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了需要买什么保险最划算(买一些什么保险比较好)(1)

本文为「尹娜」的第 242 篇原创


万字长文预警,保险配置思路和案例都有,案例来自我写的科普书《保险应该这样买》。

年轻不仅是交费少,而且保障内容也多。尤其是医疗险,重疾险。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报告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些比较严重的就会被除外掉,不能保。

就拿我来说,26岁时买的重疾险。是都能保的;29岁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来买的所有重疾险、医疗险都除外甲状腺疾病。


一、有哪些越年轻越便宜的保险

寿险、重疾险、医疗险、年金险,都是越年轻越便宜。短期意外险在65岁之前价格都一样,不区分年龄。

1、寿险

寿险就是保身故的保险。人不在了,直接赔一笔钱。这种保险就越年轻越便宜。

举个例子,同样是买100万,交20年,保到60岁,20岁女孩,每年保费634元,30岁女士每年保费768,40岁女士就要881。

其中20岁女孩保障40年,总保费1.26万元。30岁女孩保障30年,总保费1.54万元。40岁女士只保障20年,总保费1.76万元。越年轻越便宜,保障时间更长,总保费反而更低。

2、重疾险

重疾险就是生大病了,比如癌症,直接赔一笔钱,也是年龄越低,保费越低。

大部分重疾险都是保一辈子的。同样是100万保额,交20年,保障终身,20岁女孩,每年保费2.1万元,30岁女士每年保费2.9万元,40岁女士就要3.95万元。

其中20岁女孩,总保费41.4万元。30岁女士,总保费58.2万元。40岁女士,总保费79万元。

3、养老金保险

养老金保险,就是现在交一些钱,将来老了每年领一些钱作为养老费用。

咱们交的社保里面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保险,都属于这一类。

社保里的养老保险是根据收入定缴费金额,比如北京地区,个人缴费金额为工资基数乘以8%(最低值为5360元,最高值为28221元),虽然交多少钱跟年龄无关,但将来领多少钱,跟你交了多少年有关系,越年轻开始交,将来退休后领的越多。

商业养老金保险,则是越年轻交钱越少。

举个例子,同样是从60岁开始,每个月领1万块钱,同样是交10年,20岁女孩每年交6.3万元,30岁女士每年交8.9万元,40岁女士就要交12.6万元。

其中20岁女孩,总保费63万元。30岁女士,总保费89万元。40岁女士,总保费126万元。

4、医疗险

是报销性质的,在医院花了钱,凭票报销,具体能报销多少,要看合同。

找你们交的社保里面的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险,都属于这一类。

社保里面的医疗保险是按照工资基数的5360元来交费,跟年龄无关,但交满一定年限就可以终身享受了。

而商业医疗险,是每年都要交钱的,越年轻,保费越低。

就拿普通的百万医疗险举例,同样是200万保额,保一年时间,20岁女孩每年保费277元,30岁女士每年保费215元,40岁女士每年保费31元。

5、意外险

意外险就是发生意外事故,比如说车祸,如果身故或者造成了伤残,就直接赔一笔钱。

意外险有两种:

第1种是短期意外险,跟医疗险一样,交一年保一年。这种产品对于65岁以下的人保费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越年轻越便宜的情况。

第2种是长期意外险,跟重疾险、寿险、年金险一样,交20年可以保一辈子。

举个例子,同样是200万保额,交20年,保终身,20岁女孩每年保费2940元,30岁女士每年保费3240元,40岁女士每年保费3560元。

其中20岁女孩,总保费5.9万元;30岁女士,总保费6.5万元;40岁女士,总保费7.1万元。


二、年轻人买哪些保险好

便宜就要买吗?我们买保险肯定是因为有需要嘛。我们先看年轻人有哪些风险,这些风险需要用哪些保险来解决。

那年轻人有哪些风险呢?讲几个故事吧。

1、医疗险:为价值85万的夜宵付费

很多年轻人经常加班、喜欢吃夜宵。一位25岁的小伙子为一顿夜宵付出了85万元代价。

2019年6月,25岁的H先生吃了一顿夜宵,然后突发急性胰腺炎,送到了医院。

入院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经过两个半月的抢救和治疗,才终于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于2019年9月康复出院。

