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莲塘浮生——福建闽侯程氏家人传说(249)

(微信读书上有机器人朗读的本书音频,欢迎收听)

【逢周初连续三天发布】

二四九,“七步悲诗,卒然临之”

话说,1927年5月26日晚上,坐了30多小时海轮,从温州回到福州的上海地下党林皓民,来到福州三坊七巷西南边的灵响路他大舅子吴崇亮医生的大宅子,意外地遇到了自己的妻儿。

原来是,孩子们的大妗做肉燕请大家。

大家见到林皓民更加感到意外。

就在林皓民坐下来吃肉燕的时候,大妗陈氏问:“依民,汝怎样会八来只呢讨汝老妈囝?”你怎么知道来这里找你的老婆孩子呢?老妈=老婆。

林皓民说:“我会卜卦,卜遘依妗做肉燕。”我会卜卦,算到依妗做肉燕。

意思是,他不是来这里找老婆孩子,而是来蹭肉燕吃。

陈氏笑道:“吹师!汝固卜着我下月初二裹粽有郑无?”真会吹!你还算到我下月初二包粽子对不对?“师”在福州话里表示精通、擅长。

1927年5月26日是农历四月廿六日,陈氏说的“下月初二”指的是当年的五月初二。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而福州人通常在五月初二包粽子。

槿曦流年的小说作品免费阅读(小说莲塘浮生249)(1)

陈氏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家有肉燕吃跟我五月初二要包粽子一样是大概率事件,用不着算卦就知道。

陈氏不再说笑,问林皓民:“姑爹,来只呢什乇事计?”来这里什么事情?

过去的福州女子,跟亲戚说话,都要把自己的身份降一格,降到跟自己孩子同一个辈分,所以她跟自己的孩子们一样管林皓民叫“姑爹”。

陈氏刚刚还在直呼林皓民为“依民”,现在却改口称其为“姑爹”,这是郑重其事的意思。

坐在林皓民身边的吴雅茹替丈夫回答说:“依嫂,我准蜀准。依民应该是倚屈依哥依嫂厝礼做五日节。”依嫂,我猜一猜。依民应该是想在依哥依嫂家里过五日节。倚=希望、想要。

五日节就是端午节。

福州人的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开始过。

初一在门上悬蒲插艾驱邪去病,初二包粽子煮粽子,初三初四扒龙船(划龙舟),初五晒被褥冬衣、张贴午时书。

连续5天,天天都是节日,所以叫五日节。

午时书,五月初五午时写的、贴的小对联。

午时书跟春联有一个不同。

春联贺春辞旧迎新,午时书多表达端午节意义或驱邪辟邪。

网上有拍卖福州午时书联句手抄本的。

内容有:

“中国有圣人舟生将相,吾侪无一事饱览湖山。”(颓废乎?洒脱乎?)

“艾旗振中土,蒲剑保天疆。”(艾草蒲草能耐太大了。)

“十闽佳节,三楚遗风。”

槿曦流年的小说作品免费阅读(小说莲塘浮生249)(2)

宋代禅师、诗人释宗杲有“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毒舌尽消除”之诗句。

曾经有人认为端午节写午时书是福州特有民俗,后来有专家说,非也,是全国性的民俗。

顺便说一句,现今福建称为“八闽”,而历史上,由于版图变化,福建有过七闽、九闽、十闽之称呼。

十闽里包括台湾府,1885年之前,台湾隶属于福建省。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时候台湾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

吴雅茹为什么猜测丈夫可能想在大哥大嫂家里住呢?

因为林皓民无缘无故突然从上海跑去温州,从温州写来的信还不敢直接寄到家里,要通过吉庇巷人为有肉绒店老板林方正转,以及信中隐晦曲折的文字,这些都说明林皓民遇到麻烦了。

林皓民从温州给父母和妻子分别写的信,都有一个核心内容,说自己离开上海的原因是,“七步悲诗,卒然临之”。

“七步悲诗”就是七步诗,其指向只有一个,就是魏陈思王曹植的《煮豆燃豆萁》。

相传,魏文帝曹丕命弟弟曹植七步之内写一首命题诗,题目是兄弟,但诗中不能有“兄弟”字眼。

曹植领命,刚走了6步,诗就有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槿曦流年的小说作品免费阅读(小说莲塘浮生249)(3)

(上图:东晋顾恺之绘《洛神赋图》局部,前排男子为曹植。)

程老汉不大相信这个传说。

不过,程老汉很服气写这首七步诗的人,丫写得真好!

