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但一个字写在诗或词中,就能发出千百个文字的信息量,而这个字确能超过一般的语句。
一个字可使作品既有含蓄蕴藉之致,又增辞采声韵之美。
这样的作品意境充分化,使诗或词的境界又达到更高的水平!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泰山以其高昂,将南北两侧的阳光割断,遮天蔽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个“绿”字,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最后才选定绿字。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字用得绝妙。咋读似乎有些突兀,却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在这首诗中,“烧”完美表现出蜡烛的明亮。与“照”字相对,“烧”将梦幻、空濛的气息烘托得淋漓尽致。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绿二字名词作动词,将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一个“上”字将青苔的清新可爱、生机活泼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
《苦昼短》
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煎”字用得太好,令人触目惊心,将人生短暂而痛苦、岁月蹉跎的无可奈何生动地表现出来。
读一首好诗,不仅要读它的词句,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品味,用得好的字,往往能带来令人沉醉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