住院两个多月,花了多少钱呢?共计花费医疗费用113万余元,社保报销27万余元,自费85万余元。

H先生是家中独子,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很好。85万元的医疗费用,是极大的负担,即便父母辛苦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可能都不够支付。

用什么保险来解决高昂的医疗费用?医疗险。

H先生虽然不幸,但又是幸运的,他在2019年3月购买了一份百万医疗险,在扣除掉1万元免赔额后,全额报销了剩余的84万余元医疗费用。自己的花费,只是1万元而已。

这份百万医疗险的保费是283元。也就是说,H先生花283元,撬动了84万余元的医疗费用。这份普普通通的医疗险,让一个工薪家庭免于沉重的债务。

2、重疾险、意外险:为失业做好准备

现在不少刚过30岁的年轻人就开始担心失业了。互联网公司清理35岁以上员工……员工被裁员自杀……

昨天和朋友聚会,她说最近一个前同事去东北出差,在酒店里突发脑梗,得亏只是半边身子不能动,自己打了120送到医院。

虽然保住了一条命,整个右半身都丧失了功能,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康复时间。

大家早就猜测公司会跟这个同事解除劳动合同,但没想到这么快。同事刚从医院出来,公司人事就要求同事办理离职手续,虽然按数给够了赔偿,但大家都觉得很凉薄。

其实公司老板也不容易,背上人力负担,公司不创造利润,所有员工都没饭吃。

假如失业,你觉得自己手里有多少钱,才能平静面对孩子的课外班、家里的房贷、以及日常生活开支?家里还能凑凑合合维持个有体面的生活?

这些钱从哪里来?是辛辛苦苦攒了数年的积蓄,还是卖掉两代人奋斗积累起来的房产?

如果有人说: 你每年给我3万,万一你因为大病失业了,我给你家100万,保你家生活有基本的体面,这样好不好?

重大疾病、意外伤残导致失业,怎么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品质?靠重疾险和意外险。

2020年12月,90后宝妈小何,体检时发现肺磨玻璃结节,体检医生让她去医院复查,在上海肺科医院,医生建议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肺微浸润腺癌。

何女士的肺腺癌虽然是较早期,但这种肺癌不好治。我有家人就是这个病,做完手术后气喘,后面肯定要好好养身体,跟其他90后怎么拼工作?不拼工作怎么养娃?还有后面可能还会有复发,治病费用怎么办?

小何在一年前买了100万保额重疾险,保险公司赔付的100万,可以让一个年薪30万的年轻人休息3年时间了,好好歇口气,缓一缓,待身体状况好转再投入工作。而小孩的养育、房贷、生活开销都不用担心。

3、寿险:为孩子的成长付费

在工作、生活的压力下,有多少中产家庭的顶梁柱,是在以身体健康为代价,拼尽全力为家人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是2018年的一个新闻:某知名企业36岁的工程师齐先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3岁。

孩子太小,妻子一直没上班。上有老、下有小的齐先生成了全家唯一的顶梁柱。

为了让一家人有更好的生活,齐先生选择了去肯尼亚外派的高薪工作。

在肯尼亚外派期间,他连续工作了22个月,没有回国休息过一次,连节假日都在加班。在一次通宵工作两天后,齐先生因过度劳累猝死。

齐先生去世后,因赔偿问题,妻子和他所在的单位产生纠纷,在网络上发文追思丈夫时说:

“我的小家,从此破碎,八岁和三岁半的孩子永远失去了保护他们的爸爸,我再也等不到那个和我白发偕老的爱人,年迈的婆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她唯一的爱子啊……”

家庭经济支柱突然离世,用什么来维持家人今后的生活?寿险。

人保寿险吉林省分公司官方公众号曾发布过这样一个案例:

陶先生是某公司业务骨干,也是家庭唯一收入来源。因咳嗽加重,伴有呼吸急促和体温升高,陶先生前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隐匿性肺结核,肺内坏死。

在治疗期间,陶先生突发心率下降,抢救无效死亡。陶先生的去世,导致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给家人造成了精神和经济的双重打击。

好在2年前公司为他投保了300万元保额的团体定期寿险,家里很快收到身故保险金300万元,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日后生活也有了较好的基础。

