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史书中都没有她真名的记载,只知她姓黄,人们尊称她为黄道婆、黄婆婆。

南宋理宗淳祐五年,黄道婆出生于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多事之秋,蒙古铁骑来势汹汹,国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黄道婆有什么故事(34天涯织女)(1)

她是贫苦人家的女孩,十二三岁就被卖作童养媳。在封建社会,这是平常的事情,童养媳由婆家养育,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比如《窦娥冤》里的窦娥,琼瑶剧中的婉君。但她们还算幸运的,曾得到婆家真心实意的关怀照顾。

黄道婆有什么故事(34天涯织女)(2)

据记载:黄道婆,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

黄道婆有什么故事(34天涯织女)(3)

那里是以黎族为主要民族的聚集地,在劳动和生活的交往中,她同黎家姐妹那里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在那里一直生活了约30年后回乡,将所学技术传授给家乡的民众,大大提高了传统的纺织技术。

在她的传授和推广下,松江府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尤其是她所创"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技艺,使得"乌泥泾被"名声大噪,远近闻名,大江南北纷纷效仿。

黄道婆有什么故事(34天涯织女)(4)

世上公认黄道婆在棉纺织领域的贡献主要有 "四大发明":一是发明了棉花脱籽机,又称"轧花机";二是发明了棉花加工机,全称"弓式肩挂手工弹棉机",简称"弓式弹棉机";三是发明及改进了纺纱机;四是改进了原有的织布机。其中最伟大的创举,是她发明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工具——三繀脚踏纺车,代替了沿袭了几千年的单手摇纺车,使纺纱效率比原来的生产提高了三倍以上,比英、德等国早有四、五百年。

黄道婆大概活了85岁,逝世后,民众曾立祠以纪,纺织业尊她为"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