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隐简介(从给人做妾到与学生相恋)(1)

她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称为“福州三大才女”,是民国年代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可她的一生短暂又极为坎坷。出生当头,外祖母离世了,被母亲认定为灾星,整个童年都过得极其悲苦。

六岁时,父亲心脏病离世,她寄住在舅舅家,惨遭嫌弃,不久后被送去了孤儿院。

14岁时,与家人抗争,争取到了人生主动权,走进学校读书。

22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著作《一个著作家》,她是一个大半生都在为女权奋斗、为女性呐喊的新女性作家”

她是庐隐,有着传奇人生的坚强女性,她的人生和她的名字一样,坚强里缠绵着悲苦,柔情中隐含刚烈。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残酷的多,人生是一场不断打怪升级的争斗,是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

卢隐简介(从给人做妾到与学生相恋)(2)

1

家人的忽视与嫌弃,让她坚韧顽强

庐隐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1898年出生在前清官宦人家。她有三个哥哥了,父母对这个女儿的降生,原本是怀着热切的心情期待着。

不幸的是,庐隐出生那天,外祖母去世了,迷信的母亲认定她是灾星,没有母亲的疼爱,在一堆仆人中长大。两岁时长满疮疖,被奶妈带去乡下养身体。

庐隐三岁时,跟随父亲一起到上沙上任。却在去的路上,因为哭闹不止,差点被父亲丢进海里,幸好被一个家奴获救。

庐隐6岁时,父亲因心脏病离世,母亲带着一家人去北京,投奔庐隐的舅舅。

因为母亲的厌恶,庐隐无法上学,只能拜没上过学的姨母为师,还经常因为学习被母亲关禁闭。

然而,庐隐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会了自娱自乐来排解孤独忧虑,与花草虫鸟也能玩得很开心。

庐隐不满10岁时,被舅母虚报年龄11岁,送去了美国教会办的慕贞学院小学部。

庐隐逃离了不受待见的家,却进入了一处处受人欺负的学校。

委屈至极的庐隐第一次给母亲写了封信,信中描述了自己在学校伙食难咽和同学欺辱的凄苦生活。

母亲又多交了一笔钱,让她能吃到小厨房稍微好一些的饭菜。

伙食好了,庐隐的身体却不好了。早些时候,被同学欺负,扭伤左脚筋再度浮肿,必需手术治疗,庐隐在医院住了近半年,待到出院时,又因肺管破裂咳血不止休养了半年左右。

武昌起义后,各地开始了混乱的反清之战,家里人逃到天津租界,直到学校即将沦陷,才派人来接他们过去避难。

卢隐简介(从给人做妾到与学生相恋)(3)

2

命运的冷遇,让她奋勇向前

13岁这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全家人回到北平。

庐隐奋发学习,考取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设的高等小学五年级,这是她头一次靠着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人生的主动权。

母亲和家里人对她的态度大有改观,家对于庐隐而言,比以往要温暖了许多。

改变自己才是问题的关键,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成就,只要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有很大进步,就算是争了一口气了。

这世界不公正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青春期时,庐隐迷上了看小说,为她日后写作铺垫了基石,她多了几分娴静,也许正是这份娴静,让一个叫林鸿俊的男孩喜欢上了她。

林鸿俊上门提亲,却被庐隐的母亲以他受教育程度不高为由拒绝了他。

庐隐并不喜欢他,却因为反感母亲的独断和势力眼,故意与母亲对着干,表示不论未来发生什么,自己都甘愿嫁给林鸿俊。

这时候的母亲已经非常在乎这个女儿了,她也了解庐隐倔强的性格,只得答应,但也提出了必须等庐隐完成学业后才举办婚礼的条件。

一年后,18岁的庐隐高中毕业。那时没有女子大学,家人走动关系,为她在女子中学谋了个体操教员职位。

庐隐成日提心吊胆,既怕误人子弟,又怕校长怪罪,最后终于决定辞去教员职位另谋生路。

正好庐隐的同学在安徽的一所小学当校长,就请一起过帮忙教学,庐隐仅做了半年便开始厌烦了。

正赶上河南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招聘教师,这一次,庐隐同样没有坚持多久。

年复一年,庐隐就这样来来去去,干半年,辞一次,循环几回,家中表姊妹们都奚落她为“教书一学期”先生。

庐隐不争不辩,她明白问题确实在自己身上,性情浮躁,定不下心来去长久地做一项工作。

枯燥的工作经历使得庐隐倍加怀念学生时代,这时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919年,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升格为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开始招收中国公办教育史上第一届女大学生。

