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有这么一群来自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巾帼英雄,坚守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致敬抗疫中的巾帼英雄 抗疫一线上的巾帼英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致敬抗疫中的巾帼英雄 抗疫一线上的巾帼英雄

致敬抗疫中的巾帼英雄 抗疫一线上的巾帼英雄

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有这么一群来自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巾帼英雄,坚守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她们“缺席”团圆,留在一线,各有各的理由,不变的是担当与生命的嘱托。她们是这场战役里巾帼英雄的缩影,此时此刻,还有众多医护人员战斗在战役前线。

除夕夜,她毅然退掉返乡车票

“工作14年,和家人过年团聚的次数屈指可数,好不容易抢到了回江西老家的车票,却出现了比回家过年更重要、更迫切的事情。”接到医院通知后,推拿科医师陆迅在除夕夜义无反顾地退掉自己一个月前就买好的返乡车票,主动“请战”,回到工作岗位上。

退票之后,陆迅给远在江西老家八十多岁的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医院这边病人比较多,今年过年我不回去了,明年我再回来看您!”电话那头,奶奶反复叮嘱了一番,对抗疫前线的孙女表示支持。

陆迅不仅是一名“白衣战士”,还是一名母亲。2018年,陆迅在阳江市阳西县中医院下乡帮扶半年,2019年11月,她又去了四川理塘援藏,留给家人和孩子的大多是“背影”。

出门前,10岁大的女儿问她是不是又要被单位“留堂”,这让陆迅哭笑不得。“孩子们小,还不懂妈妈的工作性质,只是觉得妈妈‘很笨’,老是被医院留下来,就像学生没有做完作业被留堂一样。”

“我穿脱防护服得了满分,我应该去最前线”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感染科医师张继红在自己一月份的工作本首页写上这句话。

2003年“非典”期间,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张继红毅然报名进入发热病房工作,一待就是几个月。17年过去,另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役正在进行,她依然站在最前线。

接到出诊通知的张继红丝毫没有犹豫,迅速地回复了一个字:“好”。接着给同为本院医生的丈夫发了个微信,叮嘱他去接放学的孩子,平静地告知丈夫自己要去发热门诊出诊。

当丈夫回复“注意防护”的瞬间,张继红笑了,“我老公知道我还是会跟当年一样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他也是医生,他懂我。我是感染科出身,2003年非典时期在发热病房全封闭工作过几个月,个人防护做得很好,在2007年参加卫健局疾控竞赛时,我穿脱防护服得了满分,我应该去最前线!”

“我家就住在珠海,我应该付出更多”

当新型冠状病毒已被证实“可以人传人”的时候,神经内科的陈晴清医生还是毅然报了名。“如果要有人去发热门诊,我比较合适,我没结婚没小孩,家里牵挂少一点。”

1月22日,陈晴清报名后回了一趟家,收拾了行李便“住”进了医院。 “说完全不害怕、不担心也是假的,但比担心更多的是责任担当。”陈晴清感慨地说。 “我家就住在珠海,经常都能与父母见面,和其他同行相比,我已经非常幸福,所以我想我也应该付出更多。”

在为他人付出的同时,陈晴清也被许多人挂念着。“最近工作结束后,打开手机,总会弹出上百条消息,都是家人、同学、同事,询问自己情况如何。”陈晴清表示,即使救治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她们也要进行2周的隔离后才能跟亲友团聚。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她跟所有的医护一样无怨无悔。

“我坚信,春风总能吹走寒冬”

大年三十的晚上,年夜饭、看春晚、与父母团聚……这一切都被黄晓艺抛在脑后。她是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一名护士,此刻她正默默提上行李,准备赶回科室,去发热门诊“接力”。

黄晓艺穿上隔离装备,连续8个小时不停歇,协助准备应急物资、分诊患者、各区域消毒……几个诊室间几米的距离,她的走动步数突破了1万步。脱下防护服,黄晓艺才发现衣服早已湿透,当取下防护口罩后,深深的口罩勒痕印在她的脸上。

“整整一夜,我的伙伴们也穿着蓝白色的铠甲,来来回回地穿梭在这些可能潜伏病毒的边缘。我坚信,春风总能吹走寒冬。”疲惫不堪的黄晓艺内心异常坚定:“事在人为,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翻不过的山。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一定能战胜病毒!只有患者平安回家,才是真的平安年、健康年!”

守护“城门”:坚守在车站的白衣天使

晚上九点半,在珠海拱北岐关车站健康监测点,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科护士长梁洁脱下穿了13个小时的防护服,取下护目镜、口罩,顿时一身轻松。这些装备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经汗水粘染已蒙上一层雾气。

“车站是珠海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这班‘健康’岗我们必须站好。”由于车站工作的特殊性,梁洁每天早上7点半就需到岗就绪,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全副武装地守护好珠海的“大门”。晚上9点15分,歧关车站最后一班车,也是今天的第98趟班次汽车进站,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13小时的忙碌,共监测500余名乘客,梁洁不断和旅客交流、沟通。她有条不紊地给每位到站人员测量体温,做好登记。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喝水很不方便,每天下班后她都觉得嗓子冒烟、喉干舌燥。

“过往的旅客和车站的工作人员都说我们是‘定心丸’,有我们在,他们更安心、更放心。”梁洁说。从大年初二开始,梁洁便与同事们一起坚守在防御疫情的重点场所——拱北岐关车站,为到珠海的旅客进行预检分诊工作,并对发热的旅客给予隔离处理、收住院治疗等,目前有8名跟她一样的白衣天使轮岗坚守。

【记者】蒋欣陈

【作者】 蒋欣陈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