公手里案外的,你管他怎的?」遂将苗青放回。下详东平府,斩了二艄子,放了安童(第四十九回)。

后来西门庆派韩道国、汤来保、崔本等人去南方购货发卖,去见苗青(第六十七回)。

又写崔本治货回来向西门庆禀报说:在扬州俺们都到苗青家住了两日,苗青替老爹使了十两银子抬了扬州卫一个千户家女子,十六岁了,名唤楚云,长得很美,会唱很多曲子,苗青如今还养在家,给她打箱奁,治衣服,待开春让韩道国、来保乘船带来,伏侍老爹,消愁解闷。实际上是苗青把她送给西门庆做侍妾(第七十七回)。

如同西门庆当年给韩道国与王六儿的女儿韩爱姐打箱奁、治衣服送给翟谦做小妾那样(见第三十七回)。

第八十一回中写韩道国在扬州嫖妓王玉枝,汤来保嫖妓林小红,常和苗青等人一起游宝应湖。

他们不知西门庆的近况。西门庆纵欲过度,以前搞的许多人不说,临死前嫖妓女郑爱月(第六十八回)、搞王三官母亲林太太(第六十九等回)、搞男子王经(第七十一回)、搞丫鬟庞春梅、妾潘金莲(第七十二三等回)、搞熊旺妻章四儿(第七十五等回)、贲四妻叶五姐、来爵妻惠元(第七十七八回)、韩道国妻王六儿(第七十九回)。

酒醉中被潘金莲接入房中,她先服一丸胡僧给西门庆的药,然后把剩下的三丸药全送到西门庆口中,用烧酒灌下去,二人纵淫极狂,造成了西门庆的死亡,只活了三十三岁。苗青知道西门庆死讯后,肯定

自己占有了美女楚云。《金瓶梅词话》中的内容极其丰富,上面介绍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金瓶梅词话》中把〈琴童代主人伸冤〉中的蒋天秀改写为苗天秀,苗天秀比蒋天秀坏得多;又把家人董某改写为苗青,苗青比董某更坏得多。徐渭最敬爱的嫡母姓苗,徐渭绝不可能把蒋天秀、董某改写为两个坏人都姓苗,与自己的嫡母同姓苗。

徐渭的恩师名叫陆如岗、季本。徐渭也不可能在《金瓶梅词话》中写淫妇名叫如意儿、写江湖骗子庸医名叫赵龙岗、不可能写西门庆手下的坏人名叫崔本,犯自己的恩师陆如岗、季本的名讳。

徐渭的岳父、爱妻姓潘,她十九岁就死了,其父还活着;《金瓶梅》中的大淫妇名叫潘金莲,这是从《水浒传》中来的,徐渭当然没有办法改;

但《水浒传》中并没有写潘金莲的父亲,而且潘金莲被武松所杀,为时很早;但《金瓶梅》中却改成为潘金莲七岁时就死了父亲潘裁缝,徐渭若是《金瓶梅》作者,为何这样改写?

何况徐渭被潘家养育了六年,与潘氏结婚时,岳父主阳江县簿,并不是什么「潘裁缝」。他的岳父对他恩重如山。

《金瓶梅》中写的潘裁缝早死。写的潘道士大搞迷信,与「神将」对话,装神捉鬼,如此等等。

写的官员潘矶,与大坏官西门庆有交往。写的潘五,是临清娼店的主人,又是人口贩子。

写的潘家鸨子,是娼店中潘家虔婆。徐渭怎么可能写这些坏人姓潘,与自己的岳父、爱妻同姓呢?

徐渭晚年主要靠大儿媳叶氏、二儿媳王氏孝敬照料,她们都对徐渭很好。徐渭怎么可能在《金瓶梅》中骂的两个淫妇一个姓叶,名叫叶五儿,另一个姓王,名叫王六儿呢?

