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怎样加刺刀(原来排队枪毙线式战术的兴起源于燧发枪与刺刀的发明)(1)

很多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人在近代特别是18世纪,要采用横队排枪齐射,跟互相枪毙没区别,看起来很傻的作战方式呢?”甚至有人给线式战术起了一个外号——“排队枪毙”。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回答是:“近代的前装滑膛枪械,在射速和准确度上都存在缺陷,所以军队必须排成横队来增强火力密度。”不过也有朋友喜欢刨根问底:“当时世界范围内都开始步入火器时代,甚至在被认为不重视火器的清王朝,火器装备率也超过了50%。那为什么只有欧洲人使用了这种战术?”

其实要讨论这个问题,一定要记住一点:战术是基于武器装备的。欧洲人之所以发展出横队齐射的线式战术,关键是两项重要的军事技术发明——燧发枪和刺刀。

首先,当时欧洲以外的军事力量,主流单兵火器还是火绳枪。火绳枪靠枪机上的火绳来点燃火药,但是火绳是明火,对身上挂着弹药、手上拿着待击发火器的士兵相当有危险性。为了防止误伤或误击发,火绳枪手的队形不能排得过于紧密。而燧发枪的击发装置有点类似于打火机,不是明火,所以燧发枪手能够排成紧密的队形。另外,燧发枪相对火绳枪也提升了射速。于是,火枪手们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排成6排甚至更多的深纵深横队来保证火力密度。他们只需要排成3排的浅纵深横队,就能拥有比以前更大的火力密度。因此可以说,正是燧发枪催生了线式横队的产生。

其次,刺刀的发明,准确地说是套筒式刺刀的发明,让火枪手拥有了可靠的肉搏能力。火枪手不再需要长枪手的保护,指挥官也不再需要在投射火力和肉搏能力之间做二选一的选择题。因此,步兵的全面火力化得到了推广,军事思想和编制架构也发生了全面变革。

总之,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线式战术时代终于到来了。

横扫一切的燧发枪与刺刀

关于燧发枪的发明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16世纪初期的荷兰爆发了弗里西亚农民(阿鲁姆黑帮)叛乱,很多人变得一贫如洗,所以不得不靠小偷小摸和夜盗来维持生计。然而人们对于被发现的夜盗不会手下留情,因此很多夜盗认为必须携带一样武器——比如手枪——来在被追赶的时候“维护尊严”。但传统的火绳枪在夜晚会暴露携带者,贫困的人又买不起昂贵的轮燧枪。很快,受到敲击燧石取火的启发,有人产生了利用燧石和击铁撞击点火的想法,并尝试实施。于是在1547年前后出现了最早的撞击式燧发枪,也即所谓的“小偷枪”。

无独有偶,还有另一种说法:同一时期的西班牙,在比利牛斯山脉中盘踞着一伙土匪,人称“密克雷特”。他们也发明了一种利用燧石撞击发火的新式火枪。这种火枪称作密克雷特枪,意思是“土匪枪”。

关于“小偷枪”和“土匪枪”的说法是否属实,现今已不可考。但当时在荷兰和西班牙两地,确实同时出现了利用燧石撞击发火的火枪雏形。

在1620年,一种更加完善的设计终于诞生了。

马林·布尔吉瓦出生于法国卡尔瓦多斯省的一个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受其家庭环境的熏陶,马林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枪匠,同时还精通绘画和雕刻。经过数年的努力,1620年,他将一种结合了“小偷枪”和“土匪枪”优点的新式燧发枪献给了继任的法王路易十三。这种新式枪械被命名为“Flint Lock”,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通常意义上的燧发枪。

和任何一种传统的设计都不同,燧发枪的底火盘盖和弧形击砧被制成了一体。射手扣动扳机后,击锤向前落下,夹在击锤上的燧石和弧形击砧摩擦,在产生火花的同时迫使底火盘盖向前打开,飞进底火盘内的火花引燃发射药,完成击发。这也就意味着,燧发枪射击时,除了装填和扳起击锤之外,完全不需要其他动作,比火绳枪或轮燧枪更为便捷。因为零件较少的缘故,燧发枪的结构也更为简单,这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枪械本身的可靠性。因此,燧发枪一经问世,就被法国各地的枪械制造者仿效制作,进而快速扩散到了欧洲各地。

燧发枪怎样加刺刀(原来排队枪毙线式战术的兴起源于燧发枪与刺刀的发明)(2)

表现燧发枪齐射场景的油画

从17世纪中叶起,法国军队就大量装备了燧发枪。1660年左右,欧洲主要国家军队中,步兵所装备的火绳枪已经基本被燧发枪淘汰。1840年左右,燧发枪成了欧洲军人最主要的手持射击武器。

相对于之前步兵大量使用的火绳枪,燧发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再需要累赘而危险的火绳。这首先提高了枪械的安全性,士兵无须担心被燃着的火绳引燃身上携带的火药。其次也减少了装填时的动作步骤。

同时,弹药技术的发展,也让燧发枪拥有了更高的射速。作为一种易燃又易受潮的粉末状物质,黑火药的携带一直让士兵们头疼不已。最早火枪手们使用防潮的罐子来盛装火药,但这样既不方便携带又不便于装填。不久之后,出现了用锡、薄铁皮或牛角做的火药瓶,瓶上带有可插入枪口的带盖细嘴,较好地解决了携带和装填的问题。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却仍然存在,那就是如何控制每次装入枪膛内的火药数量。火药装填过多的话可能会引起炸膛,装填过少的话则会影响枪弹的初速,导致射程和威力的下降。战场上显然是无法称量要装入枪膛内的火药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射手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15世纪末,西班牙人在装备穆什克特火绳枪的同时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火药瓶的体积缩小,使其只能装填供一次射击用的火药,每个射手身上携带多个这样的小型火药瓶,这样每次都可以为火枪精确地装填相同数量的火药。这些小型火药瓶用短绳悬挂在射手的皮质肩带上,数量一般为10~15个。很多虔诚的基督教士兵只带12个火药瓶,为的是和圣经中“十二圣徒”的典故相呼应,这种做法一度非常流行。

