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

人虽不至,心向往之。这就是设计的魅力!

继石景山区八角街道腾退空间改造提升设计方案后,发改君再次为大家带来入选“北京公共空间城市设计大赛2018”的另一项目——云景东路。

小伙伴们可以对比看看,这两处场所的设计有何不同~

今日主角——云景东路

小名片

云景东路位于通州区梨园镇,紧邻地铁一号线梨园站,北起京津公路,南至外环路,全长约为2400米,均宽17米,是一条承载了从京哈高速、环球影城方向往来车辆的交通要道。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2)

随着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两侧住宅楼、写字楼及商业门脸逐渐增多,沿线有梨园小学、梨园中学、中心公园等人流聚集场所,周边人口的大幅增加使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增大。

为提供给群众更优质的出行条件及休闲空间,希望从规范牌匾、修复道路、修补墙体、增加绿化、安装设施等方面入手,打造一条特色鲜明、景观优美、文明有序、功能完备的样板道路。

最佳奖:生·活

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腾退空间不同,云景东路更加开放、情况也更加复杂。

如何通过改造提升让道路宜行宜游,充满活力?设计者提出,以使用者的角度追求空间的宜人尺度和道路的精神功能,使街道回归生活,焕发新生。

关键词一:突围

打开停车场围栏,让停车收费桩与充电桩整合设计,开放原有人行空间;打开绿色区域围栏,提高可进入性,打造街边点状公园;打开政府围墙,共用绿地活动空间,定时开放,服务大众。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3)

关键词二:铆绿

在缺乏绿植配置的两侧人行空间置入点状、线性、块状绿化,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呼吸,惬意生活。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4)

关键词三:连街

用过街天桥营造“空中消费空间”,吸引消费者的同时,改善机非混行的局面,解决地铁等公交系统接驳和人流疏导问题。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5)

关键词四:流动

根据道路两侧业态丰富、用地性质繁杂等特点,参考周边各类人群的日常活动时间表,在人群流中串联空间活力场,形成空间的流动和最大化利用。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6)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7)

关键词五:辐射

形成强力空间活力网络,激活街道。

关键词六:慧生

智慧城市,智慧家具。

比如,新型木制座椅可以通过阳光辐射的强弱来调节温度,以适应人体温度,并嵌有LED灯,方便夜晚行人使用;停车桩可以自动扫描车辆的停车信息来代替占用较多空间的管理亭。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8)

夜景也是一大设计特色,以素雅灯光呼应街道材质,以“提亮”为主要任务,确保各个重要节点的照明充足并富有特色,确保街道缺乏照明的地段能够得到有效照明,确保地铁站附近商圈地段照明独具特色。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9)

优秀奖:OUR ROAD

谁是OUR,当然是每一个街道空间的参与者!设计以行人、骑行者、公共交通、驾驶者、运营服务者等五类人群的行为需求为出发点,提出街道秩序组织、交流空间置入、生态意境塑造三种策略,以期形成街道空间共享、活动共建、区域生态共生的效果。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0)

具体说来,在秩序共享层面,将街道由单幅路改造为两幅路与四幅路,从道路中心线道建筑洁面,依次为中央分隔带、机动车道、外侧分隔带、自行车道、行道树设施带、人行道、绿化设施带和建筑退线空间,规范活动参与者与街道设施带秩序。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1)

在活力共建层面,沿街置入口袋公园,满足不同人群交流需求,引进城市农业,采用居民认领绿地的形式维护。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2)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3)

在生态共建层面,增加行道树种植,形成绿荫道体系,结合屋顶绿化排水、雨水花园建设海绵街道。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4)

优秀奖:互动街区结构

针对云景东路人车混行、缺少公共娱乐设施、缺少景观绿化等特点,设计上秉承“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策略,让机动车停车区紧贴城市道路,并单独设置连续的非机动车道,新增共享单车及自行车停车区。如下图所示,停车置于最外侧,非机动车位于中间,市民活动区域紧贴内侧。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5)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6)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7)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8)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19)

同时,打造北侧公园区域、中央公园区域、梨园小学入口处街道、南侧公园区域四大样板工程。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20)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21)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22)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23)

风格迥异却殊途同归

相信这些设计灵感的碰撞

会给云景东路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点击看往期更多精彩案例↓

再造空间 | 石景山区八角街道腾退空间:看我“72变”!

编辑/刘娟

宜旅宜居(再造空间云景东路)(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