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虽小,但其背后的历史并非不厚重;村名虽土,但其留给后人的记忆绝非不深刻。借用一下《中华地名大会》宣传语,“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普天之下,莫不需名。有一种文化印记,铭刻在泱泱华夏的璀璨历史中;有一条滚烫血脉,深植于中华儿女的温热胸襟里。”岳飞故里河南省汤阴县始建于汉初高祖时期,是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现有298个行政村,这些村最早的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村落背后也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去……

岳飞的家乡是汤阴县哪里(岳飞故里河南省汤阴县的村名由何而来)(1)

一,因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或与自然地理实体的相对位置而得名

韩庄镇娄湾村、李家湾村、羑河村,都是因处于羑河岸边或河湾处;庞洼村、武洼村都是因为处在飞凤岗的低洼处;白营镇的后湾张、古贤镇的河岸村、五陵镇的塔河村、菜园镇的西河村、任固镇的綦逐村则分別因为处于县境内的汤河、古漯(ta)河、古淇河、古黄河的岸边;伏道镇的岗阳村、瓦岗乡的瓦岗村、菜园镇的岗头村、宜沟镇的冯岗村、王武岗村等则是因为处于火龙岗或飞凤岗两岗的边缘或岗顶,菜园镇的几个岗头村是因为处在火龙岗东北的尽头处;伏道镇的七涧村因有七条涧水从浚县屯子善化山麓而来汇集于此而得名。辉泉村原来写作彙(hui)泉村,因难念难写,被简作汇泉,又写作辉泉,也是由于山麓流出的四股泉;瓦岗乡的东西柳圈村,地处泊洼地带,泊的四周广植柳树,因名柳园村,古体園字可能形近圈字,讹误成圈,成了后来的柳圈村,亦或四周柳树将村圈住,称柳圈。

岳飞的家乡是汤阴县哪里(岳飞故里河南省汤阴县的村名由何而来)(2)

二,有显著移民特征名字前冠以方位、姓氏或地理标识。

城关镇姚家沟、石家庄,韩庄镇康洼村、樊庄村、娄湾村、孙庄村、李家湾村、董庄村、南北中张贾村、庞家洼、武家洼、赵家窑、郑家窑,白营镇张官屯、仝家庄、徐庄、李营村,古贤镇南北韩庄、李庄、大小朱庄,菜园镇东中西杨庄、杨辛庄、石辛庄、葛庄,任固镇冯家巷、孟庄村、岳儿寨、赵庄,五陵镇朱家营、翟庄村,瓦岗乡璩家屯、郑家屯、宁庄、东苏庄、李五屯,伏道镇侯庄村、东师庄、南申庄,宜沟镇刘庄、赵屯、车屯、马屯、段庄、陈庄、高耳庄、霍家洼、王老屯、唐王庄、李河、赵河、冯岗、王武岗等。

岳飞的家乡是汤阴县哪里(岳飞故里河南省汤阴县的村名由何而来)(3)

三,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故事)而得名

城关镇的几个孔村,因孔子曾在此讲过学。韩庄镇的云村,原名殒村,因晋侍中嵇紹在此殒命而得名。西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发生“八王之乱”,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反于邺(安阳),东海王司马越奉帝北征,在汤阴城南被司马颖围困,嵇绍衷心护主血溅帝衣,在此殒命,故称殒村,后简作云村。后又在此村东奉赦䢖祠纪念,村人觉得脸上有光,始有光村。白营镇白营村,因春秋齐桓救卫,桓公属下一郝姓将军在此扎营取名“郝坛营”,元末明初原村覆灭,白姓人迁此,称为白营。白营镇胡营村,齐桓救卫返回途中其一爱妾在此身亡,埋葬于此,遂命一胡姓将领在此看守,取名胡家营,简称胡营。古贤镇东西段村,据传此村因孔子弟子段干木过此而得名。宜沟镇将城村,因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窃得虎符在此椎杀将军晋鄙,史记中有窃符救赵的详细记载。因此处为朱亥椎杀将军晋鄙处,故称将城。宜沟镇大小青山村,村内无山,据传元初元兵南下过此,只见片片迷雾仿佛大山阻道,元兵只好绕道而行,此处百姓免遭扰乱,为纪念此事,将村子命名为青山,后分大小青山。宜沟镇的五个下扣村,也是因为“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在此慌忙逃奔,马肚带扣松,下马扣带被追兵俘获,附近几个村子被称“下扣”。瓦岗乡的邶城村,武王灭商后将商都及其附近地方分作邶鄘卫三地,邶都在今瓦岗乡邶城村。宜沟镇吴指挥营村,传说元时一吴姓指挥官在此扎营抗敌。宜沟镇的前进、胜利、解放、新华、翻身街村,顾名思义均与宜沟镇1947年4月份解放有关。而另外胡勇、芦胜两个村则是两位烈士的名字。

岳飞的家乡是汤阴县哪里(岳飞故里河南省汤阴县的村名由何而来)(4)

四,由原(古)村名简化、雅化或音转而来。

任固镇苏胡村原为苏扈,綦逐村本是先民逐綦(淇河)而居,后因谐音“骑住”不雅,改作“公有”,遂一村两名,百姓仍呼綦逐,对公对外则用“公有”。瓦岗乡的龙虎村,原名令狐村,常被误写“狑狐”,也就是“狗和狐狸”,嫌其不雅,改作“龙虎”。宜沟镇的前后李朱,明代以前写作“里猪”或“里潴”,因此地处岗地东坡和将城泊西侧,过去常常积水,古时积水处叫“猪”或“潴”,后嫌猪字不雅,改为“李朱”。同样,韩庄镇的几个云村,以前志书均作“殒村”,因殒是殒命死亡之义,又难写难认,简作云村。宜沟镇王老屯系“王老人屯”简化而来,小洼村系“小窊”简化而来。伏道镇的辉泉村经历过简化雅化才为今名。此村处屯子几山的北麓,村内有多处泉眼汇流,原来写作彙泉,匯泉,后写作灰泉,嫌不雅,又写作辉泉。韩庄镇工官屯系“公官屯”或“宫官屯”的简写。(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