叶五儿即贲四妻,原先在别人家做奶妈,被家人贲四拐出来为妻,二人后来都到西门庆家做了仆人。

她趁丈夫去东京之机,与西门庆的心腹小厮玳安私通。后又与主子西门庆私通。

一次西门庆离开她房间不久,玳安便进了她房间,和她奸宿了一夜。

王六儿是韩道国之妻,与小叔子韩二私通,后与西门庆私通。西门庆死后,她和丈夫在临清时,她接了嫖客何官人。何官人、韩道国死后,她与韩二成了夫妻,情受了何官人的家业田地。

书中还写了一个扬州妓女名叫王玉枝,韩道国每次到扬州都去嫖她。徐渭晚年,最孝敬他、对他照料最好的是二儿媳王氏,其次才是大儿媳叶氏,有这两个贤慧的儿媳孝敬、照料多病的他,是他最大的福气。

小说中人物的姓名是由作者设定的,徐渭如果是《金瓶梅》的作者,怎么可能设定一个淫妇和一个妓女都姓王,和自己的二儿媳王氏同姓呢?又怎么可能设定另一个淫妇姓叶,和自己的大儿媳叶氏同姓呢?

特别是自己最敬爱的嫡母姓苗,徐渭怎么可能在小说中设定坏人苗天秀、更坏的杀人劫财货的凶犯苗青都姓「苗」,和自己的嫡母同姓呢?

徐渭怎么可能在小说中设定的淫妇叫如意儿,设定的庸医名叫赵龙岗,设定的西门庆的奴仆之一名叫崔本,犯自己的恩师陆如岗、季本的名讳呢?

徐渭又怎么可能在小说中设定的妓院老板、人口贩子名叫潘五,和自己的岳父、爱妻同姓潘呢?徐渭有兄名叫徐淮,兄弟二人很亲密。小说中却写了一个嫖娼的坏人名叫冯淮。

小说作者若是徐渭,岂能写坏人名「淮」,不避兄长的名讳呢?

徐渭的岳父对他恩重如山,已如上述。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还有胡宗宪、唐顺之等人。

《金瓶梅》中写的权奸杨戬的党羽韩宗仁,写的坏道士金宗明不但嫖娼,而且鸡奸手下的三个徒弟,写的坏人陈经济法名为陈宗美,不避胡宗宪的名讳。

书中写的另一个道士徐宗顺也不是什么好人,不避胡宗宪、唐顺之的名讳。

《金瓶梅》中写的一些姓徐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例如:徐太监,屡屡放高利贷坑人赚钱。

徐阴阳,给西门庆等人干的是择日时、看风水、下批书、观黑书等等迷信之事。

徐四,在清河县开铺子,欠西门庆的银子,屡次被西门庆臭骂。

徐凤翔,清河县的官员,与坏官西门庆有交往。

徐崧,东昌府知府,纵妾的父亲行贿。

徐相,因迎运花石纲谄媚昏君宋徽宗而受嘉奖者。

徐顺,清河县戏子,来西门庆家在酒席间唱戏。

徐参议,山东兖州府参议,与坏官西门庆有勾结。

徐知府,山东青州知府,与坏道士石伯才相交甚厚,曾送名酒给石伯才,他和夫人、小姐、公子每年与石伯才交往,来岱岳庙烧香建醮。

徐太监的侄女,西门庆死后,清河县最有钱的是张懋德与徐太监,徐太监把侄女嫁给了张懋德之子。

徐宗顺,是任道士的二徒弟,任道士感到几个徒弟都不省事,都惹他生气,都不诚实。书中写了这么多姓徐的人都不好,也可证徐渭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5)

《徐文长传》

《金瓶梅》抄本开始创作于公元1592 年,到1597 年前后,几年间写作、暗售、流传于江苏。

而徐渭于1592 年在浙江已经病重,次年(1593 年)就死了,不可能几年间写抄本于江苏、以高价贩卖抄本于江苏。

徐渭死时,《金瓶梅词话》抄本还没有写到第四十七回苗天秀被苗青、陈三、翁八所杀害呢,此回从万历二十二年末(1594 年末)刻行的《百家公案全传》第五十回改造而来,徐渭早已死了。

