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在这部由任嘉伦和张钧甯领衔主演的缉毒剧《不说再见》的剧情里,一手建立起一条完整毒品产业链的这位贩毒集团首领的欧先生,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呢?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1)

看到如此肤浅的问题,想必正期待着大结局的观众会立马感叹:星剧娱乐,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的确,站在公众的角度来说,欧先生聚众贩毒,自然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的。可若是暂且撇开其“职业”,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切入,作为欧可欣“父亲”的他,为“女儿”所付出的这份沉重的溺爱之情,观众又岂会不无动于衷呢。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2)

虽说身为卧底警察的欧可欣,并非是欧先生真正的女儿,但就是因为有了这一层特殊的关系,加上欧先生对她的宠溺,欧可欣方能与化名穆青后的另一卧底警察刘远文携手并肩,在限制新型毒品流入中国,和抓捕国际贩毒组织首领幽灵的这一危机四伏的任务中,过五关,斩六将,成功的将一个又一个毒贩绳之以法。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3)

追剧至此,《不说再见》的剧情那发自肺腑地表达对缉毒英雄们的敬意,那不遗余力地宣扬毒品的严重危害性,那力所能及的在加强公众远离毒品的意识,那……。其立意之高,想必观众也早已领会到。还有,剧情里的诸多副线所诠释出的小爱,以小切口折射现实痛点的内涵,亦是可圈可点且值得一提。瞧,仅欧先生对“女儿”的多个溺爱场景,就已意味深长地隐射出生活中的诸个写实现象。

譬如在最新播出的剧集里,被欧先生质疑是集团内鬼的穆青,为了能协助欧可欣顺利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在连番遭到眼镜的排挤追杀下,“消失”一个月的他,主动找到了欧先生,并向其解释失踪一个月的缘由。然而,欧先生对穆青的解释依旧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于是便拿出了匕首对其进行了恐吓性试探。可没想到欧可欣的出现,在穆青“命悬一线”之际,制止了欧先生“杀戮”的同时,还将她已参与到集团业务一事告诉了“父亲”。为此,闻言后的欧先生,顿时是恼羞成怒地拍案叫起。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4)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5)

欧先生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火气,自然是与他三番五次地对下属强调,不允许欧可欣沾手集团生意一事息息相关,毕竟视其为掌上明珠的欧先生,只希望欧可欣能清清白白、快快乐乐的过上和普通女孩一样的正常生活。如今事与愿违,怎能不让他气愤填膺呢。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6)

尽管欧先生一直都不同意“女儿”参与到集团的业务中来,是为了她着想。可抛开这份“职业”的性质不论,光从其做法上来说,难道不是在强加干涉着欧可欣的职业选择吗。不止于此,欧可欣找对象、谈恋爱,欧先生都会事必躬亲,如接二连三地打听穆青与欧可欣之间的相处进展,如极力撮合欧可欣与黄柏沅在一起,如……。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7)

可是,作为贩毒集团的首领,看似温文儒雅,处事小心谨慎且又有疑心病的欧先生,为何会对这位长居海外,从未一起生活过的“女儿”,在听取了下属只言片语和简单试探后便毫无戒备/疑惑之心了呢?其实,这个答案与欧先生利用穆青的举动,如出一辙。

一直以来,欧先生对其所掌控的集团眼下的形势,看得非常通透,正如他以食材为喻对穆青所说的,“现在集团这口锅里啊,各种食材全拧巴在一块儿,君臣不让、主次不分,我是想再加点料进去,改改这道菜的味道。”于是乎,头脑灵光且处事不争强好胜的穆青,在欧先生的默许下成了这道菜的调料。而身为“厨师”的欧先生,自认为无论是原来的食材,还是新添加的调料,他都能把控得游刃有余。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8)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9)

记得清代学者王永彬曾说过,忍让非懦弱,自大将糊涂。《不说再见》里的欧先生拿穆青当调料,来改变集团这道菜的味道,自恃觉得能把控全局,再结合其对欧可欣所付出的这份关怀备至的“亲情”,可以说他那妄自尊大的处事作风是暴露无遗。

不说再见欧先生被包围了(不说再见欧先生的2大破绽)(10)

对《不说再见》这部剧而言,欧先生的自大和对“女儿”的溺爱,是其致命的2大破绽所在。不过,该剧通过欧先生的这2个破绽,从小切口入手,折射出当下诸多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和行事的主观武断作风现象,表达出了美好生活的当下,实现家和万事兴,这其中的“和”字的深意所在,并引发了观众的反思。

可见,《不说再见》高立意下的这些小切口,实乃意味深长也,不细品,又怎会明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