4、年金险:为自由做准备

现在“财务自由”这个词特别火,去年字节跳动的员工郭宇28岁退休的新闻,撩拨了多少年轻人。

有人感慨:“同样的年纪,人家已经实现财富自由、提前退休,而我还在搬砖,被延迟退休吓得瑟瑟发抖。”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做郭宇的粉丝,接受普通人的命运,一步一步向前走,用二三十年慢慢积累财富。

今天搬的每一块砖,都是以后自由的垫脚石。前提是我们在积攒财富,并且以一种风险可控的方式打理它们。

现在北京地区女性平均寿命有84岁,从退休到离开,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段相当长的旅程,甚至比工作时间还要长。

感谢国家的养老保险,这段时间里我们不用工作就有收入;孩子长大了,房贷还完了,我们也不需要再为生存奔波。要怎么生活,才对得起这段自由时光呢?

我常常这样想,等我退休了,趁着身体不错,一定来个世界游,在国内的时候,三亚、大理、丽江轮流住上两三个月,体验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是老年最好的自由时光,不能辜负了。

在四处旅行中,我会发现皱纹慢慢爬满,腿关节的问题可能越来越明显,还有别的器官也会出现明显损耗,家族遗传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可能找上门来。

然后旅行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是在家里静养。

每天早上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读一小时红楼梦,然后去附近公园转转,下午找个老年京剧社,和票友们一起学唱京剧,晚上早早上床睡觉。这是我梦想的另一种自由生活。

可能也常常需要跑医院,希望医疗资源更丰富,也希望我的医疗保险还能续保,能支持我去条件好些的医院,不必忍着腿疼排队。

女儿有了自己的家庭,可能十天半月才能回来一趟;老伴或许先于自己离开。但一定要做个不粘人的老太太。

我可以雇个做饭好吃、又会聊天的保姆陪着我。还可以去养老社区住,每天和隔壁的一群老太太约着去做瑜伽。灵魂自由,比财务自由更重要。

每个人都有告别这个世界的那一天,在那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或许要先忍受严重的病痛。

到了这个阶段,除了医生以外,我希望有两个人守在我身边,一个是我女儿,她负责安抚我的心灵;另一个是一名得力的护工,她负责安抚我的身体。

女儿出生后第一个握她手的人是我;我离开时,女儿是最后一个握着我手的人,这就是我们这辈子最好的缘分。

为了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会提前安排。年轻时不过度消耗身体和金钱,为老年的自己做一些储蓄。

怎么保证自由的养老生活?坚持交社保养老险,和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会是最重要的储蓄形式。因为它们可以提供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社保中的养老险,我已经交了12年。其中10年按照北京地区封顶值交的,最近两年交的比较少。

虽然在人口老龄化冲击下,国家养老金账户面临很多困难,但我仍然愿意坚持交社保,不管将来领多少,都是基础生活保障的一部分。

但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社保上,到目前为止,我和老公一共已经买了3份商业养老金保险,现在每年交12万左右,交10年,将来从60岁开始,每月领1.2万元养老金,一直领到我们闭上眼为止。

储蓄,能给年轻人最大的底气。

保命、保生活、保家人、保自由,这就是年轻人买保险的四个理由。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年金险,这五种保险就是年轻人应该考虑的。


三、单身和有娃年轻人分别怎样买保险

五种保险应该怎么买呢?讲两个客户案例。

1、26岁单身女孩

小丽26岁,某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居住在上海,从事咨询工作,年收入30万元,年支出8—12万元。单位给上社保,但没有团体保险,自己也没有买过保险。

小丽单身,父母居住在老家,均已退休,有稳定的退休金。小丽的爸爸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得还不错。她说爸妈辛苦了一辈子,养大自己不容易。现在自己有工作、经济上能独立,就买好保险,万一有什么风险,不至于让爸妈用养老钱救自己。

小丽觉得,以后结婚养小孩,经济压力会越来越大,趁着现在单身,多存下一些钱,手里钱越多,心里底气越足。

小丽工作比较忙,经常出差,也常常加班,所以在资金打理方面没有过多精力,都放在银行日积月累型理财产品中,流动性较强,远远超出了她的日常需求,而且容易被挪用。她希望有一种更省心、且便于长期规划的理财工具。

同时,她还希望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帮爸妈也配置一些保障,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

