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1)

T波倒置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有心电图的地方,就有T波倒置,而对于T波倒置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今天,我们对T波倒置的来龙去脉做个简要盘点,让大家对T波倒置有个正确的了解。

作者:何金山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1

心电图上常见的波为P波、QRS波和T波,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代表心室除极,而T波属于心室复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T波和QRS波主波方向相同,因而在正常的心电图上,T波也可以倒置,比如aVR导联、III导联和V1导联等(图1)。

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2)

图1 T波方向和QRS波主波方向一致,因而在正常心电图中,也可出现T波的倒置,如aVR导联等

02

引起T波倒置的原因很多,从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到正常的变异都可以出现T波倒置;而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也变化广泛,可以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也可能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所以当遇到T波倒置时,不要认为一定得了疾病,更不要断定得了心脏病。

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3)

图2 起搏心律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是造成继发性T波倒置的重要原因,图中可见右束支后的T波发生了倒置,起搏心律后,T波直立,如没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存在,起搏心律本身,也会造成T波倒置

03

从心脏电生理特征的角度,T波倒置可以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和继发性改变是相对于心脏的除极活动而言。

原发性T波倒置是指在心脏的除极活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出现的T波倒置;而继发性T波倒置则是在心脏除极活动异常的基础上出现的T波倒置。原发性T波倒置不代表疾病,继发性T波改变不代表正常。

原发性T波倒置可由正常变异、急性冠脉综合征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导致;继发性T波倒置可由心肌肥厚、束支传导阻滞、起搏心律和WPW综合征等导致(图2)。

04

正常时倒置的T波升支和降支是不对称的,降支陡峭而升支缓慢。而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原因造成的T波倒置,常常为双支对称或接近对称的。

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可在胸前导联记录到对称倒置(或双向)的T波,提示前降支近端闭塞或狭窄,容易进展为前壁大面积心肌梗死,我们称之为Wellens综合征(图3),是T波倒置的严重致命原因之一。

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4)

图3 胸痛时出现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倒置,冠脉造影可见前降支近端闭塞,我们称之为Wellens综合征

05

T波倒置虽然是心电图上的改变,不代表其一定指示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造成T波的倒置,尤其呼吸内科的急危重症肺栓塞也可以表现为T波倒置,如能早期识别,将有助于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肺栓塞的T波倒置是由于右室压力负荷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5)增高引起,因而其T波倒置常出现于右胸导联(V1-V3),当然肢体导联上也可出现,比如“著名”的S1Q3T3中就有III导联的T波浅倒(图4)。

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6)

图4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改变,除了S1Q3T3外,还可见到右胸导联T波倒置

06

如果说肺栓塞通过右室压力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7)增高影响到了T波倒置,那么脑血管病造成的T波倒置就没有那么容易理解了,推测其机制和自主神经及体内儿茶酚胺等变化有关。脑血管病造成的T波倒置表现为广泛而巨大的T波倒置(图5),没有定位特征。

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8)

图5 典型脑血管病造成的T波倒置,广泛、对称、巨大的T波倒置

07

无论是起搏心律,还是右束支传导阻滞,都改变了心室的正常除极顺序,而作为心室复极的一部分,T波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倒置,这便是典型的继发性T波倒置(图2)。

属于这个定义范畴的,还包括肥厚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和室速后的T波倒置。

08

当心脏的除极活动发生改变,比如预激综合征、室速等,复极会随之改变,但除极活动恢复正常,如转为窦性心律后,复极未能及时改变过来,产生的T波倒置现象,叫做T波记忆。

T波记忆和其他的T波倒置不同,不是长久性改变,常在几周内,恢复正常。

09

T波倒置,只是心电图的表现,透过心电图,看清T波倒置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判断预后。

T波倒置可能是正常的变异,可能是严重的心肌缺血或者肺栓塞,所以不要轻视,不要夸大。至少,不要去说,我有冠心病,因为我的T波倒置了。

参考文献:

[1] Kalbfleisch SL, Sousa J, El-Atassi R, et al. Repolarization abnormalities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accessory atrioventricular connections with radiofrequency current. J Am Coll Cardiol, 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9)1991; 18(7): 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10)1761-t波倒置9个真相图解(你需要知道的9个真相)(11)1766.

[2] Surawicz B. Transient T wave abnormalities after cessation of ventricular preexcitation: memory of what?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1996; 7: 51.

[3] Zabel M, Malik M, Hnatkova K, et al. Analysis of T-wave morphology from the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for prediction of long-term prognosis in male US veterans. Circulation, 2002; 105: 1066-1070.

[4] Oikarinen L, Vaananen H, Dabek J, et al. Relation of twelve-lead electrocardiographic T-wave morphology description to left ventricular mass. Am J Cardiol, 2002; 90(9):1032-1035.

[5] Okin PM, Devereux RB, Fabsitz RR, et 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T wave and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merican Indians. The Strong Heart Study. Circulation, 2002; 105: 714-719.

[6] Rautaharju PM, Nelson JC, Kronmal RA, et al. Usefulness of T-axis deviation as an independent risk indicator for incident cardiac events in older men and women free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Am J Cardiol, 2001; 88: 118-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