有的研究者说《金瓶梅》作者不是徐渭,这一说法是对的,我同意这一说法。但这位研究者说《金瓶梅》作者是萧鸣凤(1488-约1568),我认为也是错的。

萧鸣凤大约死于公元1568 年,他死后二十多年的1592 年《金瓶梅》才开始创作。

萧鸣凤比徐渭大33岁,可以说是徐渭的长辈,对徐渭也有知遇之恩,但《金瓶梅》中写的一些人物也不避萧鸣凤的名讳。

如小说中写的徐凤翔,是清河县的官员,与坏官、奸商、大淫棍西门庆有交往。

写的千户名叫司凤仪,是因迎运花石纲谄媚无道昏君宋徽宗而受嘉奖者。

写的尼姑名叫妙凤,是坏尼姑薛姑子的徒弟。这些人物的名中都有「凤」,都不避萧鸣凤的名讳「凤」。

这一方面证明了《金瓶梅》作者不是徐渭,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作者不是萧鸣凤。

请注意;萧鸣凤很尊敬王守仁,但《金瓶梅》中写了一些坏人或令人恶心的人,名中却有「守」「仁」,不避王守仁的名讳。

如云离守、韩宗仁、游守都是坏人;两个小道士郭守清、郭守礼虽不是坏人,但常常遭坏师父石伯才道士鸡奸。

萧鸣凤如果是《金瓶梅》作者,能在小说中给一些人物这样命名不避他所尊敬的王守仁的名讳吗?

《金瓶梅》中写了一个很世故圆滑的总甲名叫萧成,是为大坏官西门庆效劳的。

写坏人韩道国之妻王六儿和小叔子韩二私通,被几个小伙子抓获。韩道国是西门庆商铺里的伙计,就央求坏官西门庆免提自己的老婆王氏。

西门庆吩咐奴才玳安叫一个节级来,命节级下地方对总甲说把王氏放了。

结果牛皮街一牌四铺总甲萧成就遵西门庆之命把淫妇王氏放了。次日西门庆与夏提刑两员官到衙门里坐厅。夏提刑先审问韩二,韩二说自己见这几个光棍百般欺负他嫂子,忍不过,骂了几句,就被这伙群虎棍徒揪倒在地,乱行踢打,获在老爷案下。

夏提刑又审问四个光棍,他们说,韩二和嫂子王氏有奸,昨日被小的们捉住,现有底衣为证。

夏提刑因问保甲萧成:「那王氏怎的不见?」萧成不说王氏已经被放了,却撒谎说:「王氏脚小,路上走不动,便来。」西门庆就对夏提刑说:……也不消要这王氏。想必王氏有些姿色,光棍因调戏不遂,「捏成这个圈套。」

西门庆审问四个光棍:你们在哪里「捉住那韩二来?」众人道:「昨日在他屋里捉来。」

又问韩二:「王氏是你什么人?」保甲萧成道:「是他嫂子儿。」又问萧成:这伙人打哪里「进他屋里?」萧成道:「越墙进去。」

西门庆大怒,骂道:「我把你这起光棍!他既是小叔,王氏也是有服之亲,莫不不许上门行走?相你这起光棍,你是他什么人,如何敢越墙进去?况他家男子不在,又有幼女在房中,非奸即盗了。」

喝令左右拿夹棍来,每人一夹,二十大棍,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四个捉奸的小伙一个个号哭动天,呻吟满地,把他们四人都收入监狱中。

这个保甲萧成显然不是什么好人。后来西门庆就奸占了王六儿,她就成了他的情妇之一。

如果《金瓶梅》作者是萧鸣凤,他能写这个坏保甲姓萧和自己同姓吗?

有的研究者说《金瓶梅》作者应是万历时曾在徐州做过判官的王宷,小说的真实地点应是徐州,作者就是小说中的王宷,即王三官,西门庆是作者仇人的文学替身,李瓶儿是作者之母的文学化身。我对此说也不愿苟同。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6)

戴敦邦绘 · 李瓶儿

《金瓶梅》中写的李瓶儿嫁过梁中书、花子虚、蒋竹山、西门庆四个男人。她先是梁中书之妾。后来嫁给花太监的侄儿花子虚。花太监长期霸占猥亵着她,把遗产都交在她手中。

花太监死后,她与西门庆私通,丈夫花子虚得病时她不肯花钱给丈夫治病,把大量财物转移到西门庆家,一心想嫁给有一妻四妾而且也嫖妓的西门庆,以致花子虚无钱治病而亡。

这与先前西门庆和潘金莲私通时用砒霜毒死潘的丈夫武大郎,把潘娶到家中为第五房,在性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害死亲夫,要嫁给西门庆。

