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白看到后世给他贴的标签估计会捋着胡须一脸傲娇的说:“说我是酒仙倒还切合实际,但诗仙是什么鬼,我明明是剑仙,是大侠!!!我才不要当劳什子的诗仙,哼!”
武则天长安元年,一代诗仙,哦,不,剑仙李白出生,于是,他秀口一吐便是半个伴着酒气和剑气的盛唐。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时,学习剑术,遍干诸侯。那时候的李白是个地地道道的古惑仔,“少任侠,手刃数人。”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干净利落,已经有了大侠的样子。
二十四岁,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行。”左手执缰勒马,右手美酒在握,哒哒马蹄伴他走过大半个中国。抗暴扶弱、仗义舍身是他一向的做事风格,所以他才能写出“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每个大侠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平定天下,治国安邦的梦想,都希望凭自己的努力定乾坤,安天下。于是,天宝元年,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以翰林供奉的身份被安置在翰林院。我们的剑仙以为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终于来临,仰天大笑出门而去,“我李太白怎么会是平平之辈哈哈哈哈哈哈!”
可是呢,大侠在朝廷上混的并不如意。朝廷风云诡谲,人心难测,而他李白是个什么人?是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侠客啊!是个肆意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酒中仙!结果可想而知,李白这种工作环境中实在压力太大了,太压抑了,太郁闷了!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天宝三年春,李白知道自己留在长安已不能再有所作为,于是上疏,“恳求归山”。上天可能怕他寂寞,给他安排了个铁杆粉丝杜甫,一路上陪他饮酒对诗,访道求仙,偶尔还能打趣一下老杜:“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安史之乱后,李白入永王帐下做幕僚,一心报效国家,圆自己的大侠梦。“愿为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湖沙。”天不如人愿,上天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让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第一次结果还好一点儿,最起码赐金放还,而这一次却是流放夜郎。即便如此,李白仍未忘初心,“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他渴望济世救国,渴望就万民于水火,他不忍看“白骨成山丘”,他忍不住质问“苍生竟何罪”!
李白的一生是个传奇,历经磨难不忘初心,始终用赤子的热诚拥抱当时那个社会。侠肝义胆,仗剑天涯,不愧是大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