从1720年开始,普鲁士人又将另一项技术革新成果运用在了燧发枪上,那就是铁制推弹杆。又硬又重的铁制推弹杆可以更快地把弹药推入枪管。如前所说,18世纪中叶,普鲁士军队能够用燧发枪达到每分钟5发的惊人射速,这意味着步兵的火力投射能力也随之增加了。另外,因为无须担心火绳被崩飞,使用燧发枪的士兵互相可以站得更近,这就意味着相同宽度上的兵力密度可以大为提升。因此,即使降低了步兵阵列的纵深,他们依旧可以发挥出与原来相当甚至超出原来的火力。

如开头所说,燧发枪是线式横队出现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而一个全火器化的线式横队如何在肉搏中自卫?在火枪发明后的数百年时间里,火枪手一直饱受缺乏自卫武器的困扰。对于战斗中的士兵来说,火枪的装填时间可以用漫长来形容。这段时间里,一旦有敌人靠近,火枪手往往只能束手就擒。即使有些射手会随身携带刀剑用于自卫,但也只是聊胜于无,面对敌方骑兵时更是没有还手之力。因此,欧洲人一开始将火枪手和长矛手混编在一起,以此来为他们提供掩护。但是,这种混合编制又反过来削弱了单位宽度上的火力密度,这种两难的局面使人们一直难以取舍。在当时,“火枪手和长矛手的合理比例”一度成为军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尝试解决这种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很多组合武器,比如可以兼做狼牙棒的四管火门枪、以火绳枪作为手柄的战斧和能当作战锤使用的轮燧手枪。进入到燧发枪时代之后,人们依旧有过很多奇思妙想:有人设计了手枪和马刀的组合,有人尝试将短枪管的燧发枪装到战戟前端。但这些组合武器的性能始终不尽人意。最后,一种新武器——刺刀的发明,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于刺刀的发明有两种说法。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来人,马来人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波纹剑安在枪口处,将火枪当作短矛使用,这种做法启发了荷兰殖民者,他们把这种构想带回了欧洲。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在三十年宗教战争中,一些法国火枪手捡起折断的长矛头部,插入火枪的枪口,以此当作短矛来对抗普鲁士骑兵。但不管真实的起因为何,在1647年,专门制造的刺刀于法国第一次出现了。这种早期的刺刀形制上和短剑类似,有着尾端变细的手柄,可以插入枪口之内。装上这种刺刀的火枪就成了长度接近两米的短矛,一群燧发枪手聚集在一起,就可以组成能有效抵抗骑兵攻击的枪阵。刺刀完全称得上是革命性的发明,使燧发枪手不再需要长矛手的保护,这也就意味着步兵的队列可以完全由燧发枪手来组成。在淘汰长矛手之后,步兵队列的火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防骑兵能力的提高也使得队列的纵深可以进一步变小,于是相同人数的步兵就能控制更宽的正面。

和以往那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军事发明一样,刺刀在出现之后也被迅速推广。到17世纪80年代,刺刀在欧洲所有国家军队中都成了标配。但插入式刺刀依旧有其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旦装上了刺刀,燧发枪就无法射击了。这样,射手实际上变成了长矛兵。此外,如果士兵训练不当或者经验相对不足,那么刺刀的使用有时候反倒会给对方提供机会。1688年,前英王詹姆斯二世在光荣革命中被迫逊位,次年他在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法国的詹姆斯党人的支持下发动叛乱,企图夺回英格兰王位。英王威廉三世派遣军队前去平叛。这场叛乱以詹姆斯党人的失败而告终,但威廉军队插入式刺刀的缺点却在战斗中暴露无遗。7月27日的一场战斗中,威廉军队中一些没有经验的燧发枪手向发起冲击的詹姆斯党苏格兰高地兵进行齐射,但未能阻止对方前进。因为没能熟练而及时地装上刺刀,他们也没能阻止对方冲进自己的队列之中,于是一场溃败随之而来。在这场战斗中,威廉的军队有1000人被杀死,500人成为俘虏,而詹姆斯党苏格兰高地兵仅有200人伤亡。

插入式刺刀的缺点促使人们进一步做出改进。1697年,一种令人满意的新式刺刀出现了,那就是套筒式刺刀。

燧发枪怎样加刺刀(原来排队枪毙线式战术的兴起源于燧发枪与刺刀的发明)(3)

战争复原爱好者手中装有套筒式刺刀的燧发枪

套筒式刺刀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固定安装在枪管一侧的刺刀既不会妨碍装填和射击,又让士兵可以随时投入白刃战之中。虽然这种燧发枪加刺刀的组合长度上比不上传统的长矛,但对抗当时的骑兵冲锋是足够了。第一次步兵刺刀冲锋发生在1703年,此后刺刀在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世纪)中成了步兵的主要进攻武器之一。

在套筒式刺刀发明30年之后,最保守的俄军也最终淘汰了长矛兵,以往那种混合编组的步兵阵列终于从战场上销声匿迹了。线式战术时代终于来临。

本文摘自《线式战术时代的战争艺术》

燧发枪怎样加刺刀(原来排队枪毙线式战术的兴起源于燧发枪与刺刀的发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