李瓶儿等待西门庆来娶自己,但西门庆的亲戚权奸杨戬在朝中被参劾倒了,西门庆怕受牵连,派人去东京打点,自己多日闭门不出。

李瓶儿不知有此变故,想着西门庆来娶,病得将死。养娘冯妈妈请来医生蒋竹山,李瓶儿服药后精神才复原。蒋竹山劝她嫁人,她说准备嫁给西门庆。

蒋说西门庆他亲家那边出了事,他干连在家,躲避不出等事。李瓶儿就嫁给了蒋竹山。

西门庆派往东京的来保、来旺向当朝右相李邦彦送上贿赂五百两金银。李邦彦说昨日圣心回动,你杨爷已没事,但他手下之人要问发几个。

来保等见名单上有西门庆名字,磕头求饶主子性命。李邦彦就用笔把杨戬名下的党羽「西门庆」改成了「贾庆」,西门庆就没事了。

来保等回到清河县禀报了主子。西门庆派鲁华、张胜去打蒋竹山,二人就伪造了蒋竹山三年前欠鲁华三十两银子的文书,去痛打了蒋竹山,被保甲用绳子拴了三人。

西门庆给朋友夏提刑说了。次日,保甲把三人带到提刑院,夏提刑就故意说假的借银文书是真的,怒斥蒋竹山借银不还,命人痛责蒋竹山三十大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命公差押解他回家,归还三十两银子,不然带回衙门收监。蒋竹山哭求李瓶儿给银子「还」鲁华,李瓶儿吐在丈夫脸上,不给银子,说早先若知道你「是个债桩,就瞎了眼也不嫁你!」

蒋竹山又哭求李瓶儿,说自己若被押回衙门就会被拷打死。李瓶儿才拿银子交给鲁华,撕碎了文书。李瓶儿知道这是西门庆使的计,就把蒋竹山赶出了家门。

又打听得西门庆家中没事了,使养娘叫过玳安去,李瓶儿哭着对玳安说自己甚是后悔,一心还要嫁西门庆。

玳安回去对主子说了,西门庆才娶了李瓶儿为第六房。后来西门庆又嫖一些妓女、乱搞一些仆妇及娈童,又与王三官的母亲林太太乱搞。

《金瓶梅》中李瓶儿唯一的儿子是官哥儿,并不是王三官。潘金莲妒恨李瓶儿及其子,先把官哥儿害死,又气死了李瓶儿。

王三官也不是什么好人,不好好读书上进,而乱嫖一些妓女。

他的母亲并不是李瓶儿,而是王招宣之妻林太太。《金瓶梅》的作者不可能是王三官,不可能在小说中写自己乱嫖妓女,写自己的母亲林太太与西门庆私通,母亲又指引他拜西门庆为义父。

王三官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母亲不论是李瓶儿也好,是林太太也罢,他都不可能在小说中大骂自己的母亲是大淫妇。

如果作者是书中的王三官,他能在书中写自己先后嫖妓女齐香儿、李桂姐、秦玉芝、荣娇儿、郑爱月吗?

他能在书中写自己的妻黄氏很年轻漂亮,他却先后偷了妻的头面、皮袄、金镯拿出去当了,成了到几家妓院的嫖资,害得娘子几次上吊、被人救活吗?

作者的母亲如果是李瓶儿,他能在书中写他母亲与坏男人西门庆的一些性交姿势和动作吗?

如写「李瓶儿好马爬着,……」,她「倒……,往来自动」,写他们二人性交的姿势与动作之处极多,每次「王三官」是怎么看到的?

王三官如果是作者,林太太如果是作者的母亲,林太太每一次与坏男人西门庆性交的情景,她儿子「作者王三官」又是怎么看到的?

如写西门庆「抱搂……」,林太太「跷玉腿……发乱钗横……莺声咽喘」,西门庆在林太太「心口与阴户烧了两炷香」,她儿子王三官如何能看到或听到如此等等这一切?