21岁的庐隐想要读大学继续深造,母亲却不愿再为她负担学费。

庐隐就回到安徽安庆小学,当教员赚学费。等她积攒了200元回北京报名时,招考期限早已过去。

强烈的求学欲望感动了母校老师,得以成为旁听生就读,一学期后才转为正式学生。

这也注定了她平凡的人生的开端,对命运的不公,要勇敢说不,遵从着心中的渴望。

改变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才能在困境中寻找突破,才能找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更好途径。

卢隐简介(从给人做妾到与学生相恋)(4)

3

敢爱敢恨,两段婚姻都奋不顾身

庐隐虽未亲身参与五四运动,但五四运动对庐隐的影响非常大,她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礼,痛恨封建礼教,向往新潮世界,迅速成为校内外的活跃分子。

1919年11月,震惊中外的“福州惨案”发生后,庐隐参加了在福州会馆举办的同乡会,认识了有妇之夫郭梦良结缘。

庐隐和他两人性格相像,志趣也相投,都热爱文学并擅长写文章,感情逐渐升温,。

当林鸿俊写信提出婚约一事,庐隐在回信中要求退婚。

这个决定是庐隐一生中的重大选择之一,显现出她身上的一股鲜明的自由精神,激发了她对自由的追求。

与林鸿俊之间的感情是庐隐形式上的初恋,郭梦良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初恋。

1923年夏天,25岁的庐隐与郭梦良在上海远东饭店举行婚礼。

卢隐简介(从给人做妾到与学生相恋)(5)

嫁给本就有妻子的郭梦良,庐隐心中并不觉得有何不妥,直到婚后随郭梦良回福建探亲,与他的发妻林瑞贞同处一个屋檐下,才真真切切感觉尴尬。

庐隐与郭梦良这段尴尬的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多。

1925年10月6日,郭梦良因积劳成疾猝然长逝,留下庐隐和不到一岁的幼女郭薇萱。

爱情破碎,生活也变得杂乱不堪了,把女儿托付给郭梦良的母亲后,庐隐几经辗转,庐隐又回到了北京。

1928年,经北大林宰平教授介绍,庐隐认识了李唯建,比她小9岁。

卢隐简介(从给人做妾到与学生相恋)(6)

对庐隐的坎坷经历了解后,李唯建对她产生怜悯之情,随着两人一步步相互深入了解。

1930年秋天,庐隐第二次在一片反对声中,与小自己九岁的李唯建结婚。第二年就出书《云鸥情书集》,里面是从1929年春到1930年春,她与李唯建共写下了68封书信。

嫁给李唯建,庐隐没有过上称心的家庭生活。丈夫对她的要求太多太高,对自己的要求却太少太低。

由于年少丧母,李唯建对母亲的渴望较为明显和严重,他总是不自觉地把妻子当作母亲来依赖。既要工作赚钱,又要照顾好家庭。

不久,庐隐的第二个女儿李瀛仙诞生,小女儿的到来,为经济本就不宽裕的家增添了新的负担,生完孩子不久,庐隐就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任职国文教员,全家人迁居到了上海。

1934年5月13日,与李唯建有了第二胎的庐隐,为节省开支没有选择去医院生产,而是在自己家弄堂的小屋子里分娩。

后因子宫破裂导致大出血被李唯建转送到医院时,已为时过晚。

三十六岁的庐隐,这位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优秀并高产的女作家,在奋力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来的时候,却无奈而悲哀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卢隐简介(从给人做妾到与学生相恋)(7)

写在最后

卢隐离世时,李唯建27岁,他和女儿相依为命,对卢隐的深深的思念中度过了余生。

庐隐是洒脱的,是随性的,也是盲目的。

她是五四时期高产的女作家,也是对爱情不切实际幻想的女子。

卢隐曾说,“生命是我自己的,我凭我的高兴去处置它,就算是一滩死水,我也要让它变活,然后兴风作浪。”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敢于反抗总总的不公平。原生家庭的冷漠和不公,让她渴望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END

作者介绍:四叶子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