(1)保障规划思路

小丽还没有成家,没有抚养孩子的责任,主要需求是做好自己的保障,当发生风险时能够自救,不需要父母帮助筹钱,所以把健康保险配置齐全,同时做好储蓄规划。

①配置险种 小丽:配置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增额终身寿险。

医疗险用于报销大额住院费用,突破社保报销范围。

重疾险用于发生大病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解决大病情况下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支付日常生活及养病费用。

意外险用于发生意外伤残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解决伤残情况下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支付日常生活及养伤费用。

发生意外小事故,意外险还可以报销门诊和住院等就医费用,弥补社保报销范围限制,以及商业医疗险无法报销门诊费用的限制。

定期寿险用于身故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给父母,给父母作为养老金使用。

增额终身寿险,将长期储蓄中的一部分钱放到保险中,作为长期规划,用来解决将来养娃或是自己养老等问题。

②保障额度 小丽的保障额度如下:

医疗险:可报销额度200万元/年。

按照目前的医疗费用水平,在公立医院住院治病,每年200万元的报销额度,对于绝大部分大病来说都足够用了。

报销范围包含全部住院费用,社保报销之后,扣除1万元免赔额,剩余部分100%实报实销。虽然有1万元免赔额,但1万元在自己支付能力范围内。

重疾险:100万元保额。

对于工薪阶层,重疾险一般建议配置相当于3—5倍年收入的保额,如果保费预算实在紧张,至少配置相当于3—5倍年生活支出的保额。

小丽每年消费10万元左右,年收入30万元,如果按照收入配置,考虑100—150万元保额;按照支出配置,考虑30—50万元保额。

小丽认为,自己目前单身,而且生活节约,支出较少,但如果真的发生大病风险,以上海的消费水平以及很多大病的养病成本来看,每年十来万元的支出肯定是不够的。

自己手里没多少积蓄,又不希望父母再为自己奔波,所以希望把保额尽量配置充足,选择100万元保额。假如发生重疾,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100万元,差不多够用5年左右。

意外险:200万元保额。

发生意外伤残,意外险会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一定比例赔付。比如“一肢缺失”,是5级伤残,赔付60%。

为了获得较充足的赔付金额,意外险保障一般按照年收入或是年支出的8—10倍配置,或是按照重疾险保额的2倍配置。所以小丽选择配置200万元保额的意外险。

定期寿险:100万元保额

定期寿险的保额第一是要覆盖贷款,第二是考虑家人5—10年的生活支出,第三是考虑孩子的教育、结婚费用,以及赡养老人的费用等。小丽目前没有房贷、车贷,也没有孩子,主要家庭责任是父母养老。

小丽配置100万元保额定期寿险,如果发生风险,父母可以拿到100万元理赔金,作为养老基础,如果不幸失去孩子,晚年生活能有基本的经济保障。

增额终身寿险:总保费60万元

由于目前小丽积蓄不多,近十来年面临买房、结婚、生子等大项支出,她计划将每年结余的15%作为十年以上长期配置。

增额终身寿险每年交3万元保费,交20年,可以积攒下60万元本金。 通过现金价值增长,20年后,46岁时保单价值80余万元,可以解决孩子的教育费用、结婚费用;或者到55岁时保单价值110余万元,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2)具体方案

医疗险:普通住院医疗险。主要解决“看病贵”问题,尤其是社保报销不了的费用,暂不考虑医疗品质问题,所以选择只保障住院的普通医疗险即可。

重疾险:终身储蓄型、多次赔付产品。100万元保额全部选择保终身、储蓄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包含身故赔付,一生未患重疾,可以将100万元保额赔付给受益人,利益是确定的。

选择不分组多次赔付产品,和分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相比,不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对第二次重疾的赔付概率更大,更符合现代医学技术进步趋势。 如果得了重疾,赔付100万元,疾病治好后,还能继续拥有100万元重疾险保障。

意外险:一年期综合意外险。200万元保额全部选择一年期产品,意外身故、伤残保额200万元,同时包括意外医疗责任,能报销社保之外的意外就医费用。

定期寿险:保障30年。小丽父母现在50多岁,保障30年,到期时父母80多岁,这期间如果父母不幸白发人送黑发人,都可以获得100万元养老基金,保障生活基础。

小丽选择的是一款性价比较高、免责条款较少的产品。

小丽的健康险每年总保费28217元,占小丽年收入9.5%,将大病、伤残、身故三大人身意外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果小丽在交费期发生轻症或重疾,获赔之后,重疾险的后续保费——每年2.5万元将豁免。