该研究者说西门庆是「作者」王三官的仇人,那么王三官却又为何给西门庆敬三杯酒,跪下磕四个头,拜西门庆为义父呢?说作者是王三官,李瓶儿是他妈,实在讲不通。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7)

《百家公案》

〈琴童代主人伸冤〉中写两个坏艄子一个姓陈,一个姓翁,没有写坏人乐三。

《金瓶梅词话》中却改写为两个坏艄子一个叫陈三,一个叫翁八,还写了坏人乐三夫妇窝藏杀人犯苗青。

坏人陈三、乐三、王三官都不避贾三近的名讳「三」。作者不可能是贾三近及其父贾梦龙。徐渭最敬爱的嫡母姓苗,徐渭也不可能把杀人犯董某修改为苗青,与自己的嫡母同姓「苗」。

徐渭与兄长徐淮的关系特好,不可能是小说作者,写嫖娼的坏人名叫冯淮,犯兄长徐淮的名讳「淮」。

《金瓶梅词话》抄本「凡一百回」是一个整体,刻本是从抄本而来的,抄本售出流传只有九十五回,缺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的五回一帙(第十一帙),不可能空出这五回不写,而是这五回一帙中有「不可告人」的内容不便售出。

我认为第五十六回中骂了屠隆作的一诗一文写得低劣,嘲讽「把这样才学就做了班、扬了!」意思是屠隆的「这样才学」远远比不上古人班固、扬雄。

这一诗一文确实是屠隆作的,这一回小说中嘲骂屠隆作的这一诗一文写得低劣,是很明显的。

屠隆号赤水,这一回小说中就影射、谩骂作此一诗一文的屠隆号赤水是「水秀才」,骂屠赤水即是「水秀才」。

写水秀才的浑家二十岁左右,两个孩子才三、四岁,骂水秀才的「浑家专要偷汉,跟了个人上东京去了;两个孩子,又出痘死了。」

小说写的是宋朝的故事,是借宋骂明。宋朝的首都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市),明朝的首都在北京。

屠隆在北京任礼部主事时,被刑部主事俞显卿弹劾上奏他与西宁侯宋世恩交换妻、婢、娈童纵淫,屠隆、俞显卿都被罢官,停宋世恩禄米半年。

因为这是发生在北京之事,所以小说中骂水秀才的「浑家专要偷汉,跟了个人上东京去了」,借东京而指北京,隐骂屠隆之妻杨氏与宋世恩在北京乱搞。

杨柔卿可能并无「偷汉」之事,但这一回小说的作者很不厚道,根据俞显卿的弹劾,借题发挥,影射谩骂「浑家」。

杨柔卿给屠隆生过三个儿子。长子生于万历六年(1578),屠赤水(水秀才)及其确实早夭;次子金枢生于万历八年(1508),死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也只活了二十岁。

这一回小说中说「水秀才」及其「浑家」有「两个孩子,才三、四岁」,「出痘死了」,应是很不厚道的王穉登增写进去的文字,这是小说,有虚构、缀合、挪移,不完全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一模一样。

例如,王世贞有妻魏氏,有妾李氏、高氏。妻二十岁时生的长子王果祥(1549-1552),后来生的次子王荣寿(1555—1558),都是三、四岁时死的。

《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中把这一事实挪移到了水秀才夫妇身上。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8)

《明史本纪》

《明史》中记载申时行对王穉登「特相推重」,而王世贞对王穉登「不甚推之」,所以王穉登在这一回小说中影射王世贞「有两个孩子,才三、四岁」,「出痘死了」,缀合、挪移到了「水秀才」及其「浑家」身上。

这一回小说中骂水秀才(屠赤水)「才学荒疏,人品散弹」,骂他的一诗一文写得低劣,骂他在李侍郎府里坐馆时和几个丫头、小厮「勾搭上了,因此被主人逐出门来,閧动街坊,人人都说他无行」,「他既前番被主人赶了出门,一定有些不停当哩」,影射谩骂屠赤水在礼部主事任上与宋世恩的丫头、娈童们相「勾搭」,被罢官,逐出礼部之事。

「礼」谐的是「李」。小说中写的是「李」侍郎府里,谐的是在「礼」部时,小说中写被赶出「李」府,谐的是被赶出「礼」部,取二字谐音,影射屠赤水(屠隆)在「礼」部主事任上被罢官,被赶出了「礼」部。

