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纪念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就是纪念什么呢?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1)

是纪念那场地震的残酷?

还是惨烈天灾考验下,展现出的生命的坚毅,千万人善良的大爱,人民子弟兵和医护人员的英雄行为,和灾区人民回馈子弟兵的鱼水情深等人性高光?

月小牙觉得,是前者,更是后者。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2)

(吴京曾投身汶川地震公益)

遗憾的是,有一部以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为题材的电影《一百零八》,拍出了地震的惨烈,却把所有的地震展现的人性光辉统统让步于拙劣的爱情。

气得许多观众,上半场才痛哭流涕,看完后就在豆瓣上留下一水差评。一位豆瓣用户甚至在网上喊话导游:孔嘉欢(电影导演的名字),那么多亡魂在看着你。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3)

话语可能有些偏激,但电影找了一个这么好的视角,居然拍成这样,难怪观众不满意。

电影《一百零八》讲的是地震后,四川什邡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和病患到罗汉寺寻求庇护。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4)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地震后必有降水,偏偏孕产妇又要避免受寒,所以医护必须要为孕产妇找一个可靠的场所。

而13年前的那场地震,不仅摧毁了许多房屋,余震不断也让许多房屋都沦为危房。加上受灾群众多,收容场所承载能力有限,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小。

罗汉寺作为古刹,建筑不高,场地空旷,是一个现成又极好的避难场所。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5)

问题是,许多人都知道佛家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佛教寺庙同时避血腥,甚至反对生理期的女性拜神,而孕妇生产必然见血。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点。

好就好在,寺院僧人心怀大爱,放下清规戒律,最终让妇幼保健院的医护病患进入寺庙。在寺庙里,一共诞生一百零八个小生命,片名一百零八由此而来。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6)

遗憾的是,作为故事背景,僧人在清规戒律和大爱中的纠结偏偏没交代清楚。前面提到的寺庙避血腥,也是到片尾结束时才交代。

月小牙如果不是之前看过相关相关资料,看电影时可能都不明白僧人景明起初为什么拒绝医患进入寺庙,只觉得是景明拿了不近人情的工具人剧本。

这里插一句,一百零八,不仅是罗汉寺那段时间出生的新生命的数量,在佛教中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7)

(和尚景明后来为了救一个危在旦夕的待产妇,放下不近女色的清规戒律)

罗汉寺就有一百零八座罗汉像,其中第一百零七尊还是和孩子有关的五子戏弥勒。电影中几处出现五子戏弥勒的相关情节,目的是借此展示孩子、新生命和佛教的融合。

但这些信息在电影几乎都没交代清楚,月小牙观看时经常因为迷惑而出戏。对电影本身,也淡化了戏剧冲突,弱化了艺术感染力。

因为是灾难片,电影免不了涉及众多人物,可许多人物却流于平面,大量的叙述时间让位于男女主角的爱情,让宏大的题材显得肤浅单薄。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8)

试问,片中冒着余震回医院拿物资的医生、群众、僧人,痛失爱女依然克制情绪、救死扶伤的院长,忍受儿子失踪的焦虑却依然登台演出以安抚众人情绪的演员夫妻,哪一个不值得大书特书?

这么多角色没挖掘,一些重要场景也没展现精髓,倒是把男女主角情感纠葛说得清清楚楚。

其实讲爱情的灾难片并不是没有,像《泰坦尼克号》就是以爱情为主线。可为什么观众反感《一百零八》里男女主角的爱情呢?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9)

因为电影的男女主角没表现出生命的坚毅或者其他的人性光辉,反而在这种紧张时刻时刻,依然任性矫情又自私地给其他人添麻烦,挤占公共资源,观众能不讨厌吗?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10)

电影为数不多的亮点,大概是再现了13年前地震的可怕场景。

一个朋友说,她知道汶川地震很可怕,也看过很多照片,比如扭曲的铁轨,倒塌的建筑,但一直对汶川大地震没有具体的概念。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11)

可是看了电影《一百零八》,医院里强烈而持续的震动,坍塌掉落的建筑体,还有海浪一样起伏的地面,终于让她感受到,原来汶川大地震如此可怕,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不得不承认,电影《一百零八》很好地用影视方式再现了那场天灾爆发的时刻。

据说电影里许多群演是当地经历过那场地震的老百姓,拍摄地震的场景时,他们被唤起当年经历地震的回忆,拍完后纷纷抱头痛哭。

还原汶川地震的电影 12汶川地震题材电影(12)

可是,这部电影的亮点,好像也就这些了。

我是元气女文青月小牙,做娱评中的泥石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你怎么看电影《一百零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