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年间的某一天,大太监魏忠贤正坐在自己的府中饮茶。这时只见一个七十左右的老头带着一个少年,进来就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说:"九千岁,我想拜您为干爹…"

魏忠贤为什么权势很大(却要拜53岁的魏忠贤当干爹)(1)

王刚版的魏忠贤

魏忠贤大吃一惊,心说我才五十来岁,你一个七十多的老头,你拜我当爹?

老头看到魏忠贤的表情,继续说,本来想拜在您膝下为子,孝敬您老人家,又怕您嫌我这白须老儿年纪大了。

他说着拉了一下身边的少年,对魏忠贤说,这是我的儿子,让他拜您为爷爷吧,您收下这个孙子。

魏忠贤一听,大喜。

话说这个无耻到让人无语的老头是谁呢?

他叫顾秉谦,江苏昆山人,翰林出身,学识过人,当时已官至礼部尚书。

无赖出身,目不识丁的魏公公,因为得到了小皇帝奶妈的青睐,在一众太监中脱颖而出,攀附上位。

小皇帝朱由校又整天沉溺于他的木匠手工活,不问朝政,这让魏公公逐渐权倾朝野。

魏忠贤为什么权势很大(却要拜53岁的魏忠贤当干爹)(2)

刘威版的魏忠贤

但是,魏忠贤权利再大,他不识字啊,他文盲一个,那时文人奏折多引经据典,他怕被骂了祖宗十八代还不知其所以然,可巧这个饱腹学识的老头顾秉谦就自动找上门来了,他怎能不喜,立即给顾秉谦的儿子封了官。

由于顾秉谦的率先趋附,当时朝中百官为了巴结魏忠贤,都不甘落后,有10个官员拜了他当干爹,有40个官员让自己的儿子拜了他当爷爷。

顾秉谦出生于1550年,魏忠贤出生于1568年,差了18岁,他那年都70多岁了,好好回家养老不好吗,这个事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这老头被骂的,走路都溜墙根,头都不敢抬。

但是魏忠贤可是收获满满啊,一个大太监居然也子孙满堂了。

他投靠魏忠贤后,升任了内阁首辅,就相当于一个宰相吧,但他在魏忠贤面前,十足一个奴才,他替皇上起草圣旨,魏忠贤说谁好谁就好,说谁犯死罪就是死罪,一切都按照这个太监的旨意去做。

朝廷有什么功德好事,全都归功于魏忠贤,拟旨褒赞,不遗余力。这极大满足了魏忠贤的虚荣心,我一个街头文盲,赌徒无赖出身,你一个文阁大学士,饱读诗书又能怎样,还不是鞍前马后的伺候我,就差叫一声亲爹了。

他假传圣旨,将主考官王乾学治罪,又起草圣旨杀害杨涟、左光斗等人。"凡侵害忠直,皆秉谦票拟”。

魏忠贤为什么权势很大(却要拜53岁的魏忠贤当干爹)(3)

黄志忠版的魏忠贤

时人说,"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严相国俦也。"也就是说,现在的相国顾秉谦和以前的相国严嵩是同类人。

把他比作严嵩,可见时人对他有多么唾弃。

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

有一次,顾秉谦和魏忠贤聊天工作,因为一点事提了点微小的意见,当时魏忠贤也没说什么,可是他觉得从此以后自己就被冷落了。

他很害怕,加上他们阉党之间为了讨魏忠贤欢心和重用,也是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于是,他三番五次的提出退休回家。

他如愿以偿退休后,以为就万事大吉了,那是不可能的,出来混总要还的。

魏忠贤为什么权势很大(却要拜53岁的魏忠贤当干爹)(4)

李立群版的魏忠贤

小皇帝朱由校23岁就驾崩了,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登基了。顾秉谦的bao ying 来了。

1628年,他被言官tan he,判三年徒刑,他自赎为民。本以为这样可以回老家安度晚年了。

但是,昆山的老百姓不答应啊。他们觉得有这样一个作恶多端的阉党老乡,丢不起这个人,对他恨之入骨,提起他感到羞愧wu bi。

于是,在1629年的一个夜晚,愤怒的昆山老百姓放火烧了顾秉谦的家。

那时的顾秉谦已经快80岁了,他仓皇逃命,躲在一条破渔船上免遭一死。

昆山是待不下去了,但是这个老头他有钱啊,他把藏在地窖里的4万两白银拿了出来,交给朝廷,请求到别处去住,好保住他这条老命。

后来他一直寄居在别的县,客死他乡。

《明史》将他列入阉党传,史称为人"庸尘wu chi","曲奉忠贤,若奴役然"。

魏忠贤为什么权势很大(却要拜53岁的魏忠贤当干爹)(5)

(图片为王刚主演的电视剧魏忠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