第八十回中嘲骂水秀才写的祭文低劣庸俗不堪,前后血脉基本上是贯串的。

由于原作者兰陵民间才人,并不是粗改增写者王穉登,所以全书一百回中还是有一些「自相矛盾」之处的,我就不详说了。

但作者绝不是屠隆,他不可能在小说中骂自己的一诗一文写得低劣,不可能在小说中骂自己的「浑家专要偷汉……」,不可能骂自己和别人家的几个丫头、小厮「勾搭上了,因此被主人逐出门来……人人都说他无行」,「……一定有些不停当哩。」都说他「无行」的人们中应包括了他过去的朋友沈明臣、王锡爵、王穉登、王世贞、王世懋等等人,但他自己不可能在小说中骂自己「无行」,不可能在小说中骂自己的「浑家专要偷汉……」。

他在致王世贞、王锡爵二先生的信中,在致张佳胤的信中,在致王穉登的信中,在不少处,都为自己辩白。他也赞扬妻的品行,如说「妻通寒俭之德,不怨贫穷」,「颇有桓氏贤行」,即颇有汉代鲍宣之妻桓少君的贤行。

他不可能在小说中骂自己的「浑家专要偷汉……」。

二十年前我在一次国际金瓶梅学术研究会上发言中说了这一观点后,有一位代表上讲台发言,同意我的说法,他说屠隆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在小说中骂自己的「浑家专要偷汉」等等,不可能骂自己与别人家的几个丫头、小厮「勾搭上了」,「人人都说他无行」。

我很感谢他支持我的说法,可惜我忘了他的姓名。

我现在要说的是二十年前没有说过的话。屠隆二十四岁时,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父亲去世。他很孝敬寡母赵氏。

他于隆庆六年(1572 年)娶江苏常州杨梧之女杨枚,字柔卿。但请注意:《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中写了一个「赵寡妇」,她家庄子连地要卖给有一妻五妾的坏商人西门庆,要三百两银子,西门庆还价,只给她二百五十两银子。

如果作者是屠隆,他的母亲姓赵,正是一名寡妇,屠隆就不可能把小说中要卖庄子连地的败家女人命名为「赵寡妇」,对自己的母亲大不敬重。

屠隆之母很长寿,活了九十八岁,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才去世,《金瓶梅词话》抄本正在写作中,已写了大半部。

如果作者是屠隆,在第三十回中居然写了一个败家的「赵寡妇」,屠隆的母亲若知道了,该作何感想?

《百家姓》中的姓很多屠隆为何不用别的姓而偏偏要用他母亲的姓,「赵」,命名这个寡妇为「赵寡妇」呢?

写这个「赵寡妇」把庄子连地都卖给大坏人西门庆了,他能这么写吗?他为何不把这个寡妇写为张寡妇或王寡妇、李寡妇、刘寡妇如此等等,慎重挑选姓什么,而偏偏要写成「赵寡妇」呢?这能讲通吗?

这再一次证明了作者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赵寡妇」的大孝子屠隆。

小说中还写了一个妓女赵娇儿,屠隆若是作者,写此妓女姓赵,与自己的母亲同姓,就也讲不通。

小说第三十七回中又写了一个媒婆姓赵,即「赵嫂儿」,西门庆从她那里给情妇王六儿买了一个使女锦儿。作者若是屠隆,不可能写这个媒婆姓赵,与自己的母亲同姓。

书中写了一个赵弘道,是权奸杨戬的亲党,杨戬与屠隆的岳父杨梧、妻杨柔卿同姓,赵弘道与屠隆的母亲赵孺人同姓,「弘道」不避屠隆的好友袁宏道的名讳,「弘」与「宏」谐音,二人的「道」相同。

屠隆若是作者,不可能给这个坏人命名为赵弘道,与自己的母亲同姓赵,且又不避自己的好友袁宏道的名讳。

小说中写的赵裁缝,出场的「自白」就是被作者讽刺者,这赵裁缝给西门庆一家做衣服,也给西门庆的情妇王六儿家做衣服,即给王六儿之女韩爱姐做衣服,以便她上东京嫁给权奸蔡京的管家翟谦为小妾。