小丽的储蓄险——增额终身寿险每年保费3万元,占小丽每年结余资金的15%左右。

小丽告诉我,她身边的一些同事,只买了5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同事劝她没必要一下子就买100万元保额,等以后再慢慢增加也可以。

但小丽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现在先买50万元保额,一是万一发生风险真的不够用,二是以后增加保额,总保费会大幅增长,不划算。

比如5年后,也就是小丽31岁时购买50万元保额,每年保费就会比现在增加约2500元,20年下来多了5万元,享受的保障期限还少了5年。

如果10年后,也就是36岁时再买50万元保额,每年保费将增加约5000元,总保费增加了10万元,享受的保障期限还少了10年。

30岁了需要买什么保险最划算(买一些什么保险比较好)(2)

2、30-35岁已婚年轻人

甜甜30岁,先生大刚35岁,都是名校研究生学历;女儿1岁。甜甜在医院工作,年收20万元;大刚在某互联网科技公司任管理职位,年收入130万元。两人年工资收入合计150万元,每年生活费用约50万元。

他们在北京有两套房产,价值在2000万元左右,房贷约400万元。家庭投资由甜甜负责,她风险意识比较强,投资偏稳健,家里资金基本都买了银行理财产品。

大刚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所在的互联网行业工作压力很大,熬夜加班严重,虽然目前身体还可以,但大刚的很多同事都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加班累出来的。

所以甜甜希望,给家人,特别是大刚,配置好健康保险,转嫁家庭收入损失风险。

同时,她希望更科学地打理家庭财富,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得稳定增值,并有效解决将来孩子教育、自己养老等大项生活开支。

(1)规划思路

①配置险种 甜甜和大刚配置齐全的健康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另配置养老年金保险。

医疗险用于报销大额住院费用,突破社保报销范围。重疾险用于发生大病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解决大病情况下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支付日常生活及养病费用。

意外险用于发生意外伤残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解决伤残情况下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支付日常生活及养伤费用。

发生意外小事故,意外险还可以报销门诊和住院等就医费用,弥补社保报销范围限制,以及商业医疗险无法报销门诊费用的限制。

定期寿险用于身故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给配偶、孩子、父母,万一自己不幸早逝,保障家人生活。

养老年金保险用于保障老年阶段的生活品质。

1岁女儿配置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以及教育年金保险。

宝宝不承担家庭责任,无须配置寿险。

医疗险作用与大人相同,重疾险用于宝宝发生大病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解决父母照顾孩子期间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支付日常生活及养病费用。

意外险用于发生意外伤残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弥补经济损失。发生意外小事故,意外险还可以报销门诊和住院等就医费用,弥补社保报销范围限制,以及商业医疗险无法报销门诊费用的限制。

教育金保险用于保证孩子的受教育权。

②保障额度 重疾险:甜甜100万元,大刚350万元,女儿100万元。

充足的重疾险保额应覆盖3—5倍年收入,以在治病养病期间,维持家庭收入不变。

甜甜年收入20万元,配置5倍年收入——100万元保额重疾险,为一线城市中产家庭的基础配置;

大刚年收入130万元,配置3倍年收入——350万元保额重疾险。

女儿配置重疾险主要为弥补父母照顾孩子的收入损失,参照甜甜的保额配置100万元。

医疗险:一家三口每人配置普通医疗险,每年有200万元的住院报销额度。

甜甜在知名三甲医院工作,可以在本院协调住院床位,所以暂不考虑中高端医疗险,先配置普通住院医疗险,主要解决大额看病费用。

意外险:甜甜200万元保额,大刚600万元保额,女儿20万元保额。

意外伤残是根据等级,按比例赔付的,所以意外险的保额至少要比重疾险高一倍,或直接按照年收入10倍购买更踏实。

甜甜按照年收入10倍——200万元保额配置,大刚按照约5倍年收入——600万元保额配置,接近重疾险保额的2倍。

按照银保监会对未成年人死亡保额的限制,孩子最多配置20万元保额意外险。

定期寿险:甜甜200万元保额,大刚1000万元保额。

甜甜家有400万元房贷,孩子1岁,家庭责任较重,且主要压力都由大刚承担。

考虑到寿险保额覆盖房贷和10年左右生活开销,给大刚配置1000万元保额定期寿险。

甜甜不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寿险保额参考年收入的10倍——200万元配置。

增额寿险:150万元资金稳定增值。

甜甜打算把一部分放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资金,逐步转换到保险中,作为长期规划,首先是实现安全、稳收益的理财目标,以后视情况用来解决孩子教育、结婚、自己养老等支出。

