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必不可少的衣物可能就是羽绒服了(男方同学请忽略)。但是,市面上的羽绒服品类诸多,材质不同、品牌不同,有很多人发现,即便是买了“羽绒服”,但还是不保暖,那你可能是买到“假”羽绒服了,或者是买错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羽绒服到底怎么挑选吧。
1、真假羽绒服,看填充物就知道
冬季保暖服饰,常见的填充物有:羽绒(羽绒服)、棉(棉服)、聚酯纤维等,如果填充物是聚酯纤维,就算不上羽绒服,这种服饰,也常被称之为“假的”羽绒服。
填充物必须是羽绒,才算得上是羽绒服,和棉、聚酯纤维相比,羽绒的保暖性更好,因此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一件好的羽绒服,基本上里面穿上薄毛衣,就能很好的度过整个冬季了。
2、充绒量不同,保暖性能也不同
羽绒服是否保暖,有很多的参考指标,第一个就是充绒量。
充绒量,简单理解,就是羽绒服里面填充了多少羽绒。一般情况下,200g的充绒量,就可以让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人,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比较偏南方的城市,180及以下的充绒量,就可以过冬;如果是东北,或者高原地区,可能需要200-300g的充绒量,才能保证温暖过冬。
3、含绒量,决定羽绒的质量
不是说充绒充多少,就能满足保暖需求,还需要看含绒量。
含绒量指的是羽绒占填充物的比例。市面上大部分的羽绒服,其含绒量都在90%,也就是,单位填充物中,有90%是羽绒,剩下的10%为羽毛等其他填充物。
而如果含绒量在70%,或者50%,其保暖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国际含绒量标准中,70%是达标,80%为抗寒级别,90%为最优。
4、蓬松度也是衡量羽绒服保暖性的重要指标
很多羽绒服吊牌上是看不到蓬松度这个指标的,质量比较扎实的羽绒服,会在商品描述中阐述蓬松度。
蓬松度简单理解,就是单位重量的羽绒,蓬松后占据体积大小的一个指标,蓬松度越高,羽绒服越保暖。
蓬松度一般用FP来表示,600-700的蓬松度就已经是不错的了,800-900蓬松度,比较适合严寒地区。
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有的羽绒服会用CM来表示一件羽绒服的蓬松度,“CM”是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为羽绒服蓬松度的品质划分的质量标准,一般使用CM来标识蓬松度的,可能就是蓬松度比较低的羽绒,如果真的要以CM为标准,那么最好是20 CM起步。
5、其他参数
鹅绒、鸭绒:鹅绒较好于鸭绒,但整体区别并不是很大;
颜色:保暖性上没有区别,只不过浅色羽绒服不太适合用灰羽绒。
有关羽绒服的选购,以上几点都是比较关键的,以后选购羽绒服,也可以参考下。
简单来理解,就是先看填充物,什么聚酯纤维、棉什么的,都是“假”羽绒服;然后看充绒量、含绒量、蓬松度等几个指标,就可以了。
,