屠隆若是作者,不可能让这裁缝姓赵,和自己的母亲同姓。屠隆的次女名叫爱姐,嫁给会稽县参将茅国器之孙茅藩宪为妻,屠隆不可能在小说中写坏人韩道国、淫妇王六儿之女名叫「爱姐」,与自己的次女同名为「爱姐」。

何况韩道国之名也未避屠隆的好友袁宏道的名讳「道」。屠隆与汤显祖更要好,小说中写的坏人汤来保后改名汤保姓汤,写西门庆雇的一个后生名叫王显,一个坏官名叫薛显忠,另一个坏官名叫王祖道,不避汤显祖的名讳。

小说中写的赵龙岗是庸医、江湖骗子,他出场的「自报家门」也是作者嘲讽的对象。

小说中写的赵喇嘛搞的是迷信,写的赵友兰是谄媚昏君宋徽宗而受嘉奖者,都与屠隆的母亲同姓赵。

小说中写的章隆、西门庆等等二十六人被昏君宋徽宗封为提刑官,章隆之名不避屠隆的名讳「隆」。由这些也可证作者不是屠隆。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9)

《屠隆集》

小说中写的坏人姓杨者也不少。如权奸大太监杨戬,徇私情以枉法的昏官杨时,杨戬的亲党杨盛,受昏君宋徽宗嘉奖者杨廷佩,流氓无赖杨光彦,刁徒泼皮与赌棍杨二风,如此等等。

屠隆之妻与岳父姓杨,岳父杨梧对他恩重如山,屠隆若是作者,不可能在小说中让这些坏人姓杨,与自己的岳父同姓,与自己之妻同姓。

(以高价卖给江苏金坛的王肯堂二帙,《金瓶梅词话》抄本最初于万历二十年1592 年)屠本畯又在苏州王穉登家中读到二帙。

后来又卖给江苏华亭的富人董其昌抄本全书之半(十帙第一回至五十二回),嗣后又卖给华亭的富人徐阶之子抄本九十五回(十九帙),刘承禧在徐家抄得九十五回。

徐家是屠隆的仇敌,屠隆绝不可能把九十五回抄本卖给仇敌徐家。

抄本最初几年间写于江苏,而屠隆却不在江苏。屠隆研究专家吴新苗先生在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年版《屠隆研究》一书中说,屠隆的同乡浙江鄞县人沈明臣对屠隆攻击得最凶,

吴先生说「沈明臣此时主要在南京、苏州一带活动,他对屠隆的一些负面宣传使得屠隆晚年不敢到吴中一带。并且因为沈氏的原因,屠隆与王世懋的关系也恶化……」见页258,文字很长,我只摘引了几句,请广大读者读吴着中的详说。

我查了一下〈屠隆简谱〉和《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屠隆从万历十九年(1591 年)农历三月起,到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是在浙江杭州、慈溪、衢州、龙井、西湖、遂昌,而此期间《金瓶梅》抄本已在江苏写成了第一回至第四十八回,并已在江苏暗卖流传,屠隆却不在江苏。

从多方面可证屠隆不是《金瓶梅》的作者。

我从以上的考论,证明了《金瓶梅词话》作者是兰陵(江苏武进)民间才人,而不是大名士或名士李开先、萧鸣凤、王世贞、徐渭、贾三近、贾梦龙、屠大山、屠隆、王穉登,也不是什么「李瓶儿之子王三官」。

《金瓶梅词话》抄本开始创作于万历十九年冬十月初一日之后,即公元1591 年11 月16 日之后,到万历二十五年即公元1597 年抄本写成,写作地点是在江苏武进(古兰陵)、苏州一带,而不是在山东、浙江等地。兰陵人王穉登只是草率修改、增写者,而不是全书的作者。

原作者是兰陵民间才人。

《金瓶梅词话》是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考证它的写作时间、地点、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未完待续)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10)

《金瓶梅纵横谈》 鲁歌、马征 著

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鲁歌金瓶梅词话抄本于万历十九年冬到二十五年写于江苏)(11)

文章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刊于《鲁歌<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