“卒然临之”引用的是苏轼《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七步悲诗,卒然临之”8个字,意思既清晰,又含蓄。

七步诗讲的是兄弟反目,但林皓民没有兄弟,所以家里人一眼看出讲的不是家事。

万一信落入旁人手里,却会以为讲的是家事。

收到信,林景才夫妇让人把儿媳妇吴雅茹请到南台三保家里,老两口和她讨论应对之道。

当时,福州天空中飘着血雨,吹着腥风,全城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北大杨教授是研究那一段中国历史的权威,他核查了大量历史档案,对照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和回忆录,多方查证重大史实。

杨教授引用《大公报》1927年4月14日第六版的《福州通信》,讲述了福州1927年清党事件的一个案例。

4月3日,福州右派举行大会,“新编军第二师某部代表方毅威等三人登台,力斥其非”。

右派分子,当即叫人将这3人绑了,押在台下。

其中两人趁乱逃走,只剩下方毅威一人。

右派分子“乃将其(指方毅威)军装剥下,穿一单服,背插纸旗,上书‘共产党’三字,于会散后随同游街示众。至万寿桥时,由胡豚(加三点水旁)用手枪将方毅威击毙,掷尸闽江,逐流而去。”

万寿桥就是现在解放大桥的“前身”,始建于元代。

槿曦流年的小说作品免费阅读(小说莲塘浮生249)(4)

(上图:1910年代的万寿桥长这个↑样子。)

4月3日发生的事,当时就被福州人口口相传。

不过,谁都不知道这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大屠杀的先声。

林景才夫妇和儿媳妇吴雅茹,隐约知道林皓民可能是共产党,但方毅威被杀事件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联想。

4月14日的《大公报》报道了方毅威遇害经过,而这报纸4月20日才到福州。

21日,林景才夫妇和吴雅茹,就收到了林皓民从温州寄来的信。林皓民将信寄给吉庇巷人为有肉绒店老板林方正,林方正叫他的伙计送来。

一封信要这样曲屈回旋着寄,这本身就表示很不寻常。

林景才问儿媳妇吴雅茹:“依民有共汝讲着伊是伓是共产党无?”依民有跟你讲过他是不是共产党没?

吴雅茹:“透底无讲着。”从来没讲过。

林景才想了想,说:“伊讲伓讲都蜀样,伊铁硬是共产党。”他讲不讲都一样,他肯定是共产党。

林景才的老伴、林皓民的母亲非常紧张:“共产党是什乇?”

林景才解释说:“共产党、国民党都是革命党。往曩帮共兄弟哥蜀样,逢事都是有做齐做。”往日跟兄弟一样,什么事都是一起做。

林景才举例说:“去年暝11月,国民党、共产党固齐去马尾,共海军着开会,干海军让北伐军开裡福州。”去年11月,国民党、共产党还一起去马尾,跟海军开会,逼海军让北伐军开进福州。

槿曦流年的小说作品免费阅读(小说莲塘浮生249)(5)

林景才讲的是1926年11月底的马江会议,那次会议上,国共两党合作,成功说服北洋政府的海军归顺北伐军,参与驱逐了北洋政府派在福州的福建省督理周荫人。

话说,从清末到1945年,中国海军实际由福州籍人士掌控,有“闽系海军”之谓,而福州正是“闽系海军”的重要根据地。

这和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即马尾船政学堂)建立在福州有关系。

林皓民的母亲问丈夫:“学汝总款讲,国民党共产党是兄弟哥,依民俪是共产党复有什乇伓使其?”像你这样讲,国民党共产党是兄弟,依民若是共产党又有什么不行?

林景才说:“仱兄弟哥大冤家大相拍,国民党仱看见共产党就刣。”现在兄弟大吵架大打架,国民党现在看见共产党就杀。福州话里,刣=杀,读如“太”。

林皓民的母亲大为不满:“国民党会做只般呆恶?头牲啊贼!”国民党会这般凶恶?畜生啊贼!呆=坏。

大家都心情沉重。

此时此刻,1927年5月26日的晚上,林皓民突然出现在吴雅茹大哥吴崇亮的家里,让吴雅茹喜出望外。

当大嫂陈氏问林皓民怎么会在这时候出现在这里,来这里什么事情的时候,吴雅茹先委婉地说,林皓民应该是想在大哥大嫂家里过五日节(端午节)。

那一天是农历四月廿六日,离五月初一、福州人的五日节(端午节)的第一天还有5天时间,这么早就来过五日节,言下之意是要在这里住。

吴雅茹的大嫂陈氏明白了,依民一定是遇到难事了。

整个过程,吴雅茹的大哥吴崇亮都没插嘴,只静静地听着。

这时林皓民已经吃完饭,就正面回答大妗的话了,他对大舅子和大妗说:“依哥依嫂,我侬有仂囝无能耐,卜请依哥牧。”依哥依嫂,我人有点不舒服,要请依哥治。

吴雅茹一听,啊?闹半天是身体不舒服啊?那“七步悲诗,卒然临之”是什么意思呢?

槿曦流年的小说作品免费阅读(小说莲塘浮生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