同时又希望资金比较灵活,万一有什么急事,可以从中支取。所以选择增额终身寿险,资金安全、稳定增值、支取灵活。

她计划每年交15万元,交10年,累计150万元,到孩子11岁时,大刚46岁,甜甜40岁,保费就交完了,趁年轻积攒下的这笔财富,首先可以保障孩子的受教育权,即便大人发生什么疾病风险,或是投资遇到什么困难,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依然很安全。

甜甜希望孩子将来出国留学,那么将来孩子就可以从保单中每年支取30万元作为留学费用,4年总共支取120万元,保单价值还有120余万元,继续增值。

到孩子28岁结婚时,保单价值有160万元,可以作为女儿的结婚费用或是婚前财产,女儿可以终身持有保单,不受婚姻风险影响。

当然,如果甜甜和大刚用其他方式解决了孩子的教育费用,或者后面另外给女儿单独投保了专用于婚前财富保全的保单,这份保单就可以用来解决甜甜和大刚的养老费用。

从甜甜60岁开始,每年领20万元用于养老,够支付常常出国旅游,或是入住高端养老社区的费用,领到80岁,一共可以领400万元,保单价值还有100余万元,可以作为受益金传承给孩子。

传承给孩子的这笔钱,也是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不会受到婚姻风险等的影响。

(2)具体方案

①重疾险:储蓄型和消费型产品搭配

产品类型,以终身储蓄型重疾险为基础配置,以终身消费型产品为辅助配置。

终身储蓄型产品,赔付确定、杠杆有保底,保障责任齐全,有病赔钱,没病等身故后将补偿金赔给孩子。为适当控制预算,搭配部分消费型重疾险,只保障大病,不保障身故。均选择多次赔付重疾险。

甜甜的100万元保额重疾险全部选择终身储蓄型产品;

大刚的350万元保额,配置200万元保额的储蓄型产品,150万元保额的终身消费型产品。

两人互为投保人,加投保人豁免险,一方发生重疾风险,双方保费可以都豁免。

宝宝的100万元保额,全部选择终身储蓄型产品。以大刚作为投保人,加投保人豁免险。如果爸爸发生重疾风险,宝宝的保费豁免。

②医疗险:普通医疗险

不带门诊责任,只保障住院,有1万元免赔额,报销额度200万元。选择续保条件较好——保证续保20年的产品。

③意外险:一年期产品和终身产品搭配购买

一年期产品的意外医疗要包含社保外用药,长期意外险主要解决身故、伤残风险。

甜甜的200万元保额意外险,其中100万元为保一年期产品,100万元为保终身产品。

大刚的600万元保额,其中400万元为一年期产品,200万元为保终身的产品。宝宝的20万元保额配置一年期产品。

④寿险:高性价比产品

选择性价比较高、免责条款少的产品。甜甜的200万元保额寿险,保障30年时间;大刚的1000万元保额寿险,800万元保障20年,200万元保障30年。

⑤增额寿险:利益高的产品

购买增额寿险是为了实现资金安全、稳定增值,保险合同就是最好的利益保证。寿险保单的安全性远高于其他理财工具,受到《保险法》的保护,所以选择“现金价值”高的产品,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提升收益水平。

30岁了需要买什么保险最划算(买一些什么保险比较好)(3)

全家人健康险总保费16.8万元,将大病、伤残、身故三大人身意外风险足额转嫁给保险公司。保费支出以家庭经济支柱为主,先生大刚保费占比73%,太太甜甜保费占比19%,女儿保费占比8%。如果大刚发生重疾、轻症、身故,获赔之后,一家三口重疾险总保费每年14.1万元不必再交,保障继续有效。

甜甜的养老金和女儿的教育金每年保费15万元,交10年,每年保费占家庭结余的15%。总保费150万元,约占家庭可投资资产的30%。

顺其自然,只会带来年龄的增长,不会让自己自动更强。岁月会厚赏那些早有准备的人。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